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掌握祥云县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祥云县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祥云籍HIV/AIDS疫情资料。结果:2004年至2011年祥云县共报告祥云籍HIV/AIDS389例,年平均报告率10.61/10万,死亡58例;其发病率的分布特征为:2004年至2007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至2010年趋于平缓;县城高于坝区,坝区高于山区;男性(14.62/10万,年均)大于女性(6.89/10万,年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2,P<0.05),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比例为2.27∶1;以20~40岁为主,占79.69%;以农民(293例)为主,占82.4%;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97.13%;以非婚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5.76%、38.56%。结论:祥云县艾滋病疫情经过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项目后,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由于HIV/AIDS疫情的复杂性,感染途径的多样性,必须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重点应对农民、待业青年开展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咨询检测网络,提高艾滋病的发现,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研究皮肤镜在毛发红糠疹与斑块型银屑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毛发红糠疹组(27例)与斑块型银屑病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采取皮肤镜诊断措施,评估两组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学表现。毛发红糠疹组表现出白色角化栓10例,弥漫血管分布6例,白色鳞屑颜色7例,点状血管形态3例;斑块型银屑病组弥漫血管分布18例,白色鳞屑颜色15例,点状血管形态25例,两组皮肤镜表现具统计学差异,P0.05。毛发红糠疹组表现出毛囊角栓有10例,所占比例是37.03%;角化不全有21例,所占比例是77.77%;颗粒层增厚有23例,所占比例是85.18%;不规则棘层肥厚有19例,所占比例是70.37%;斑块型银屑病组(n=27)表现出颗粒层减少有23例,所占比例是85.18%;融合性角化不全有22例,所占比例是81.48%;规则性棘层肥厚有24例,所占比例是88.88%;表皮角化不全内微脓肿有13例,所占比例是48.14%。切实采取皮肤镜鉴别诊断毛发红糠疹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具有时效性,便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2016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新报告病例的数据,将2011—2016年艾滋病发病数据作为检验样本,以平均相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变系数回归模型,并对2017年新报告病例数进行预测。经计算得到变系数回归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801%,灰色预测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20.9792%,以及2017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新报告病例数的预测区间为[209, 231]。结果表明变系数回归模型预测效果好于灰色预测,更适用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疫情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兰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16年法定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16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0种14 842例,报告发病率401.60/10万,死亡12人,报告死亡率0.32/10万,病死率为0.08%.发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和痢疾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7.85%;死亡病例为艾滋病(11人)和肺结核(1人);传染病类型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占48.01%.结论:2016年兰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仍应引起重视,今后应继续落实好免疫规划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并随着传染病构成的不同随时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白银市2006—2011年性病报告病例数的流行趋势分析。为制定白银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白银市2006—2011年三县两区性病疫情报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6-2011年白银市报告性病病例3293例,年均发病率为30.86/10万;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44.28%)和梅毒(25.45%)为主;梅毒和艾滋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病例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80:1;性病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0-49岁(占85.15%);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73.37%);职业构成以工人和无(待)业者居多(52.90%);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53.58%)。结论:2006-2011年白银市性病疫情虽然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是今后性病防治工作仍须高度重视,尤其是梅毒和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2004年疫情,指导全省性病防治.方法: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4年湖北省77个地(市)县累计报告性病病例22 921例,较2003年(23 869例)下降了3.97%,自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2004年全省性病总报告年发病率为38.867/105.其中男性病例13 82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33%,女性病例9 09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9.67%,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52:1.20岁左右组占33.91%.30岁左右组占37.33%,40岁左右组占1 7.04%.0岁左右和1岁左右2个年龄组占0.87%.讨论:2004年湖北省性病疫情与2003年相比虽有所下降,但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性病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左右组和30岁左右组2个年龄组.儿童患者的数量有明显的升高.性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婴幼儿人群.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输入性病例代际特征进行分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甘肃省2020年1月23日—2月16日的疫情数据并进行病例代际分类,采用SPSS24.0软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输入性1代病例开始,2代病例为主。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男女比例为0.84:1,1代病例中男性占比高于2代病例,但年龄较2代病例低;1代病例中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的病例多于2代病例;1代病例中主动入院隔离治疗比例高于2代病例;1代病例出现症状后主动入院检查的时间间隔多长于2代病例。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分布、发热症状的比例以及患者的就医行为在1代病例和2代病例中均有差异,应进一步进行不同病例代际间的病原学研究,以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性,为新型冠状肺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的诊疗及误诊情况。现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妊娠早期12例,妊娠中期6例,妊娠晚期8例,其中妊娠晚期患者12h内误诊2例,误诊率为7.7%;手术治疗23例,占88.45%,保守治疗3例,占11.55%;21例患者胎儿未受明显影响,占80.77%,早产3例,占11.54%,流产2例,占7.7%。妊娠期阑尾炎需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率才可能降低胎儿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12.
王振明 《科技资讯》2014,12(21):191-192
分析2005-2008年秦皇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熟人间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熟的流行提供依据.对2005-2008年秦皇岛市人间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空间、时间和人群分布分析.2005-2008年秦皇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熟人间疫情的空间分布具有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病例主要分布在青龙38.32%、抚宁24.03%、卢龙14.03%、海港区12.21%、昌黎9.26%.占全市总发病数的97.85%;肾综合征出血热时间分布具有明最的季节性,一般有春季和冬季两个流行高峰期,高峰期各月的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10.00%以上.肾综合征肾综合征出血热人群中,<10岁的病例占1.07%、10 ~70岁的病例占97.38%、15~60岁的病例占90.00%、≥70岁的病例占1.54%;男、女之比为2.41:1;从职业构成来看,农民占72.08%,为主要发病人群.应加大灭鼠力度,对重点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以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防治艾滋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少数民族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许多。目前,傣族和景颇族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两个少数民族。历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最多的省份为云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云南、新疆、四川局部地区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人类学“文化生存”概念为切入点,探索少数民族在艾滋病流行时面临的风险和易受伤害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甘肃省传染病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齐多夫定加拉米夫定加依非韦伦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是替诺福韦加拉米夫定加依非韦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服药的依从的优良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影响患者停药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忘记占35.71%;不良发应占25.40%;缺乏信心占16.67%;忙碌错过服药时间占10.32%;经济负担占7.14%;用药不方便占4.76%。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越简单,用药次数越少,患者依从性越好,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忘记、不良反应、缺乏信心等。  相似文献   

15.
植被覆盖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1998-2013年SPOT VEGETATION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及计算Hurst指数等方法,反演了釜溪河流域NDVI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利用相关系数法对釜溪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8-2013年间釜溪河流域植被覆盖表现出上升趋势,增速为0.24%/16a;Hurst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流域内植被反向变化特征强于同向特征,结合NDVI趋势图,未来植被改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为60.98%,持续退化面积所占比重为5.97%,主要分布于自贡市南部及其他环绕城镇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以非气候因子驱动型为主,其面积所占比例为88.48%,而影响植被生长的气候因子中气温的作用强于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2009年8月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县疣螈(Tylototriton wenx-ianensis)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生境和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文县疣螈的分布呈"斑块化"和"破碎化"的特点,只在农茶、石屋冲、东冲和包家河4地发现有文县疣螈,平均种群密度为0.180只/m2,农茶最高(0.368只/m2),包家河只有零星分布.对海拔高度、水深、流速、基底类型、植被盖度、干扰距离等生境因子的选择具有较显著差异,较适合的生境为海拔高度1 100~1 400m区间,水深0.3~0.8m,沙石底质,流速小于0.5m/s,植被盖度60~80%的水潭或小溪.主要食饵为节肢动物,占73.0%,其次为环节动物,占23.5%,另有少量软体动物,捕食与生境选择存在一定关系.在分析了保护区影响文县疣螈生境主要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保护文县疣螈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5年-2009年祥云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5年-2009年祥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23种6 50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6.41/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1.18/10万.发病分类构成显示,呼吸道传染病占41.01%,其中肺结核占该类报告病例数的96.03%,发病呈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占33.51%,其中91.22%为痢疾,且发病有逐年减少趋势,伤寒+副伤寒也逐年减少;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0.01%,其中77.58%为乙肝,且发病呈逐年下降;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占5.47%,其中76.34%为疟疾,发病逐年减少.结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对及时发现暴发性或聚集性疫情,及时采取应急防治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玉溪市2009~2012年流感哨点医院ILI(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探索流感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发热门诊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流行病学分布研究,通过实验室分离培养流感病毒,并对流感病毒型别检测和分析;结果2009~2012年,ILI占门诊总数百分率平均为4.25%,年平均采样数为762,标本占ILI百分率平均为6.56%,每年1~3月、10~12月呈现两个发病高峰,ILl主要集中青壮年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流感病毒型别流行特点:2009~2010年以新型甲型H1N1流行为主,2010~2011年以B型流感Victory系列流行为主,2012年以季节流感H3N2l流行为主;结论对玉溪市2009~2012年流感病毒的监测,发现具有时间、人群和不同型别的流行特点,结合实验室结果科学合理地使用疫苗,积极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正>四、玩具行业专利区域分布特征分析本部数据以国际专利分类号A63H27及21-01为检索人口,通过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检索。(一)各省市玩具专利申请分布特征从图4.1中可以看到,各省市玩具专利申请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香港、上海和北京,申请量约占总量的76.02%,广东遥遥领先,占33.95%,其中,结合图3.7可知,汕头玩具专利申请量占全国17.0%,占全省57.36%,可见汕头玩具行业专利申请量处于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宾川县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布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宾川县手足口病个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61例,其中男501例、女360例,男女比例为1.39∶1.00。0-4岁幼儿报告738例,占病例总数的85.7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681例(占79.09%),其次为幼托儿童148例(占17.19%)。2011年采集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标本13份,检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3份,CoxA16阳性2份。结论:宾川县手足口病以0-4岁幼儿发病为主,2岁组发病最高,达304例,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是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