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多数地域位处东亚季风区,地貌复杂,人类活动剧烈,山洪灾害频繁,暴雨频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永登县山大沟多,是山洪灾害频发地区。通过对永登县毛家沙沟、李麻沙沟、苏家峡沟等3个小流域沟道进行历史洪水调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洪峰流量及重现期并进行分析,为永登县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相关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洪灾害壅高河道水位带来的流量放大作用影响了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法在山丘区流域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以汶川地震后山洪灾害频发的都江堰白沙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究引发流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引入线性放大系数修正山洪灾害对流量的放大作用,耦合一阶自回归残差模型与不同异方差转换函数构建了6种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案,利用GR4J模型模拟不同方案下流域出口日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临界雨量与线性放大系数能够有效识别、修正山洪灾害对径流的影响,与未考虑山洪灾害影响的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案相比,白沙河流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精确性指标分别平均提升19%、32%、62%。该方法可在山洪灾害频发流域推广应用,为山丘区流域径流预报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宽 《科技信息》2012,(31):115-116
近几年宁都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形成局部强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本文以GIS技术为依托,主要从水雨情监测、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等子系统建设方面阐述宁都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富阳市坐落于浙江省西北部,临近杭州市,位于钱塘江中下游。丘陵广布是富阳市地形的显著特点,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季雨水较多。由此,富阳市极易发生山洪灾害。山洪灾害不仅对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困扰,同时也对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探讨在山洪频发的富阳市,山洪灾害预警管理体制的实际应用,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激光雷达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捷等优势,可在山洪灾害调查中进行应用,为灾害频发区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总结给出了一套由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获取山洪灾害调查要素的完整流程,然后对流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基于给出的流程进行了山洪灾害调查软件的开发,最后以栾川县陶湾试点小流域为例进行了应用示范,实现了该区域调查要素的批量全自动提取并获得了较好的提取结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导致山洪灾害频发。以今年8月8日我省甘南舟曲县为例,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在白龙江形成堰塞湖,给当地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前车之辙,后车之师。本文试就武都区山洪灾害的特点和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塔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内河流山溪纵横,受气候原因,地形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山洪灾害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已成为防汛救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大量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和灾情的调查,提出塔城地区山洪灾害的特点和成灾原因分析,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内河流山溪纵横,受气候原因,地形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山洪灾害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已成为防汛救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大量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和灾情的调查,提出塔城地区山洪灾害的特点和成灾原因分析,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支持的黄水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足一个山洪灾害频发的国家,山洪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以山东省黄水河流域为研究区,从灾害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洪灾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诸要素,对影响山洪火害风险的各种要素指标进行了选择,并对相关要素和指标在GIS环境下的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统计功能定量分析了山洪灾害的风险性和危险程度.这对水利部门科学地确定防洪标准和规划防洪工程建设,有效避免洪涝火害损失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小河流地区山洪灾害预警一直是山洪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洪涝灾害致人死亡的主要灾种。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汛期新疆范围内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汛期主要山洪灾害的统计进行分析,对巴音沟河流域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汛期山洪灾害进行分析比对,提出提高对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认识的建议和提出加强省级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口伤亡,定量表征各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以及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建立及重点防范区域确定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从危险性、承灾体和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共计36项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最终筛选出12个关键因子。基于关键因子,使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多因子叠加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易损性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大,危险性因子中汇流时间为1.15~2.20 h、坡度为11°~22°、年最大6 h降雨量均值小于81.02 mm时和6 h设计暴雨变差系数小于0.42,为山洪灾害风险的敏感区,承灾体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小。江西省较大风险以上小流域占比为25.47%,其中东北部的饶河、西南部的修水、中部抚河流域和信江上游、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大,尤以景德镇、上饶市和赣州市为甚,鄱阳湖流域及西南和西北部的修水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小。  相似文献   

12.
由极端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科学认识山洪形成过程,揭示山洪致灾机理,以湖北省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为例,基于全国山洪灾害调查分析评价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采用自主研发的FFMS(Flash Flood Modelling System)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柳林镇暴雨山洪过程进行反演模拟.从洪水来源、产流组分变化入手,深入剖析此次山洪灾变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时空变源山洪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山洪过程流域产流机理及组分变化,实现对暴雨山洪过程的精细刻画.柳林镇“8·12”重大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在于该地区超历史极值暴雨导致上游3条支流所在流域超渗产流量激增,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理位置造成主、支流洪峰几乎同时在柳林镇断面遭遇叠加,加之下游莲花溪洪水汇流浪河后形成顶托,共同作用下导致山洪灾害放大效应,给柳林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3.
聂晶  张德栋 《甘肃科技》2013,29(1):29-30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强降雨诱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在甘肃省乃至全国时有发生。泥石流灾害通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遇难失踪约1700余人。因此,探讨分析泥石流灾害危险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泥石流危险因子一次泥石流(可能)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最大相对高差、主沟平均比降、形成区山坡平均坡度、沟长弯曲系数、松散固体物质储量、24小时最大雨量、流域内人口密度等出发,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探讨分析了泥石流危险度判定。  相似文献   

14.
山洪灾害是湖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暴雨是山洪的直接成因,地形对暴雨山洪有增强作用,而人类的活动,使山洪灾害损失越来越大。针对湖南省山洪灾害的成因,提出了工程性和非工程性防治山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市山洪灾害的危害与成因分析,指出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根源,特殊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加强了山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山洪灾害的特点,并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提出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武俊霞 《甘肃科技》2016,(19):14-16
山洪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高台县山洪灾害的特点,从地形、地貌、暴雨特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高台县山洪灾害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山洪灾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山洪灾害精细化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二维水动力模型"FloodArea",针对缺乏水文资料但有历史洪水淹没记录的山区小流域,在山洪灾害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山洪风险雨量的计算;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山洪淹没栅格数据和精细化承灾体地理信息资料,利用ARCGIS进行分析计算,实现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评估;基于山洪灾害不同风险等级致灾临界雨量和精细化风险评估成果实现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预警的目的.结果表明,利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能实现无水文资料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评估和预警.  相似文献   

18.
以恩施市区松树坪村道堰湾"20160712"山洪灾害为例.通过暴雨、洪水设计计算进行山洪灾害成因评价,对暴雨、洪水特性分析研究,为山洪灾害预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受特殊的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和气候特征影响,山洪灾害防治历来是泾县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泾县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实现山洪灾害防御及时准确预报预警、安全转移撤离,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等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横亘东西的秦岭是我国气候分界线。在水汽由南向北的输送过程中,受到高大秦岭山脉的地形抬升容易形成降雨,使得秦巴山区成为我国高强度降雨的频发区。高强度降雨作用在由复杂地质构造产生的丰富松散固体物质和陡峻地形提供的良好位能条件上,构成了有利于山洪、泥石流、滑坡形成的条件组合,使得秦巴山地成为我国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区内泥石流分布广泛,灾害频发,灾情严重,仅1979—2010年间秦巴山地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