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肠外瘘应用双套管灌洗持续低负压吸引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外瘘应用双套管灌洗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肠外瘘早期采用双套管抗生素液灌洗持续低负压吸引,总结分析护理过程及疗效。结果:选择更有效、更充分、持续低负压吸引主动引流,在护理中保证引流通畅,可以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刺激,降低瘘口周围组织感染,促进瘘口愈合。结论:双套管灌洗持续低负压吸引为肠外瘘引流治疗的有效方法,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并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的结果.方法:选择80例胃肠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病例中各项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但肠外营养支持病例,术前与术后比较体重下降明显(P<0.05),总胆红素水平高于肠内营养支持组.结论:两种支持方式对胃肠术后病例都能改善营养状况,对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一定作用,但肠内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对肝功能影响小,具有符合生理状态、完全有效、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章月安 《科技信息》2008,(7):296-296
本文总结并分析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对我院两年多来6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病人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总结,结果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病人恢复快,肠道功能恢复早,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认为空肠营养管在食管贵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例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病人的肝肾功能肠外营养后与营养前相比有意义(P<0.05及P<0.01).病人状况根据KPS评分有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则改善不明显.结论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病情及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例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病人的肝肾功能肠外营养后与营养前相比有意义(P<0.05及P<0.01).病人状况根据KPS评分有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则改善不明显.结论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病情及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82年3月于1993年10月治疗的3l例术后肠瘘,病死率22.5%,死亡7例中5例死于感染,其确诊,再手术时均超过48小时。认为早期诊断及时充分引流是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组对8例内瘘口较大,距皮肤较近,远端无硬阻者采用双管“V”形引流方法,内瘘口全部自行闭合。其方法是第一根引流管置于瘘口线部,自皮肤最近处引出,第二根引流管置于瘘口全长的侧面,距肠瘘口7—10cm另切口引出,2周左右拔出第一根引流管。此种方法可避免唇状瘘的发生。营养支持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件选用不同的方法与途径,瘘的早期以静脉营养为主,待瘘口周围局限后,应以胃肠道营养为主,静脉营养为辅。  相似文献   

7.
周静 《甘肃科技》2016,(15):119-120
评价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总结PD患者48例,围手术期早期应用预置式肠内营养患者22例(治疗组),传统术后肠内外营养患者2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CD4、CD8、TNF-α、内毒素),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各种不适发生率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患者TNF-α和内毒素(P0.05),及术后各种不适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PD围手术期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调整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 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 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1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 者堵塞.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例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病人的肝肾功能肠外营养后与营养前相比有意义(P<0.05及P<0.01)。病人状况根据KPS评分有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则改善不明显。结论肠外营养对危重病人病情及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术后肠内营养组(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从术后24 h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剂.观察组于术前7 d起口服能全力(纽迪西亚公司)500 mL/d至术前1 d.术前、术后第1,8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免疫功能的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第1,8天的CIM/CD8比值Igc水平显著增加;术后第8天的前蛋白浓度显著增加.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术后)使用肠内营养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评价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总结PD患者48例,围手术期早期应用预置式肠内营养患者22例(治疗组),传统术后肠内外营养患者2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CD4、CD8、TNF-α、内毒素),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各种不适发生率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TNF-α和内毒素(P0.05),明显降低术后各种不适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PD围手术期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调整免疫功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围手术期安全、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不同性质的食管贲门狭窄选择治疗方法,并通过其方法及疗效给予评价.为不同的食管贲门狭窄提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狭窄分别采用三种治疗方式:(1)内镜下采用美国WiLson—cook球囊扩张治疗;(2)内镜及X线下行金属支架植入;(3)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直径35mm球囊在内镜引导下扩张治疗.结果:美国Wilson-cood球囊扩张治疗,3例食管贲门癌有效.2例无效.术后贲门狭窄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无效的2例食管贲门癌、1例术后贲门狭窄加上纵隔移位食管被拉狭窄患者金属支架植入均显效;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球囊扩张治疗的2例贲门失驰缓症均显效.结论:食管贲门狭窄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狭窄性质、狭窄方式,患者身体状况耐受性、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大型三甲医院肠内营养药物的临床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促进临床药品使用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使用的品种、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该院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的临床用量和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但限定日费用变化不大。结论:肠内营养优于肠外的理念已逐步为临床认识和推广,在营养支持得到重视的同时,需注意把握适应症和降低治疗费用,向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4~2007年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发生咽瘘的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愈合.结论:咽瘘的发生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加强营养,控制感染,改善引流和加压包扎是治疗咽瘘的关键,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瘘口早日愈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24 h内)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25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营养学会第13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9月17—19日在杭州召开。征文范围:医院营养科性质和职责定位及临床营养工作管理模式探讨和经验;临床营养治疗规范化管理;临床营养学的基础研究;各类疾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研究和实践;饮食营养以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对经食管吞钡X线拍片确诊的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并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16例患者中,12例(75%)显效,4例(25%)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远期疗效:16例患者中,1例2周后复发经再次扩张治疗后未复发,另有1例在治疗后的半年内复发扩张治疗后,半年再次复发,经直径4.0cm气囊扩张后4年未复发。结论: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易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但有较多的细小经验及体会值得总结,以便更完善和更成熟。  相似文献   

18.
徐凤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235-235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主要包括:现存的、与手术或疾病相关的可能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潜在的代谢和营养改变。如何进行营养风险评价,有很多营养筛检和营养评估工具,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是第一个从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128个随机对照研究的风险筛查工具,2002年被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首选工具,通过它发现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其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增高,住院的天数延长,表明营养风险可以独立地预测不良的临床结局。针对营养风险如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结局。因此,2005年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分会将NRS2002推荐为对中国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6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前、后1、2、4周患者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46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20例患者完全治愈,其余26例患者血尿淀粉酶正常,体重明显增加,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较肠内营养前明显上升,除10例发生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外,未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应用空肠造瘘营养管为胃肠道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行肠内营养,报告了5例应用两件式造口袋在空肠造瘘留置营养管病人的护理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保护置管周围皮肤、固定更加妥当、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减轻费用等优点,病人很乐意接受,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