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薄板板波探伤的原理、板波模式和入射角度的选择方法及板波探伤的一般程序,并对板波探伤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叠合板的2个问题,提出用钢筋桁架来解决这2个问题的方法,并用ANSYS程序分别对新型叠合板和普通叠合板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拟夹层板分析法来建立空腹夹层板的基本方程,并引入二个位移函数F和f来表示三个广义位移。由于假定了计算中面的存在,将基本方程简化的关于F和f的联立方程组,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简支椭圆板在对称轴上任一点处作用集中力的塑性极限载荷的上限解.前人所得的集中力作用在椭圆焦点、椭圆中心的椭圆板问题及集中力偏心作用的圆板等问题均为本文解答的特例。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些施工单位不按照空心板的安装规定施工,其施工质量普遍存在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1.顺板缝方向裂缝及预防措施;2.楼板横向裂缝及预防措施;3.空心板端头堵孔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双向板在楼梯中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不但解决了使用及美观的问题,还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葛鹏 《科技信息》2012,(14):414-414
本文综述了叠合板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叠合板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Reissner-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悬臂板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补强情况下的弯曲及自由振动问题.采用Rayleigh-Ritz法导出了弯曲分析中的挠度和弯矩以及振动中的自振频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悬臂板补强后挠度减小,自振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9.
平行板电容器内电介质板受力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对播入其中的介质板有吸引力作用,它的受力计算和性质分析,不少作者从不同角度作了讨论。最近的意见,认为著名的量子电动力学专家,诺贝尔奖金获分得者R、P、Feynman的处理也是错误的,这不能为能不引超重视,对这一问题细致的分析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异议或出于对计算模型理解的错误,或是对求解方法的理论概念认识不够,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板内变形是当今板块构造研究的前沿,本文着重讨论了研究板内变形的一种可能途径。其思路如下:首先,从地球动力学出发,充分考虑周围板块的构造背景,然后将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系统地研究板內各块体的特殊性及不均一性.在此基础上,将板缘作用对板內各板块产生的影响和板内地球的深部作用及软硬不同的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应力布局、不同变形方式和强度的板內各块体的內在联系,探讨板內不同块体可能的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实际设计中双管板换热器管板的计算以及双管板管板间距的计算,并提出在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建立半刚性端板节点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建立模型和计算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弹塑性、大变形和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梁腹板、端板厚度和螺栓对端板强度影响,对传统计算端板强度的T形件方法进行了修正.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端板的破坏模式应采用相应修正系数来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对端板强度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脉动流对孔板流量计影响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孔板流量计在脉动流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的分析方法。针对实际过程,实验研究了复杂脉动流对孔板流量计测量误差影响,得到复杂脉动流条件下孔板流量计计量误差的估计方法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芦保国 《山西科技》2006,(6):54-55,63
文章综述了板在稳定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矩形板、圆板和环形板。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简易孔板差压流量计在PVC生产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依据孔板前后压差、孔板通径等参数核算孔板流量的简单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孔板流量准确性的因素及制作安装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铝合金汽车板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合金应用情况,并对国内外铝合金汽车板的生产及消费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我国铝合金汽车板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SP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方式及构造问题,讨论了采用键槽连接的可行性问题,解决了SP板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的技术难题,连接构造增强了结构的可靠性,为SP板在高层施工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坐标变换,将平行四边形板变换为矩形板,得到了两对边简支另两边自由的平行四边形板弯曲问题的解析解。并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9.
现今使用的既抗压又抗拔基础型式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鉴于此作者构建了联合板索基础.该基础是一种新型基础型式,基于该基础钢筋混凝土上板所受重力、下压力和上拔力等竖向力以及所受水平力情况,分别研究了钢筋混凝土上板在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压力以及抗倾覆稳定和水平抗滑移稳定,为联合板索基础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板桁组合结构分析中的板梁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合理和方便地分析板桁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将纵、横梁视为混凝土板的加动梁,建立考虑板梁共同作用和相对滑移板梁单元、无共同作用和过渡区的板梁单元.其中,将矩形板视为单元的基本部分,梁视为附属部分,即以矩形板4个结点的结点位移以及每条板梁结合面(有钉区)中线上的3个相对滑移自由度作为板梁单元的基本自由度,以构造板和梁的位移模式,由此得到板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