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念 《科技资讯》2006,(27):43-44
本文对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热塑性塑料聚乙烯管材焊接接头进行大量的试验,对焊接接头质量检查及缺陷分析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新型感应加热工艺,通过固-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铝复合材料.由于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会影响结合层厚度的形成,根据感应加热原理及其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快、铝融化温度高以及铜铝材料紧密接触等特点,对已有焊接设备进行改进.使用直径为0.1 mm、可耐高温的镍铬-镍硅(NiCr-NiSi)表面瞬态热电偶对铜铝接触面之间的温度进行测量,设计与制造了加热时间控制器及热电偶测温装置,得到在焊接过程中不同感应加热功率条件下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工艺曲线,得知铜铝运用感应加热工艺进行焊接时,不同加热功率对应不同的加热时间,感应加热功率越大,加热速率越大,所用加热时间越少;当感应加热功率为12.63 kW、加热时间为24 s时,所制备的铜铝复合材料结合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锦橙皮渣膳食纤维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加热加压法从锦栓皮渣中提取DF的影响因素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均质压力和次数都是提取DF的影响因素,其中温度对DF的得率以及可溶性DF与非可溶性DF的比值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料比40:1,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20min,均质压力40MPa,均质次数1次。  相似文献   

4.
固态焊接加热过程中的等效压缩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约束焊件在固态焊接加热过程中因胀大变形不能进行而产生压缩变形,与焊接面垂直的等效压缩变形是形成固态焊接接头所需塑性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等效压缩变形的产生及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等效压缩应变的表达式,并认为这种变形除与焊件材料有关外,焊接温度升高、预压力增大、加热时间延长等均能使等效压缩变形增大,若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固态相变,则等效压缩变形更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交通车辆用 60 0 5A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变形 ,采用火焰加热方法进行矫正·研究了火焰加热温度对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硬度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加热温度低于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硬度未降低 ,热影响区内软化区的显微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 ;当加热温度超过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硬度发生较明显降低现象 ,软化区范围加宽·软化区材料性能下降的原因是在火焰加热的热输入过程中过热导致该区晶粒粗大  相似文献   

6.
在高频直缝焊管生产过程中,焊接温度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首要因素。本文将高频电流加热管坯的过程归结为一具有内部热源的半无限体一维热传导过程。通过积分变换,求得了加热区温度场的一维解析函数。并通过实验探讨了焊接温度的影响因秦及其控制途经,获得了焊接低碳钢的合理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7.
水下焊接电弧温度的光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等离子体光谱诊断法对水下焊接电弧温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文中对水下湿法焊接与干法焊接的电弧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水的冷却作用及水压力对水下电弧温度的影响,此外还对焊接规范、焊条药皮中铁粉的含量等因素对水下焊接电弧温度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探讨。本研究工作对水下焊接电弧物理及焊接冶金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影响热管材料寿命的三个主要因素 ,提出了用P参数预测热管材料剩余寿命的方法 ,并对其加以验证 .此方法将温度、时间和应力综合起来 ,可以方便地预测热管材料在一定压力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的剩余寿命 .  相似文献   

9.
DP590双相钢电阻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SORPAS软件,针对DP590双相钢建立了描述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定量揭示了双相钢点焊熔核的生长以及焊接热输入对熔核形成的影响,进而预测了典型点焊规范参数下的熔核尺寸,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增加,点焊熔核经历了塑性粘连-产生熔核-熔核迅速长大-熔核缓慢长大的过程;随着点焊热输入的增加,熔核中心的最高加热温度升高,熔化温度以及奥氏体化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均延长,有利于奥氏体的均匀化以及熔核长大;由于数值模拟时对点焊飞溅考虑不足,使得在焊接电流较大时,计算所得熔核尺寸明显大于实测值,而在中、小焊接电流时熔核尺寸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对汽车轻量化生产中双相钢的焊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装置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快速热解实验,考察了温度、加热速率、压力、加热时间和煤样粒度对霍林河和义马褐煤脱挥发分的影响。结果观察到,挥发分析出率(V)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两种煤样的极限产率均超过了工业分析挥发分产半。加热速率对最终挥发分析出率(FV)的影响不仅因煤种而异,而且与终温有关,对于霍林河煤加热速率没有影响;对于义马煤,在600℃下,加热速半亦无影响,而在800℃下,FV随加热速率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煤样粒度的影响类似于加热速率。没有观察到压力对FV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摩擦焊是五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属于加压焊范围的一种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一个工件相对另一个与其焊接的、并且是静止的工件作高速旋转,由于接触摩擦,使两个被焊工件的接触表面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加热到塑性状态),在轴向顶锻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可靠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2.
陈海龙 《甘肃科技》2001,17(4):13-13
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采用了一体化结构设计,故管材的强度及刚性较高,价格低廉。由于增强体由普通优质钢板构成,改变影响增强体强度和刚度的参数比较容易。因此,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耐压10Mpa以下的各种压力等级的管材。在成型过程中高密度聚乙烯通过孔网钢带的孔网使管材内外一次成型,孔网钢带被夹在塑料之中,形成骨架起到增强作用。同时,孔网钢带管采用氩弧对接焊,从而保证了复合管的强度及圆整度。1 国内外同类产品特点分析国内已推出一种以钢丝缠绕焊接成筒型骨架增强体,将塑料挤压到网体的内外形成相互包容的塑料内外壁复合管。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技术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及基本原理,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加载压力、系统加热温度、保压时间及撞击靶距是影响灵芝孢子粉破壁率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及对加热温度和撞击靶距所做的后续试验,确定了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试验系统进行灵芝孢子粉破壁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载压力300MPa,系统加热温度250℃,保压时间1h,撞击靶距10mm。在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为88.48%。  相似文献   

14.
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是以高强度钢丝和聚乙烯为原材料,以缠绕成型的高强度钢丝为芯层,以高密度聚乙烯塑料为内、外层,而形成整体管壁的一种新型复合结构壁压力管材。该文介绍了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的特点及其在吉林省磐石市应急供水工程中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伟才 《科技信息》2013,(19):105-106
本文分析了超低碳贝氏体钢Q420qE优良的焊接性能,探讨了其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及相应的热输入量。通过加热温度对15MnVNq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和美国牌号A572Gr.50钢的奥氏体粗化试验以及南京大胜关桥的焊接实验结果来推测分析TMCP和TMCP+回火供货状态下Q420qE钢的热矫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6.
唐莹 《科技资讯》2009,(36):50-50
本文通过对聚乙烯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给水工程特定的环境和要求,提出了在敷设聚乙烯管时应该从防老化方面、温度方面,刚度保护方面来考虑,使其在给水工程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聚乙烯管材的优越性和弥补了其缺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方法连接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和低碳钢异种材料.在焊接温度和焊接压力恒定的条件下,研究焊接时间对ASTM304/低碳钢异种材料扩散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850℃,焊接压力10 MPa,焊接时间60 min条件下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低碳钢异种材料实现了良好的扩散结合,其强度和韧性均超过低碳钢母材水平.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40 MPa,拉伸断裂发生在低碳钢一侧.在扩散焊高温环境下,界面附近有碳化物偏析现象,析出相为脆硬的Cr23C6,脆硬相的出现导致界面韧性下降,延长焊接时间可有效避免有害化合物Cr23C6的析出,冲击韧性达到120.5 J/cm2,冲击断口在低碳钢一侧.  相似文献   

18.
反应挤出聚乙烯热收缩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应挤出是制造硅烷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的新技术.在190~230℃下反应挤出成型可交联聚乙烯管材,管材在沸水中8~12h完成交联反应.扩管器型腔排气良好,扩管温度均匀,扩胀管须快速冷却定型.  相似文献   

19.
高温合金管材挤压变形及挤压工艺的流函数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N690高温合金管材在挤压过程中挤压力大及预测不准等问题,以优化设计挤压工艺和参数进而实现降低挤压力、减少能耗为目标,应用流函数法建模分析挤压变形过程和建立挤压力求解模型,得到了稳定挤压时金属的速度流线.研究了挤压温度、摩擦因数和模具角度等因素对挤压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IN690高温合金管材挤压工艺参数与挤压力的关系.以挤压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设计了最佳挤压温度和模具角度.  相似文献   

20.
赵鹏 《科技信息》2012,(29):72-73
根据聚乙烯燃气管道的特点,从管道强度、适用压力范围、温度影响、介质流速以及管道布置等方面,论述了在聚乙烯燃气管道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