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2014年上半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分析,了解兰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为今后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14年1-6月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上半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病种主要以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以水痘和手足口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结论:手足口病的防控以及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防控将成为我市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4年每年随机平均选取兰州市8个县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共82所,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的160名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0名校医或保健教师中,城市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调查正确率高于农村;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调查正确率高于学校;30至39岁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最高,50岁以上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最低;女性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略高于男性.结论:为提高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和保健教师的疾病防控能力,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减少校医或保健教师的流动性;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校医和保健教师应持续且及时地更新相关传染病知识.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现况,知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随机平均选取兰州市9个县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82所,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8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89.0%,消毒隔离制度建有率为67.1%;传染病应急预案86.6%;91.5%的单位建立了晨检制度,78.0%的单位建立了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69.5%拥有疫情登记本;开展消毒工作有记录可查的单位占84.1%;开展晨检和因病缺课病因排查工作的比例为86.6%和74.4%;82所单位均设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结论: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传染病防制制度及相关预案建立较为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够严格;虽都配有保健人员,但专职卫生技术人员较少,传染病知识贫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和保健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卫生部开始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布本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根据有关规定,授权各地发布的传染病是指《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详细名单本刊已在上期发布)。根据报告.一月份全国共报告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100323例.死亡173例;二月份全国共报告27种法定传染病病例207555例.死亡报告234例。从病情报告看来.不少病种有高发之势.为了促进广大群众对传染病的充分了解和重视.本刊从本期起.将分别介绍这些疾病的病理.并邀请业内专家提出防治建议,本期介绍的是二月份报告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排名前五位的疾病。敬请读者垂注.并希望业内专家今后对此提出更多资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兰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16年法定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16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0种14 842例,报告发病率401.60/10万,死亡12人,报告死亡率0.32/10万,病死率为0.08%.发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和痢疾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7.85%;死亡病例为艾滋病(11人)和肺结核(1人);传染病类型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占48.01%.结论:2016年兰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仍应引起重视,今后应继续落实好免疫规划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并随着传染病构成的不同随时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宿瑛 《甘肃科技纵横》2023,(2):13-17+2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环境安全的突出问题,其中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甚。兰州市地处我国版图几何中心的战略位置,受地形地貌特殊、危险化学品泄露、危险废物及工业生活污水处置不善等因素影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频出。基于“海恩法则”,兰州市需构建“四位一体”突发环境事件防控体系。具体到实践层面,应优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编及执行,准确界定第三方服务者角色,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和人员追踪管理,借鉴区域成功经验,采用技术促进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报告时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了福建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本学科在我省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监测与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模型及防控干预措施的因果分析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修正后的单一群体传染病SEIR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的传播趋势进行建模,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已发生情况并预测了疫情发展;基于修正后的SEIR模型,开展反事实推理,定量评估了武汉推后采取防控干预措施对国内疫情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建模仿真和因果推断方法,可以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和执行进行模拟与反演,提高各级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5年至2012年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7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5.9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11~12月份,以3~15岁儿童发病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居多。结论: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常年均有发病,以11~12月份居多,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提示今后防治的重点场所是学校和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0.
建设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对湖南省岳阳县农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处置新冠疫情进行实例研究,探讨农村应急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和对策.研究发现,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着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条件不充裕、应急管理协调不佳、应急信息不统一等多重困境,亟须从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格局、完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同"的农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树立医防融合理念、优化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农村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末爆发的COVID-19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给人类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让大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和切身的感受。作为社会重要的文化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有义务保障图书馆自身与读者的安全。论文以COVID-19疫情为研究背景,旨在探讨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从传染病的防控途径角度如何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以期为今后公共图书馆的安全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开放共享实验室的使用强度高、人员流动大,对探索和完善管理机制提出了高要求.构建和落实合理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能保障用户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且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等特殊挑战.文章总结了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应急管理模型,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思路和机制,讨论了案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突发水污染事故因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体流动、扩散和沉降,具有处置难度大及容易引起群众饮用水安全的突出特点,为现阶段全国各地突发污染事件防控重点和处置难点。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甘肃省2011至2018年突发水污染事故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事件数最高(7次),2015年水污染事故下降趋势明显(4次),2011至2014年,突发水污染事故数大体上和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呈正相关上升趋势,2014年后随着环境保护不断重视和环境应急管理快速发展,突发水污染事故频发高发趋势有所减缓。春季和夏季为污染事故的高发季节;突发水污染事件空间分布分异较明显,陇东和西南地区事件频数占总数的75%,事故发生地主要集中在庆阳、陇南,两地事故数共占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政府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角度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发展现状.方法:文献研究.结论:在政府实践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但其管理方式仍属于起步阶段:在学术研究领域,网络舆情正逐步成为各领域的学术热点,然而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还很有限.因此,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预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熟的舆情动态调节机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作为前沿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弥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现存的缺憾.当前,区块链技术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公共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是阻碍区块链技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文章从区块链技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契合逻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层面提出区块链技术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创新路径,通过形成统一的数据治理模型、构建完善的数据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的数据评估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齐齐哈尔地区不同人群获取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的渠道,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人群有着较大差异,为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以及新发传染病防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近年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发现,科技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也暴露出弱项和短板。“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支撑作用,发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是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科学普及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暑假,学生溺水等安全事故最令人揪心。湖北省红十字会、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将应急救护纳入高校、中小学校学生必修课。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前述三部门将联合在学校开展"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建设健康平安校园"主题活动,结合全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广泛推动群众性应  相似文献   

19.
叶娟 《甘肃科技》2022,38(2):73-75
借阅室作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料对师生员工服务的主窗口,也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本研究对皖南医学院图书馆在疫情下开展的各项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述,为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安全有效的开展纸质图书资料借阅流通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兰州市市售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及污染现状,为食品监督以及居民健康饮食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兰州市市售各类面制食品共180份,按GB/T 23374-2009的方法,即ICP-MS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卫生学评价按GB 2760-2011进行.结果:共抽各类面制食品共180份,总合格率87.2%.其中蒸煮类面制品共抽样60份,超标率6.7%;烘烤类面制品共抽样60份,超标率13.3%;油炸类面制品共抽样60份,超标率18.3%.结论:兰州市售面制食品中油炸类和烘烤类铝污染较高,其中油条和桃酥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加工过程中使用含铝添加剂是造成铝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