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百伟  李爱春 《科技信息》2011,(21):210-210,224
在高速铁路如火如荼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联络线设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对联络线设置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布局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线网能力、实现网络化运营的必要保证.在分析现有建设成本优化法不足的基础上,基于虚拟建设成本等级理论,本研究改进了路网结构模型,即建模过程不考虑线路的实际走向以及不同方向的数量,以此构建以建设总成本最少为目标的0-1规划模型.深圳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实例表明,改进后的建设成本优化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联络线布局规划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许多厂矿企业都相继建起了自备电站。在这些小型自备电站中,一般都设有1—3条联络线与电网相连,联络线断路器处于两个容量相差很大的电网之间,运行方式变化很大。因此联络线主保护设置颇麻烦,本文阐述了企业小型电站联网线主保护的设置问题,为今后电站设计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城市配电网中交、直流联络线规划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联络线规划方案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评估模型,详细介绍了构成优化评估模型的子目标及其具体计算方法;此后,提出一种相邻配电网节点的等效发电机建模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获取用于可靠性计算的参数,有效解决了如何在投入联络线之后评估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问题.进一步,采用可靠性指标的快速计算方法以及薄弱环节定位方法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并确定最大供电可靠性联络线规划方案.最后,提出一种最优规划方案联络线长度上限估计方法大大缩小了最优联络线规划方案的搜索范围,并采用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理论,确定了最终需要综合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候选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最终的总成本分析,从而确定了最优联络线规划方案.本文以"手拉手"城市配电网为例,分别对交、直流联络线进行了最优规划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停电损失和直流换流站价格对总成本的灵敏度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在配电网联络线规划人员进行规划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侯久望 《科技信息》2010,(27):I0049-I0050
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城市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部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重点从网络化运营角度对控制中心、车辆段、主变电所、换乘站等设施及通信、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信号等系统进行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及换乘需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中心区外相邻轨道站处的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是城市停车换乘规划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目前尚没有简单、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法。对此,首先给出换乘站位置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在分析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给出停车换乘站位置选择的方法及程序,并且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一般性推广。探讨了停车换乘站换乘需求预测的方法,给出了预测时所需资料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换乘需求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和自变量的确定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方习勇 《科技信息》2013,(22):378-379
连霍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的战略通道,作为联络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交通状况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论述了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特点,讨论了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作为轨道线网节点,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线网整体服务水平以及运营效率。选取合理评价指标评价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设施的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换乘站通行能力以及运营管理水平。在介绍轨道交通换乘站内部换乘设施及分析换乘设施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换乘设施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苏州地铁广济南路站客流数据为基础,制定各换乘设施服务水平分级标准;考虑换乘客流方向不均衡性,运用加权法建立换乘设施整体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得出早高峰时段广济南路换乘站换乘设施整体服务水平为C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轨换乘站客流组织问题,从影响因素分析出发,量化老年乘客生理特征对乘客行动力影响的外在表现,并运用社会力模型描述换乘站内行人运动。借助AnyLogic仿真软件,以重庆市某换乘站为实验对象构建地铁换乘站仿真模型。通过设计多场景仿真实验,结果发现老年乘客比例对站内客流速度、进站时间、换乘时间都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在站内客流瓶颈处和高差变化处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对适老背景下城轨车站设计和运营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地铁几个大型换乘车站设计现状为研究对象,图文并茂地分析了广州现状地铁换乘站的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换乘距离"、"换乘方式"、"人性化设计"等。总结广州地铁换乘站的设计经验,并对今后地铁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电力系统联网规划的分割算法.基本思路是先将大型电力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求解仅由联络线及分割子系统数确定的联络网络方程组,确定各子系统参考母线间的相位差以及各联络线上的潮流,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相位角和直流潮流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当换乘站出现大客流、或某条线路发生延误、运能不足导致换乘站大客流事件时需要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的相互配合,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与乘客人身安全。该文以北大街站为例,研究了大客流情况下线网联动,行车组织配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孙文  李业根 《工程与建设》2009,23(4):500-502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以及接线工程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和巢湖市境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规划中的上海-江阴-马鞍山-合肥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中部地区公路规划中马鞍山-和县-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同时也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的"纵一"和"横七"中合肥至马鞍山联络线跨越长江的关键工程.文章主要对马桥接线工程互通立交的布局、选型及设计等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个选择电力系统交流联络线的自动规划模型.该模型以联合电力系统中各电源点之间相角差均不超过允许值作为保持系统静态稳定性的约束条件,在按年费用最小选择联络线方案时,同时计及了新建的联络线和原有电力系统中网络的扩建.文中还给出了某两个电力系统联网的分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模糊多目标规划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联络线规划中,同时考虑经济性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具体算例表明多目标规划方法综合了经济性和可靠性两者的对立和协调,中和了两者之间的满意度,因而得到了最佳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整各线路水上巴士离开始发站的时刻,以协调各线路到达换乘站的时刻,实现减少旅客换乘等待时间,提高换乘效率。在不改变线路运营时间和发船班次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换乘站内所有换乘关系的换乘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换乘优化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广州市水上巴士西堤码头为例,根据设计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出优化后的水上巴士在始发站的离站时刻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协调线路在换乘站的到站时间,西堤换乘站所有换乘线路等待时间减少了20.43%,优化效果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水上巴士线路网络化运营及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铁路隧道的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笔者在总结大量工程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建设的基本理念:隧道必须建成遗产工程;隧道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隧道建设必须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施工方案和设计原则;隧道必须进行信息化施工。提出了单双线隧道选择、隧道纵坡及辅助导洞设置、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快速施工等隧道设计原则。隧道建设的理念和设计原则可指导今后铁路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8.
赵志敏 《科技资讯》2013,(22):223-224
换乘站客流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分析预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流转移的换乘站客流分析方法。文章主要对比轨道交通信息运营前后两个阶段,获得换乘站准确的客流变化情况,为下一步进行客流预测建模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互联电网多平衡机设置和联络线功率限制的要求,通过推导多平衡机设置下的量测函数及其雅克比矩阵,提出了2种计及联络线功率约束的多平衡机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整体式算法和分布式算法.其中,整体式算法将联络线功率作为等式约束条件,采用拉格郎日乘子法推导得出求解模型,统一迭代求解各区域的状态变量;分布式算法在搭接式分区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区域分开处理,将分区后的边界等式约束条件分别计入各自的目标函数中,再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实现区域间的分布式计算.分别对IEEE-14,IEEE-30,IEEE-57节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分布式算法的计算速度和精度均优于整体式算法.  相似文献   

20.
王玉龙 《甘肃科技》2010,26(5):77-79
结合西康、襄渝、阳安等线的规划、建设,着重介绍了安康枢纽西端客货疏解方案。通过修建阳安上下行货车联络线、襄渝上下行货车疏解线,使枢纽内达到货车不经过安康站,客车绕开安康东站,实现了客货车完全疏解,彻底解决了安康站客货作业相互干扰的问题,使运输更加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