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信息一览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部通过设计住院患者护理信息一览表,使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所管病人的基本信息、治疗护理、病情评估、专科护理、用药护理、检验检查阳性结果等,通过不断完善护理信息,有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两组统计资料显示,实施住院患者护理信息一览表后,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结论:住院患者护理信息一览表的使用,责任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保证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有效性,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强化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医生的满意度,有力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组制融合分床式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方法:通过调整某院产科病区护士的岗位职责,在分床责任制实施的同时,进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分层责任制管理,采用小组制融合分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开展临床工作,解决临床突出护理问题。将新的护理模式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等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组制融合分床式责任制护理模式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延续性,增加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缺陷,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提高,提升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归属感,降低了护士工作压力,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模式在产科病区中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优质护理。小组制融合分床式责任制护理模式首次在西南地区专科医院中实施。  相似文献   

3.
林立姮  林露 《海峡科学》2012,(8):126-127
目的:探讨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初期,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之后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初期,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分别为85.52%、76.32%、87.88%,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三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6.02%、94.75%、98.48%,通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深化责任制护理,促进医护合作协同发展,提升了护士学习能力和专业护理能力,并能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给病人创造方便、周到、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我院从2008年起在每个病区设立一个爱心护士岗位和爱心台,抽取全院六个病区从2006~2009年间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将2006~2007年病人满意度与2008~2009年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08~2009年出院患者满意度由2006~2007年的84.46%上升到93.24%。结论:爱心护士岗位和爱心台的设立改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改革服务流程,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护士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及2011年3月到2011年8月期间两种不同床位包干护理模式下的护士及患者做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和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就护士业务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法护理模式护理质量(P=0.478)与病人对包床责任护士服务的满意度(P=0.979)与旧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法包床护理病人满意度高于旧法(P=0.022),新法包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P=0.042)及理论考核成绩(P<0.001)均优于旧法。结论:新法床位包干、小组负责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各项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100%,技术操作体现人文精神≥98%,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出院患者健康指导率100%。结论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激发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成效.方法: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5个科室开展责任制护理,完善管理机制,改变分工方式和排班模式,加强业务培训,简化护理文书,完善支持保障系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开展责任制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达标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夯实了基础护理,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实现操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保证了医疗安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效果,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探索.方法 选择优秀护理骨干担任专职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并与责任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促进了护士提高自身索质.结论 在目前我院护理队伍整体健康教育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下,由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五年内工作年限和五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求缓解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对昆明市所选三甲医院149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其工作满意度现状、影响因素并制订应对措施.结果同一种因素对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影响不同,在报酬、工作条件、保持忙碌、成就感方面五年以下工作年限护士满意度均高于五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因人而异的管理措施,在工作条件、报酬等方面做相应的改革以提高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急诊护士身心健康,加快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方式在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方面的作用,以寻求最佳护理模式.方法:设立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对疼痛治疗方式、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方式减轻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术后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董晓燕  钱宝芳 《甘肃科技》2011,27(23):164-165,145
分析了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病理、心理特点,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此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记录2010年5月-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6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日、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与2009年同期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统计学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患者住院总费用下降、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患者(P〈0.05)。优质护理服务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降低了住院总费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使医院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儿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层级搭配管理,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搭配管理后,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年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单病种手术路径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234例单病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7例。对照组根据传统模式按医嘱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具体由病区护士实施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则严格按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利于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利于单病种路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护理工作模式的发展史,结合卫生部的通知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新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每一项护理工作做的更加细致,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保证了病人安全,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ISBAR沟通模式在普外科术后交接班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原因,调查护士对此沟通方式的满意度。方法对在我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7月—9月住院的96例患者术后实施I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在实施ISBAR沟通前后使用中文版护士床边交班满意度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评价护士执行ISBAR交接的完整率。结果护士在实施ISBAR沟通前后对信息介绍、现状、背景、评估、建议项的交接完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对背景、评估、建议项交接完整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施ISBAR沟通后护士的交班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普外科护士执行ISBAR交接总体较好,但受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影响,背景项、评估项与建议项的交接还存在一定不足。ISBAR沟通有利于护士交接班满意度的提升,建议护理管理者将护士知识、能力的培训与ISBAR沟通培训整合,方能更好地实施ISBAR交接班。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6月期间进行产前诊断的110例高风险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孕妇自行去普通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无专职护士护理干预,研究组孕妇由专职护士一对一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产前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孕妇的诊断预约率、实施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胡亮华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6):106-106,108
目的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和效果,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选择优秀护理骨干担任专职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并与责任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促进了护士提高自身素质。结论在目前我院护理队伍整体健康教育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下,由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原藏区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适合高原藏区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意识,完善护理管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60名手术患者的护理,对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平均住院日、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对比。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护理考核标准,有效督促、评价工作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的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显著提高了高原藏区护理质量的优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优质病房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运用舒适护理前后的100例患者在输液环境、护士的技术操作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在输液的全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使病人的总体满意度由70.1%上升到95.3%.结论 舒适护理运用于优质病房静脉输液,提高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晓妤 《甘肃科技》2022,(13):131-134
探讨肿瘤科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后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后拟定计划,把握现状,查找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满意率均比活动前显著提高。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