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岱庙为泰山重要古迹.本文通过新发现的诸多文献与碑记,进一步考明岱庙宋代大殿为嘉宁殿;元代大殿为仁安殿;而庙殿壁画源起于唐宋,今传画作则绘制于清代康熙年间. 相似文献
2.
天贶殿壁画上部的建筑画与“西洋景”、“布景画”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关联,主要表现在画面中的透视方法和明暗效果的运用,这一点可以从它们所共同采用的畸变的透视效果上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壁画上部建筑画中变异的透视造型恰如“西洋景”和“布景画”透视造型的翻版。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繁峙县公主寺东、南、西三墙壁画中菩萨所佩戴的璎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主寺壁画中菩萨璎珞的形制、纹样,以短璎珞为主,繁复程度不同。同时,在文化融合进程中,璎珞从菩萨的严身之物逐渐发展为具有象征意味的流行饰品,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的宗教世俗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阐述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陶瓷壁画的材料装饰方法到现代陶艺壁画的技法手段的分析,通过壁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了解,阐明陶瓷壁画艺术在当前公共环境中的重要性,对陶瓷壁画艺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它们的本质特征,更好地使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谢明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17):235-236
历史上,敦煌位于丝路要冲被称为“华戎所交-都会”的,在河西走廊有着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着诸多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迁居于此,各民族之间的融和与战争造就了敦煌乃至整个河西民族的大规模迁徙移动,回鹘即为其一,在敦煌石窟中存有众多回鹘民族的图像资料.本文拟结合敦煌壁画中回鹘服饰的图像资料和当前学者之研究,对这一民族在敦煌及周边地区的活动状况及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6.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3):98-102
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的创始人,其流传后世的有《道德经》一书。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同时也尊奉老子为教祖。可以说,老子尊崇身份的双重性在诸子百家之中绝无仅有。老子从道家鼻祖到道教教祖身份的转化过程其实更可以看作是从人到神的转化过程,从中我们更可发现这一转化过程中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南宋临安及明清杭州道教宫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尧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42-46
宫观的地理分布和数量、修建审批程序及资金来源等问题是认识道教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视点。首先对南宋临安的“十三大宫观”及其他较重要的宫观、道堂等进行考察,探讨了宫观修建资金的三种来源。其次考察元明两朝的杭城宫观,一些新建道教宫观规模不小,并出现不少祀奉各类民间神祗的宫观。再次讨论清代杭州城内宫观,规模较小,影响不大,但有名的“吴山十景”中多为道观名胜,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8.
龟兹石窟群及壁画不仅体现了龟兹的传统文化,更体现了龟兹人民的创造才能。本文通过对龟兹石窟及其壁画旅游资源特点的介绍,简要对龟兹石窟群及其壁画资源的旅游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窟壁和壁画表面发生了严重的非生物和微生物病害,主室四壁地仗脱落面积达51.24%,且由南向北逐渐递增,微生物病害集中分布于偏北侧窟壁和壁画表面。为了揭示石窟内外环境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及与病害发生的关系,于2019年用HOBOU23-001型和iButton DS1923微型嵌入式温湿度监测仪对第127窟内外环境和窟壁本体微环境进行同步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受森林性气候的影响,麦积山石窟外环境空气相对湿度(RH)季节性变化较小,窟内空气RH长期大于70%;全年北壁空气RH大于90%的天数达112 d,而南壁仅为3 d; 4—10月间,北壁空气RH月极大值均高于南壁;北壁地仗层RH高于90%的天数达127 d,而南壁地仗层RH均低于90%,且北壁地仗层RH月极大值均高于南壁。这些结果说明,第127窟北壁附近空气及地仗层内长期高RH与窟壁和壁画病害具有相关性,是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该结果为麦积山石窟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田致鸿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5)
本文从研究敦煌壁画艺术的演变入手,对其不同时代的壁画风格进行了比较,从造型、设色、题材等诸方面分析他们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本文还试图从绘画史上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位艺术大师,如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作品以及艺术主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探究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意识,给后来者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晋祠中祠庙寺观的分析与研究,运用祠庙寺观的分类方法,探讨了晋祠从一座祭祀唐叔虞的祠堂演变成集儒、佛、道于一身,汇祠、庙、寺、观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的发展过程;总结出晋祠中的祠庙寺观是如何在各归其位的同时又互相联系、融合、转化,从而汇聚成为了今天晋祠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永兴汉三侯祠庙会变迁的动因来说,总的社会环境是庙会变迁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是庙会变迁重要的推动力,地方非正式权力是庙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宁波寺院藏书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藏书规模较大,书籍藏量丰富,许多寺院自行刊印经书,而信徒抄写经书也成为寺院藏书一大特色。宁波极具特色的寺院藏书文化,对宁波地方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不仅弘扬了宗教文化,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和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宁波藏书事业的多样性;同时还影响了宁波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城市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戴厚英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五部知识分子长篇小说为例,以文本的细读法和典型人物形象分析法,从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的视角切入,将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归纳为精英型、自省型、卑劣型、零余型等四种类型,并通过对他们的考察,展示作者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独具特色的审视。戴厚英用形象告诉人们,知识分子嬗变并非仅仅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还关乎知识分子自身的人格操守。 相似文献
15.
巫新华 《科技导报(北京)》2012,30(31):15-22
古代和田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自古便被称为西天佛国。东亚佛教汉语的“佛”字便翻译自古代和田语,中国佛教早期所谓的西天取经也只是到于阗——这个西天而已。这里的佛教教义、佛教艺术深远地影响了东亚佛教,虽然千年香火断绝,但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代和田绿洲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也保存了塔里木盆地数量最多的各类佛教建筑遗址群。其中尤属达玛沟(Damago)所在区域在数量、规模、分布广泛、重要性等方面首屈一指。20世纪初至今,沿达玛沟水系从南到北先后发现了数十处著名佛教遗址群。本文重点介绍近10年达玛沟新发现佛寺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收获。 相似文献
16.
徐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
隆福寺为明景帝敕建佛寺,清雍正元年重修,乾隆年间开始有庙会,为京城庙市之冠。光绪二十六年遭受火灾,损失严重,但庙会延续不辍。1951年建东四人民市场时将寺庙拆除,1988年改建为隆福大厦。因寺得名的隆福寺街现为京城著名商业街。 相似文献
17.
静琬与石经山云居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
隋僧静琬鉴于历次法难佛经涂炭,乃发起史无前例的凿石刻经事业,共刻佛经千余部,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大藏经,其中不乏久已失传的佛教经典,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佛教历史、书法演变和石刻艺术的珍贵实物,其所创建的云居寺还以珍藏佛舍利及乾隆年间所刻大藏经的经板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会仙观三清殿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遗存的概况,在进行全面考察和现场测绘的基础上对其建筑残损的情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记录,并有效地解决了如何对会仙观三清殿进行修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家庙祭祀和谱牒一直以来都是贵族的特权。但在北宋,呈现出平民化特征,出现了民间家庙祭祀和私谱。文章主要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民间家庙和私谱出现原因及影响,如形成了新型的宗法组织,国家政治权力的下移和孝文化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李伯春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
本文探讨了戴震的学术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指出了戴震学术思想的精华仍然是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的极好材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