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闽江学院化工系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一些做法和具体措施。并对开放性、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几年的实践教学表明,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的地方高等院校,在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时,要将以生为本,课程的应用性放在首位,建立开放、研究探索式的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性实验是增强学生实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是水产学科主干实验课程之一。近几年来,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国家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转化为本科创新实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本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知识面程度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结合本校教学资源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必要的。把专业教师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成创新性实验内容是最佳选择,这不仅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创新性实验过程的针对性指导。以氧化亚铜纳米晶形貌结构与光催化性能关系为例,介绍了科研成果向创新性实验教学转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创新性实验项目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学院教师的"一锅法制备螺环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到本科实践教学中。通过该实验项目让本科生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一方面弥补了日常实验教学中设计型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让本科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科研成果向创新性实验教学转化提供了相关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四川大学关于建设一批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课程和创新探索(创业)型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导方针,该文将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一个创新实验项目——基于碳纳米点(简称"碳点")荧光光谱法测定谷胱甘肽。该实验现象稳定、重复性好、创新性强,可作为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该实验涵盖了较多供学生自行探索的实验内容和研究课题,比如碳纳米点不同制备方法、碳纳米点尺寸与荧光特性关系、荧光探针设计和检测对象等,因此也可用做开放式综合化学实验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属切削原理是我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后续相关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原有金属切削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教学,探讨分析了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定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探究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从重视基础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结合教师科研、成绩考核和绿色化学几方面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开设过的创新实验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探索创新实验项目、创新调查实验项目四个方面进行的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并分别探讨了这些创新实验项目的考核方式。通过创新实验的开设,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朝着科学、拓展和创新性的方向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建设精品实验项目的评选标准、内涵和特色。借助于精品实验项目建设,分别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特色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建设"位置误差测量"精品实验项目所做的具体工作。实验教学内容秉承"经典+创新"的原则,注重基础与前沿的结合,鼓励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向实验教学的转化;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实验项目以创新性教育为特色,注重创新教育的启蒙和过程的积累。通过精品实验项目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灌注了创新性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文中通过对环境监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新型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创新性”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