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三种测定醋酸质子转移常数的方法,通过实验对三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针对三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对实验的开设提供了建议.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精确度均较高.pH法原理简单,但是操作复杂,需要准确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比较适合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缓冲溶液法原理简单,不需要准确标定醋酸的浓度,可以作为非化学专业开设普通化学实验内容.电导法仪器先进,操作方法简单,实验综合性较强,适合于物理化学实验开设.  相似文献   

2.
醋酸钠-酚酞混合溶液受热变色实验,被诸多《无机化学实验》及《普通化学实验》教材采用,以说明升高温度对盐类水解的促进作用。该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变化,研究其平衡的移动。结果发现,溶液随温度升高的明显色变,不仅由单纯水解平衡移动引起,更是由二氧化碳受热溢出使p H降低,乃至沸腾情况下醋酸的挥发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固定PH法测定极弱酸碱原理,直接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至某一固定pH值.通过NaOH溶液消耗体积与盐酸麻黄碱含量成正比关系,用单标准法求得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本法在滴定过程中不需确定化学计量点,不需标定滴定剂准确浓度,具有简单、快速、试剂消耗少、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固定pH值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固定pH法测定极弱酸碱原理,直接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至某一固定pH值。通过NaOH溶液消耗体积与盐酸麻黄碱含量成正比关系,用单标准法求得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本法在滴定过程中不需确定化学计量点,不需标定滴定剂准确浓度,具有简单、快速、试剂消耗少、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石墨烯(GO)/蛋白(Hb)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p H=7.0的PBS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比裸电极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其峰电流与溶液的p H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几种结晶水合盐的热导率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敏电阻作加热元件和测温元件,采用比较法首次测定了适合用作相变储能材料的三水醋酸钠、二水醋酸锂、五水硫代硫酸钠在10~80℃的热导率,其实验热导率的不准确度依次为±3.3%,±2.7%,和±3.2%.同时,还报道了实验中观测到的三水醋酸钠、二水醋酸锂、五水硫代硫酸钠的熔点依次为50℃,70℃和55 C,这些测量值在1~2℃的误差范围内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7.
1980年版的全国专科学校试用教材《医用化学》58页第4题将50毫克固体 NaOH 加到体积为1升,0.1M 醋酸和0.1M 醋酸钠的缓冲系中,求缓冲容量(β)(醋酸在25℃时的 PKa=4.75)。同学们在做题时出现一种新作法。根据缓冲容量β的定义:使每升缓冲溶液的 PH 值改变一个单位所需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克当量数。直接列出: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生物电化学法对硝基苯废水进行降解实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溶液初始p H值、外加电压、底物浓度对其降解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硝基苯初始浓度为10 mg/L,阴极室初始p H值为5.0,外加电压为0.6 V时,经12 h降解反应后,硝基苯去除率达到93.4%。硝基苯在弱酸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快,底物浓度与耦合系统对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高质量的Y_2Ti_2O_7纳米材料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热力学平衡常数,通过溶解度等温线的理论计算,表明形成稳定的Y~(3+)-Ti~(4+)-柠檬酸盐络合物的前驱体溶液的pH值范围在6.4~7.0之间。该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得到了实验的验证。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多元络合体系前驱体溶液的合适p H值范围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醋酸电离常数测定是经典化学实验,采用p H滴定法测定原理巧妙方法简单,但是手工作图进行数据处理会引起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利用计算机软件作图,并且提出了较为精确的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数据处理问题。改进后数据处理科学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