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陕西淳化口镇—圣人桥地区地层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构造与局部变形相结合的方法对口镇-圣人桥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并对断层系统进行区域追索调研。揭示出该地区的沉积盖层大致经历了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两期挤压褶皱变形及喜山期的拉张断陷作用。着重论证了该区不整合于加里东的构造层之上的上古生蜀和中生界燕山期的构造特征,组合样式及其变形机制。厘定了作为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燕山期构造活动带与稳定的地块界的老龙山-圣人桥冲断带的存在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渭北西部地区加里东构造带由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北倒的紧闭倒转褶皱和叠瓦状逆冲断层组成。该带大致沿泾川-富平北西西一线以南呈近东西向延伸,推测向东可延入渭河地堑基底,其形成与北秦岭构造带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褶皱相关断裂是在褶皱变形过程中,为了调节褶皱不同部分的应变差异而形成的从属于褶皱变形的断裂构造,其中最重要的是背离向斜逆冲构造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褶皱枢纽楔入武逆冲作用是相对能干性岩层在褶皱转折端部位加厚的重要变形机制.通过手标本尺度和露头尺度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从断层与相关褶皱规模、断层发育部位与位移量变化特征、断层切层角变化特征以及断层与褶皱构造变形运动学配套关系等方面鉴别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多种标志.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概念与构造模型,对于正确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合理进行收缩变形区域平衡地质剖面编制,以及探索褶皱、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地震反射资料和断裂特征对琼东南盆地北部进行变换带的划分并分析其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北部地区由松西—松东和宝岛变换带2个堑间变换带分为北断南超型崖北—松西半地堑、南断北超型松东半地堑和宝岛凹陷北斜坡南倾断阶3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根据边界断层和凹陷内部断层特征可划分出9个断层域和6个不同类型的断层域间变换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柴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背景、发育模式 ,平面、剖面展布特征及其分带性 ,并对主干逆冲断裂带及其间的推覆体带、逆冲席带和低应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构造反演来研究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指出其逆冲叠瓦扇带和隐伏逆冲前缘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图 6,参 8  相似文献   

8.
双石断裂是龙门山南段的前山断裂,但并不是真正的盆地与造山带的分界。它是一组兼具走滑性质的道冲断裂,断裂带中具有许多红色地层夹片和印支期不整合残块,充分反映了该断裂发育晚于盆地的真正边界。  相似文献   

9.
在青藏高原东缘明显的分布着三个构造带,即:a.高原本体东缘的弧形构造带,由褶曲、断裂组成,弧顶均向南或南东突出,其排列多受高原边缘的限制;b.高原外前方的挤压隆起带,系由高原向东推挤产生的前方挤压隆起;c.推覆构造带,由高原向东超前蠕流部分叠覆于隆起带上形成。以上三个构造带又被两条南东向走滑断层切割成三段,使各段从北向南递次向东错移。造成这一构造格局的原因系由西藏地区受印度板块强烈挤压缩短时,物质发生大量向东蠕变流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贺兰山中卫探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方法 以ZWl地震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踏勘、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中卫探区内地下是否存在逆冲推覆构造.结果 中卫探区Zw1地震剖面上发育大型的逆冲推覆构造,该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在逆冲断裂的下盘,是一套正常沉积层序的地层,分别为侏罗系、三叠系、石炭-二叠系、寒武-奥陶系等地层.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的埋藏深度可达3 800 m以上,有机质热演化已达到成熟阶段,可作为较好的气源岩.结论 对中卫探区ZW1测线构造特征的研究,证实了探区地下发育大型的逆冲推覆构造.中卫探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汉阴县北部志留系岩金矿田是陕西省矿产资源规划优选的贵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勘查评价区带。本次主要研究工作区以汉阴县北部铁佛-汉滨区流芳金矿带为主,通过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野外调查、总结该金矿田的地质特征,为加快该岩金矿田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栽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测算.结果表明,规划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4148人,合理年游客容量为75万人次/a.甘泉湖风景区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应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大游客的实际接待量,促使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虎铜多金属矿位于从江地虎—翁浪—摆容韧性剪切带上,赋矿地层为下江群甲路组地层,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绿泥石化,其次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矿石矿物主要在热液成矿期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生成,矿体形态受该剪切带及其之上的次级褶皱联合控制,蚀变体控制着含矿带和含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谢家坝铅锌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物组分、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找矿标志等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该区铅锌矿床与灯影组白云岩、构造裂隙、围岩蚀变等的关系密切,通过与其他扬子地台型碳酸盐铅锌矿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洛宁县龙王庙金矿是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的金矿床.对龙王庙金矿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时期进行分析.该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期,矿床类型属基于A型俯冲建立的CMF模式下的造山型热液矿床.矿床的产出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矿区物探异常显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验证钻孔证实M1异常为K1矿体在深部的矿化信息显示.  相似文献   

16.
贵州乌蒙山黔西地区二叠系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55%)、辉石(±35%)与少量玻璃质(±7%)、磁铁矿(±3%)等组成。为深入探讨二叠系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对其13件玄武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玄武岩具有高TiO_2(平均4.22%)、Al_2O_3(平均13.06%)、Fe_2O_3(平均4.59%)、FeO(平均8.85%)、MgO(平均4.39%)、CaO(平均6.97%)含量,低SiO_2(平均49.30%)、Na_2O(平均2.67%)、K_2O(平均1.42%)和P_2O_5(平均0.47%)含量的特征,Mg~#值介于19.63~41.89。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明显右倾特征,轻重稀土分异不显著,具弱负Eu异常,δEu=0.81~0.9;岩石富集Rb、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Ba、Sr、P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具高的La/Sm(3.33~6.62),低的(Th/Ta)_(PM)(0.61~1.33)与(La/Nb)_(PM)(0.96~1.22)。综合研究分析认为,该套玄武岩属于晚二叠世峨眉山高钛玄武岩;岩浆源区为富集地幔组分,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下地壳物质的混染;深入探讨了贵州乌蒙山区及领区二叠系的成岩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武立波  帅海乐 《太原科技》2007,(11):87-88,90
对陕西神木县石窑店的粉土进行研究,发现粉土具有弱可塑性、低粘结性、湿陷性及强度较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陕西陇县段家峡剖面奥陶系平凉组以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为主,然而部分层位发育砂岩层,长期以来人们对这套砂岩的沉积特征特别是其物质来源缺乏系统化的研究。针对这一不足,本次研究采取野外剖面实测、镜下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等方法,取得如下成果:①识别出2种岩相类型,其均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分别代表近端朵叶沉积和远端朵叶沉积;②垂向上变细变薄的层序特征,反映了海侵背景下水道末端迁移—消亡这一演化过程;③微量元素数据表明,研究区具有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沉积时水体具有较高盐度并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在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构造背景、古流向、岩性变化趋势以及地化数据,认为研究区具有双物源的特征,其中这套陆源碎屑物质来自北祁连-北秦岭岛弧而非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古陆,最终建立了该地区平凉组重力流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柳林县尖家沟金伯利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本区金伯利岩受壳源物质混染较强,与国内各地区典型金伯利岩相比,TiO2含量偏低而Al2O3含量偏高,含有较丰富的稀有和分散元素,并对其含矿性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广西隆林县马雄锑矿床是一个产于寒武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附近郁江组地层中的锑矿床,其成矿作用明显受到地层与构造严格控制,是桂西北地区典型的锑矿床类型之一。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总结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