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海国  杜颖杰 《科技信息》2013,(14):317-318
舞狮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内容,经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早已褪尽西域色彩,变成了人们极其喜爱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并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部分。本文从南狮运动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南狮运动存在的价值,结合学校育人的理念以及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的现实,对高校文化的影响,认为南狮运动在学校开展意义之重大,由此阐述笔者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领导不够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对舞狮运动的认识度低,直接导致舞狮运动难以开展;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影响到舞狮运动在学校的发展;舞狮运动仅局限于体育院系的开展,并没有在全校普及或开展;舞狮运动大多是男生参加,女生甚少。校园此类活动甚少。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对策:校领导应重视舞狮运动在全校的开展;增加舞狮的师资力量,为舞狮运动发展提供支持;在各院系组织舞狮运动协会,学生们可互相交流、探讨舞狮技巧和心得;高校开展舞狮运动,应该让自己的狮子队伍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舞狮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内容,经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早已褪尽西域色彩,变成了人们极其喜爱的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并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南狮运动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南狮运动存在的价值,结合学校育人的理念以及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的现实,对高校文化的影响,认为南狮运动在学校开展意义之重大,由此阐述笔者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领导不够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对舞狮运动的认识度低,直接导致舞狮运动难以开展;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影响到舞狮运动在学校的发展;舞狮运动仅局限于体育院系的开展,并没有在全校普及或开展;舞狮运动大多是男生参加,女生甚少。校园此类活动甚少。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对策:校领导应重视舞狮运动在全校的开展;增加舞狮的师资力量,为舞狮运动发展提供支持;在各院系组织舞狮运动协会,学生们可互相交流、探讨舞狮技巧和心得;高校开展舞狮运动,应该让自己的狮子队伍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34-37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千年历史在此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中国南狮的发源地,独具特色的舞狮采青表演由来已久。每当有庆典活动时,总能见到这项象征着生生发发、生意兴隆等美好愿望的传统表演。而如今,佛山市禅城区这座历史古城的中心城区正秉承着舞狮采青探路的精神,焕发着新的动感活力和现代化的城市魅力——围绕"转型升级、幸福禅城"的实  相似文献   

4.
逆向运动是一项对思维和健康有益的运动,能弥补正向运动的负面影响和不足,能有效地增加肌力和全身功能的调节。研究和发掘逆向运动项目应运用逆向思维及逆向创新法,开拓性、创新性地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做逆向运动时应考虑自身状况、运动项目、运动环境、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因素,防止意外故事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和演绎归纳法,对国内外运动能力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进行分类细化,提出包括基础体能、基本生理生化指标、基本身体形态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的基本运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专项运动能力四个阶段的达成性目标评价体系。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衔接一致的一体化运动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孙慧峰  史永 《科技信息》2012,(34):I0153-I0154
木球运动是由少数民族民间的一种游戏活动,逐渐演变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经历了运动的萌芽阶段、雏形阶段以及挖掘整理阶段的发展历程。目前,木球运动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有着较好的开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为了使更多从事木球运动的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运动爱好者更好的了解木球运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脉络,本文重点从木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等视角,挖掘与分析此项目。  相似文献   

7.
运用人体功效学理论和人-机-环境系统相适应的方法,以人为核心,对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运动环境进行了分析,求得的最佳参数,能使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智能和体力,提高运动水平,创造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8.
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和摩托艇运动成为一类新型的运动项目,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类运动项目的共同点是以操纵发动机为动力的机械进行竞技比赛。从运动训练学和项群训练理论的角度,探讨对机械动力运动项群的初步构建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新的集运动、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且简单易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群.调研表明,福州市五城区大部分中老年人对气排球运动的健身效果非常认同,其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身防病.福州市五城区中老年人气排球运动的频率大部分都在每周3次以上,选择运动的场所也体现出了环境好、相对固定、就近、方便和花钱少的特点.从经济、场地、管理等影响因素对福州市中老年气排球运动作了分析.建议加强对气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建立专门的场馆,普及气排球运动知识,以期促进中老年气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牛晓明  张亮有  宁少慧  张拮 《山西科技》2009,(6):146-147,151
在桥式起重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起重机械,文章综合应用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在桥架、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三维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从而对整机和各部件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以及因运动引起的载荷进行分析,模拟各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从而实现起重机运行情况的模拟,为起重机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阳光体育背景下排舞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休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高,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针对排舞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排舞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团队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对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排舞项目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舞蹈事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体育舞蹈教师数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以至很多非专业教师介入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但这些教师亟需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业务水平,适应教学的需要.对南京市非专业体育舞蹈教师的学历、年龄结构、职称、教学训练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讨论了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专业舞蹈学校教育,是从1954年9月6日成立北京舞蹈学校开始。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受前苏联的影响,一开始就走向了“早期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适应全国文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全面表演能力的舞蹈演员和教员”。这种单一的办学定位,虽然对培养“高、精、尖”舞蹈人才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也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如此继续发展下去,对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会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为此,必须调整其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及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普通高校专业舞蹈教学的特点,确定学前舞蹈教育教学的目的;研究和分析适合学前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情境问题;探索学前艺术教育舞蹈综合能力素养的功能和作用的必要性;分析学前舞蹈教育综合素质能力素养的重要性,提出多元化的舞蹈教学活动在学前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艺术教育的认识,增强幼儿舞蹈综合表演和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师舞蹈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舞蹈教育一般可分为专业舞蹈教育和公共舞蹈教育,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舞蹈教育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教育思想、课程设置、舞蹈基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制约,目前高师院校的舞蹈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缺憾,树立正确的舞蹈教育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等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方面 ,舞蹈教育享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应关注和探讨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是抽象的 ,是一种概括和总结 ;舞蹈教育是具体的 ,是一种内容与形式。因此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而素质教育是舞蹈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中 ,美育占有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 ,美育培养的审美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塑造。为此 ,传统美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美育观 ,赋予美育以新的使命。作为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提出来的命题 ,美育的使命 ,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任务 ,一是感性教育 ,二是人格教育 ,三是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直接服务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融入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更好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引入国际知名IT公司的教学资源创办网络学院,可以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进行有机融合。实践证明这种融合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需要培养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新型师资,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本文探讨了科学教育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论述了科学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新体系构建的原则、特征以及实施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众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关汉语的学习和教育不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亦随之产生,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定位的研究仍较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仍有很多方面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