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硬化工艺制得的钠水玻璃凝胶胶粒大小、结构、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度高的胶粒细小、结构致密,认为强化钠水玻璃的粘结强度的机制在于抑制硬化过程中胶粒生长过大,采用能稳定或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有机或无机或复合物)有利于对钠水玻璃改性;使用有机酯类型的促硬剂、加热硬化、真空硬化等措施均有利于钠水玻璃凝胶的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钠水玻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酯法比CO2法水玻璃砂强度高的原因,指出充分发挥水玻璃粘结效率的关键在于细化水玻璃凝胶胶粒。据此,选用能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对水玻璃进行改性,有效地提高了水玻璃砂的粘结强度。透度电镜观察证实,改性水玻璃比普通水玻璃的凝胶胶粒细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找出了水玻璃砂VRH-CO2硬化法的真空度与脱水率及强度的关系。发现在真空脱水时,真空室内有一个降温过程,在本实验条件下最大降温达11℃,用扫描电镜观察到VRH-CO2法的水玻璃粘结膜是由细小而均匀的硅酸胶粒所组成,而普通CO2法的粘结膜是连片的硅酸凝胶结构。提出水玻璃砂VRH-CO2法的真空度以1.33-2.00kPa为宜,并指出了CO2吹气量及保持时间,原砂质量,残留水分和环境湿度对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找出了水玻璃砂VRH-CO_2硬化法的真空度与脱水率及强度的关系。发现在真空脱水时,真空室内有一个降温过程;在本实验条件下最大降温达11℃。用扫描电镜观察到VRH-CO_2法的水玻璃粘结膜是由细小而均匀的硅酸胶粒所组成,而普通CO_2法的粘结膜是连片的硅酸凝胶结构。提出水玻璃砂VRH-CO_2法的真空度以1.33~2.00kPa为宜,并指出了CO_2吹气量及保持时间、原砂质量、残留水分和环境湿度对型砂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保温冒口套用钠水玻璃的吸湿性能。通过定量试验确定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钠水玻璃模数与试样吸水率和强度的关系;并定性地研究了环境温度、烘干温度,对钠水玻璃吸湿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玻璃的基本组成及定量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三甲基硅烷化反应和气相色谱联用法测定了水玻璃中各个聚硅酸的含量。通过适当简化,使^29Si核磁共振谱能够识读。实验证明,立方八硅酸是水玻璃中硅酸聚合的最终产物,也是生成胶粒的起始,它在聚硅酸中含量超过聚硅酸总量的50%,立方八硅酸可以视作水玻璃最基本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提高酯硬化水玻璃砂常温强度及溃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就提高酯硬化水玻璃砂常温强度及溃散性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影响水玻璃砂常温强度及溃散性的因素包括水玻璃的种类及模数。原砂的品质、水玻璃的加入量、环境温度及湿度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运用扫描电镜观察TCO_2钠水玻璃砂粘结膜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不同模数的CO_2钠水玻璃砂粘结膜断裂形式及力学性能;通过对CO_2吸收量的测定,对钠水玻璃砂粘结膜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9.
对钾钠系水玻璃砂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阐述了水玻璃性能、CO_2硬化工艺及附加物对硬化强度、残留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钾钠系水玻璃砂残留强度的变化机理,并叙述了改性钾钠系水玻璃砂的各种工艺性能。试验表明:该种水玻璃砂的低温和高温残强都很低,溃散性明显好于普通水玻璃砂,其它工艺性能与普通水玻璃砂相近,钾钠系水玻璃是一种良好的改性水玻璃粘结剂。  相似文献   

10.
酯硬化水玻璃砂机械法再生及再生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八次旧砂再生循环,研究了酯硬化水玻璃砂和酯硬化膨润土水玻璃砂机械干法的再生和再生砂的性能。结果表明,用机械摩擦再生法,其再生砂可在砂混合料中100%地使用,并可减少水玻璃和酯硬化剂的用量,节约成本;膨润土能增强酯硬化水玻璃旧砂再生的能力,并能极大地降低酯硬化水玻璃再生砂的残留强度,且对其常温性能无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几种可能的超细材料里面筛选出一种最合适的超细材料,就这种材料对水玻璃粘结剂的具体性能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用经过特殊处理后的超细粉末材料改性水玻璃粘结剂,具有常温强度高、残留强度低等优点;超细粉末材料改性的水玻璃粘结剂采用酯硬化工艺,可使水玻璃粘结剂的加入量低于3.0%,在水玻璃砂常温强度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其溃散性显著改善.较佳的超细粉末材料改性水玻璃粘结剂的测试结果为(与不改性水玻璃相比):常温24h强度提高了30.7%,残留强度下降了40.1%.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玻璃型壳在精密铸造中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原理,对水玻璃型壳在机械化制壳流水线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从提高型壳质量出发,运用复合硬化制壳工艺,对水玻璃粘结剂、耐火粉料粒度、涂料搅拌与回性时间,硬化液的工艺要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控制。提出了运用综合控制的方法,减少生产中的随机因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的波动幅度,提高铸件质量,降低铸件废品率,对型壳的机械化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硅酸钠对水泥进行改性实验,检测改性试样的气孔率、吸水率、抗渗性,利用XRD分析与SEM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硅酸钠对水泥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可提高水泥抗渗性,最佳质量配比为1.5~2%。硅酸钠促进硅酸钙类结晶物的生成,结晶物堵塞孔隙,从而提高了水泥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水玻璃型壳工艺与填砂式普通型壳工艺相比有许多优点。少层薄壁高强度水玻璃型壳中加入铝矾土、采用高粉液比涂料和面层型壳硬化前的干燥等工艺措施可有效提高型壳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铸件表面精度。  相似文献   

15.
耐水性水玻璃复合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适量氟硅酸钠改性剂和有机胺促进剂对基料水玻璃进行改性,协调粘性,耐水性和凝胶时间的相互关系,以磷酸,氧化硅氧化锌,铝盐,钙盐及钡盐等为原料制备磷硅酸盐固化和固化剂促进水玻璃的聚合和二氧化硅凝胶的缩合,拼用苯丙乳液作为辅助成膜物质。然后利用正交法优选配方,制得耐水性良好,附着力强的水玻璃复合涂料,它具有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和耐老化等特点,可应用于防火涂料和外墙涂料上。  相似文献   

16.
菱锰矿与石英浮选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十二胺对菱锰矿与石英分离的浮选行为,以及调整剂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对菱锰矿和石英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12时,十二胺对两种矿物都具有良好的捕收性;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均抑制石英而活化菱锰矿.人工混合矿浮选表明,在pH=7时六偏磷酸钠为调整剂,菱锰矿与石英可浮性相当,不可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Mn2+在pH=7时可与石英发生静电吸附.红外分析结果显示,水玻璃可吸附于石英和菱锰矿表面,六偏磷酸钠可吸附于菱锰矿表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水玻璃改性剂及改性水玻璃的合成工艺、性能及其在火车车辆零件的铸造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所合成的水玻璃改性剂可大幅度提高水玻璃的粘结性能和溃散性,有利于解决水玻璃砂的再生和回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玻璃砂微波加热过程温度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水玻璃砂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揭示了水玻璃砂微波加热的快速升温及型芯内外同时升温等特性。通过实验和分析,探讨了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提出了微波加热过程中水玻璃砂型芯的升温主要依赖于水玻璃对微波的吸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原砂对新型改性水玻璃型砂溃散性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原砂对水玻璃型砂溃散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水玻璃型砂高温焙烧后的粘结桥形状和砂粒表面特征,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砂粒表面膜的主要生成物的成分和形态,揭示了不同品位的石英砂与水玻璃粘结剂发生高温反应后残留强度高低不同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都昌砂高温下与水玻璃反应生成了高熔点的蜂窝状钾长石,导致型砂的残留强度很低;而海城砂则生成了低熔点的物质,使得型砂的残留强度很高.因此,改变石英原砂的表面状态是提高水玻璃型砂溃散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制含有硅酸钙盐、氟化物、磷酸盐的复合型水玻璃固化剂.考察室温固化过程中干燥失水率、硬度以及涂层浸水时SiO32-和Na+溶出率等性质随固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作矿相和形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