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泽超  张玲玲 《科技信息》2010,(30):348-349,351
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中。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电子设备的屏蔽效能、屏蔽分类,然后分析电磁屏蔽机理,最后阐述了孔缝泄漏对电磁泄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电子设备在机箱选材、孔洞和缝隙的处理等环节容易出现的电磁泄漏,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屏蔽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海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44-44,63
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关于抗电磁干扰(EMI)影响的学科。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然导致它们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电平的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在电磁环境(EME)中工作。因此,必须解决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是电子设备抗干扰的关键,机箱电磁屏蔽效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本文针对机箱上容易出现的电磁汇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和设计方法,有效提高了机箱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进入了社会各领域,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电气和电子设备应用而产生的电磁骚扰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例如,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以及电能消耗量的加大,不必要的电磁能量也随之加大,由此将伴随产生大系统的误动作;又如微波及超高压输电线的日益扩展,将对人类及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汽车数量的增加将使城市杂波加大等;而家用电器的运用,更使这些设备遍及千家万户,用电设备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空间电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急需对电磁兼容知识宣传普及,同时研究开发电磁兼容新技术,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便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同时,仍能确保社会生产生活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立 《科技信息》2009,(18):65-65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因而,电子设备间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如何使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各个设备能够执行各自正常的功能,彼此之间不发生互相干扰,就是电磁兼容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内容。TEM Cell和ATEM Cell作为测量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日益为国内外的许多单位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时磊  葛跃进 《科技信息》2011,(12):385-385,387
本文通过某一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介绍了如何进行机箱壳体电磁屏蔽、电源滤波、设备内部走线等设计过程,以达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磁脉冲武器的出现对大量装备多种电子设备的军用直升机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直升机的电磁防御设计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机载电子设备的接地、飞机结构设计以及电子设备自身的容错设计等等,以求为直升机的强电磁攻击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舰船大量使用电力电子设备,其在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电磁特性,必然会带来电磁干扰问题,使得舰船上的电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其产生的电磁干扰。首先介绍了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然后从EMI滤波、机箱屏蔽、电路板抗干扰设计、接地和电路隔离等几个方面,对电力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为舰船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设备机箱结构设计难以同时满足结构强度、通风散热和电磁屏效3方面要求的问题,从场耦合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电子设备结构、电磁与温度的机电热耦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某电子设备机箱的结构设计应用,优化吸波材料的位置和尺寸,在提高电磁屏效的同时满足通风散热的要求,说明了耦合模型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磁辐射是导致电子设备失效的最主要的因素,而腐蚀又是导致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在电子设备高度集成的航天器中,任何细微的干扰或腐蚀,都可能酿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电路的电磁兼容性是指其在一个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的适应能力.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途径之一;提高电路的电磁兼容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对电磁兼容的防护性设计中,滤波技术和接地技术,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抑制各种干扰及工程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炜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4-94,96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围绕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汽车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干扰的危害,简介了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介绍了一些主要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本文的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苏仕强 《科技信息》2013,(13):60-61
随着科技的发展,远洋船上处处运用高科技,且使用大量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能量,干扰有线通信设备十分常见,给船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本文立足工作实际,就电话机受干扰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了产生噪声的原因。同时本文对分析船指挥调度设备噪音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传统防雷的改进措施和如何提高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涂冰峰 《科技信息》2009,(36):75-75
伴随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大量的电子设备在这种电磁环境中很难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电子设备的迅速增加,又进一步导致电磁环境的恶化。因此,现代电子产品设计技术中,如何选用干扰抑制器件,是我们每一位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电磁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同时它们的干扰也会导致其他电子设备和系统出现故障。碳系材料因具有质量轻、电导率高、来源广、耐腐蚀、低密度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可用于研发轻质的电磁屏蔽材料。然而,碳材料和聚合物之间的分散性却很差,为此,大量的研究人员采用了界面设计来解决该问题。笔者通过对炭黑、石墨、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系填料的结构、性能特点、碳填充物/聚合物的界面设计的研究的梳理,提出了构建“薄、轻、宽、强”的高性能屏蔽材料仍然是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屏蔽材料领域的关注要点,未来用于EMI屏蔽的碳材料将集中在轻质设备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标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以现有电磁兼容测试设备为基础,建立了适用范围广泛的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该平台可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利用该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对电子系统中常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说明该预测试平台的功能,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干扰源、干扰的传递途径,并介绍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措施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20.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系统灵敏度,其建设及运行过程将引入各类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有效控制是射电望远镜科学产出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射电天文台址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分析了现有射电天文领域及其他领域电子设备的主要电磁兼容评估标准及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提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电磁兼容控制方法,涉及台址电子设备所在位置干扰电平限值量化方法、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测量方法和测量要求、屏蔽效能测量方法及测量要求、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控制流程等.该电磁兼容控制方法计划应用于新疆奇台拟建的110 m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Qi Tai Radio Telescope, QTT),确保QTT拥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