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以前普遍流行的"六书周代说",认为六书是商周巫史根据甲骨金文总结出来的。"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六书汉代说",却认为六书是汉代学者根据秦篆体系总结出来的。我们根据六书与甲骨文、金文、籀、篆、隶、楷的亲疏关系发现:只有商周甲骨文、金文才能充分地体现六书原理,周代以后的籀篆隶楷因"形变甚重"已不能充分体现六书原理。所以,古老的"六书周代说"理当复兴,当代的"六书汉代说"理当摒弃。更加重要的是,六书是打开甲骨文、金文"记史功能"从而揭示上古神话史真相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休"是先秦文献和金文中的一个常用词,论文讨论了金文中的"休"的意义系统及其"赐予"义同义词。  相似文献   

3.
侯志义先生在西北大学悉心从事古文字教学与研究40余年,成果累累,先后出版了《采邑考》、《西周金文选编》、《金文选注》等,这些著作在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最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文古音考》则是一部用古音考释金文的新作,开创了金文研究中的又一新举。 众所周知,古人多用假借字,其主要原因在于重音,这在先秦文献中处处皆是,这种现象的渊源当推至甲金文了,所以探讨金文的古音古训,就成了解决金文字义的重要思路。《金文古音考》就是以古音来考释金文字义的一部好书,许多字以往的学者解释不一,有的甚至不认识,这些疑难问题,作者通过古音古训探求金文假借字的本义,使不少字义涣然冰释,真谛大白,文通义顺,实属金文研究中的新突破,无疑为金文考释方法树立了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具体分析了负能谱系统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和"热-功"转化规律.负能谱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和"热-功"转化规律是与正能谱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热-功"转化规律彼此互补的,例如在正能谱中的系统热量将自发地从高温流向低温,而在负能谱中的系统热量将自发地由低温流向高温;在正能谱中功可以无补偿地全部转化为热,热不能无补偿地完全转化为功,而在负能谱中热可以无补偿地完全转化为功,功不能无补偿地全部转化为热.  相似文献   

5.
"天"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哲学及神学概念,在传世典籍里屡见不鲜,但此概念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甲骨文、金文时代.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和传世典籍的相关材料,对我国古人对"天"这一观念的演变作一些初步的梳理,从而探讨一下古人的神学观.  相似文献   

6.
1999年至2002年间由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发掘出来一批额济纳汉简,总数达500多枚,在这批汉简中还发现了一个医方简,可能是当时医生为士卒治病所开列的药方,也有可能是为专门抄录以备急用的医方。以往对汉简中的"中功"诸家有不同的看法,这次出土的额济纳汉简中有一片残存有"下功"两字的木简,也许对于研究"上功"、"中功"、"下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于金文中的“亚”字,历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金文引得》中所有“亚”铭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亚”的准确含义及用法。  相似文献   

8.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和兼语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 ,分析金文的连动式 ,从动词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表示先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表示目的、表示方式等三种类型 ,还分析金文的三重连动式实际上是表面的三连动 ;金文的兼语式的三种结构类型 ,从语义上看 ,其第一项动词全部是使令类 ;另外还分析连动式和兼语式混合套用的复杂谓语 ;试图从连动式和兼语式这一语法现象使西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的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文"塍"字的构形,学界说法不一.通过排比字形材料可发现,早期金文中"士"与"土"区别明显,"塍"字无疑从"士"作,系"媵"字异构之一,与"塍"是不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对金文语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金文韵读的探求;二、利用金文语音对上古音研究进行补苴;三、探求金文音系。  相似文献   

11.
对西周金文形容词的词义系统进行研究,发现西周金文形容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词义上的相互联系使西周金文形容词形成一个系统,其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的聚合关系上。从甲骨文到西周金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聚合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说明词语的变化不仅是单个的词的变化,也是词语聚合关系的变化,从一个共时的词汇系统到另一个共时的词汇系统,词语的聚合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西周金文形容词中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的聚合关系有的一直在语言系统中传承,直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武术的历史传承中尤其注重对"功"的修炼,形成了传统武术理论的核心要义。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功"的传统"二元"论进行探讨,得出武术的"功"包含强健体质、实战防身和自强有为三层次含义。在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以"功"为中心符合武术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体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其应秉承的核心理念,是武术文化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古代算书中关于运输劳费计量和徭役分派的算题,和以《营造法式》为主的古代建筑营造文献中关于搬载运输功限定额的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古人对搬运活动中的"功"的计量与今日物理中做功的计算相当,在计量对象、自变量的选取,以及对自变量间定量关系的处理上是一致的.但因中国古代对"力"以及"功"的抽象描述尚不成熟,致使这样的计量方法仅限于相同搬载运输方式下劳动量大小的定量比较.此外,工程营造实践中对于"功"的计量的诸多细节考量和对计量原理的调整,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做功计量带有显著的经验特征.  相似文献   

14.
商代甲金文中的枼字为"葉"、"世"二字之同源母体,在当时,习惯用为族地名。葉地在商王朝支持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葉族之女妇媟为商王武丁所宠幸的王妇之一,甲骨文中曾有三次生育的占卜纪录。殷商以降的葉地为葉姓的发祥地,作为后世百家姓之一的葉姓,今可以溯源至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5.
胡婕 《科技信息》2011,(35):283-283,331
本文在学习《美国语文》的基础上,阐述"美国语文"编制中的特色和长处,以达借鉴、吸收之功。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物理<力学>中"机械能守恒定律"使用条件的几种说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一个质点系所受的外力对其所做的功和内力中的非保守力所做的功引起质点系能量的变化角度,讨论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条件,提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为质点系的Pext=0,Pint,n-cons=0.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值得研究归纳,还有可补之处.本文主要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物理《力学》中"机械能守恒定律"使用条件的几种说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一个质点系所受的外力对其所做的功和内力中的非保守力所做的功引起质点系能量的变化角度,讨论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条件,提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为质点系的Pext=0,Pint,n cons=0。  相似文献   

19.
《殷周金文集成》17·11364所著录的赵国二年戈,最近由董珊先生考释为赵主父二年戈,十分正确。在戈的胡部有铭文二字,一直不能确释。认为此二字应该释作"虎贲",表明该戈可能是属于赵主父二年的"虎贲"所有。  相似文献   

20.
《殷周金文集成》是金文拓片的集大成者,由于出版时间跨度大,在器名定名上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将其分作误释字、错摹字、漏释字、前后隶定不一致、新释字及图文并存六类,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