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命题的不同分析是两种逻辑的真正区别所在,这特别表现在对直言命题(主谓项结合的本质、全称与特称命题的逻辑结构,单称命题的地位)和关系命题的不同理解和把握上。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上看,条件命题等非纯真值复合命题与蕴涵命题等纯真值复合命题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但从逻辑语义上看,它们所指谓的客观事件的逻辑结构却根本不同。蕴涵命题等纯真值复合命题的整个命题的真值依赖于基础命题的真值,它是数理逻辑的理论基础;条件命题等非纯真值复合命题的整个命题的真值无需依据基础命题的真值即可确定,它是真正的逻辑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如果无视二者的本质区别,将其混淆使用,会导致数不清的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逆主义逻辑是一种全新的逻辑体系,它从命题成分的分析入手,说明命题是由项组成。命题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高层命题由低层命题构成,即逻辑命题由经数命题加联符构成,经数命题由事实命题加联符构成,事实命题由项构成。互逆主义逻辑归纳复合与分解的方法是其主要的创新思想,综合了归纳与演绎推理,它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选言命题的形式及意义,区别3种不同的析取运算,讨论多元不相容命题的逻辑意义。从理论上讲,p1p2∨p3在现实中没有应用。对于3个支命题构成的选言命题,现实中只有2种情况:或者是二元相容析取(∨)形成的命题形式(p1∨p2∨p3),或者是三元运算形成的命题形式(p1△p2△p3)。  相似文献   

5.
传统直言命题A、E、I、O作为“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至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问题.我们根据主词S外延的不同将传统直言命题二分为外延命题和内涵命题两大类.当直言命题的主词S的外延是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时为外延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外延命题依次为: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P(e2)∨…∨P(ei)∨…∨P(em),P(e,)∨P(e2)∨…∨P(ei)∨…∨P(em).当主词S的外延是无限集、不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或空集时为内涵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内涵命题依次为:S(x)P(x)、S(x)P(x)、S(x)!P(x)、S(x)!P(x).已经验证了,四种外延命题和主调可空而不自相矛盾的四种内涵命题全都满足传统的推理格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临界现象和临床表述的分析,给出了临界概念和临界命题的定义,并对临界命题的逻辑演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理逻辑干扰了传统逻辑,传统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受此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真值表的引入,改变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标准,还影响到它的定义。而数理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实际上是实质蕴涵命题,而只有到了制约逻辑,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得以刻画清楚。  相似文献   

8.
传统直言命题A、E、I、O作为 “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而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审美活动全过程中的道德本位,是封建社会中艺术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这个社会中艺术实践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林燕 《科技信息》2009,(28):I0029-I0029,I0032
数学分析中的很多数学概念是用否定形式给出的,在采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也需要对命题进行否定,这些都需要构造命题的逻辑非命题。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逻辑非命题在数学分析课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般汉语著作和修辞学专著多半只讲到句式修辞的语法手段,句式修辞的逻辑手段则很少涉及。句式修辞的逻辑手段就是根据命题形式的等值转换进行句式变换,丰富句式修辞的内容。命题形式的等值转换主要有:直言命题的等值转换、关系命题的等值转换、负模态命题的等值转换、负直言命题的等值转换、负复合命题的等值转换、假言命题与选言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假言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2.
在Giorgi Japaridze引入的可计算性逻辑中,提出了将命题作为博弈,命题的真值由博弈结果得到的基本思想.本文通过引入环境状态概念,给出了命题求真过程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基于这样的处理,利用从命题逻辑到模态命题逻辑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研究模态可计算性逻辑、线性时序可计算性逻辑、以及行为时序可计算性逻辑.  相似文献   

13.
<正> 0 前言本文不打算从哲学或逻辑学的角度对命题及其有关概念进行系统的讨论,而只想在数学的范围内对命题和命题函项的结构进行适度的分析,以利于将来的数学学习,并增强阅读能力和论证表达能力。1 命题和命题函项命题就是判断。换句话说,可以用真或假对之进行评价的句子就叫命题。这里只着重讨论数学中经常遇到的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佯悖。它之所以被称为悖论,是因为推理者混淆了思维的层次,构造了自指代命题并进行代换才导致矛盾。把"自指代命题"从"自指命题"中区分出来,指出前者违反同一律,作代换还可能违反矛盾律,主张禁止使用自指代命题。还指出哥德尔所构造的自指代命题存在矛盾的双重标准,它的证法采用了双重标准,是错误的。哥德尔定理的结论中的"不可判定"命题,现在有3种不同的错误解释:是非不可分辨的命题(三值)、是非可分辨(二值)但不确定的命题、是非都不可证的任意命题,它们都不是哥德尔的证法所支持的结论。还指出它不会导致"真理丧失说"和"数学丧失了确定性",但还应充分肯定哥德尔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互逆主义逻辑对命题进行了严格分类,认为命题可分成不同级别、不同阶次.同时互逆主义逻辑的多层逻辑思想揭示了各类命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最高层即二层逻辑主要用于处理最高级别的逻辑命题,这是经典逻辑所不具备的功能.互逆主义逻辑还提供多种方法帮助证明命题的真伪,周氏图就是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F命题演算     
本文在[1]的基础上,把普通命题推广到F命题,应用基本逻辑联结词,对F命题进行了逻辑演算。文中还推出了基本F公式,借以推证引出其它的为F的F函数。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历史哲学的逻辑线索及其具体内涵,可以分析出三个相关部分:即渊源、立场和逻辑结构。家族传统和先秦诸子精神是司马迁历史哲学的两大渊源;《春秋》公羊学是司马迁的理论立场,它们提供了司马迁理论沉思的基本策略和价值取向;司马迁以文明起源论的探寻开始.有效地实现了从天人之际到古今之变的命题转换,最终提出文明目的论并揭示人类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不可解命题”属于语义悖论范畴。欧洲中世纪经院学者们集中列举和研究了不可解命题的大量变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若干消解这类语义悖论的方案。这些方案最终并没有解决语义悖论中矛盾命题可相互推出这一逻辑难题。但对之重新进行深入挖掘与科学评价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理论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史上第一次引进词项变元,建立了对当方阵,为三段论奠定了基础。接着,比较分析了现代逻辑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所作的几种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亚里士多德原意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互否的逻辑关系,反映了正、反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在数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集合及其补集、命题或开句的否、事件及其对立事件等,怎样根据正面求其反面?也就是求逻辑否问题。1命题或开句的否的概念1.1命题与开句定义1能判断真假的句子,叫做命题。例如: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