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探讨影响北京市区的大气污染潜在源区(印痕)。采用WRF气象模式, 对北京地区的气象场进行15年(2000-2014年)长期模拟分析。利用印痕模式, 计算15年的逐时印痕分布, 统计分析污染物源区的多年平均特性和季节变化。根据空气污染指数API, 筛选13年(2000-2012年)秋冬季的实际重污染事例, 统计分析其与污染物源区的关系。结果表明: 1) 逐日平均印痕的形态和分布变化极大, 说明影响北京的污染物源区是随时间而动态变化的; 2) 多年平均的污染物源区大致呈三角形分布, 偏西南的一角最强, 另外一角偏东, 一角大致偏北, 北京处于三角形中心以北的位置; 3) 源区多年的平均形态和分布随季节变化, 夏秋季(7月和10月)偏南和西南方向的源区范围扩大; 4) 根据局地风向频率来判断污染物来源方向是不可靠的, 印痕模式包含污染物累积等过程和机制, 可以获得合理的污染物源区; 5) 实际重污染过程与其平均印痕的关系显示, 西南方向从石家庄到北京, 再往东到唐山这一宽阔山前弧形地带是影响北京大气的最重要污染物源区。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气静稳型重污染的印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0月1-10日,北京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大气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利用印痕(footprint)分析方法,结合主要污染物PM10的逐时浓度监测数据,对这次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及其影响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重污染过程中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有明显改变,下午和晚上出现高浓度; 2 北京地区PM10浓度的水平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形势; 3 重污染发展阶段伴随着印痕分布区域不断朝偏西南方向延伸的过程,延伸区域达100~200 km,反映西南方向源区对这次重污染的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物源方向、指导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的研究,在重矿物类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及Q型聚类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碎屑岩的重矿物进行了矿物稳定性及其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新近系的重矿物以稳定矿物锆石、磁铁矿、白钛矿、石榴子石为主;而且稳定矿物含量大于非稳定矿物的含量,表明该区物源搬运距离较长,离物源区较远;并根据重矿物种类将研究区分为五大重矿物组合带。综合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存在三个物源方向:北西部阿尔金山物源区、小赛什腾山与赛什腾山物源区、东部的祁连山-绿梁山物源区。各物源方向为独立物源供给,但在冷湖地区则受到阿尔金山和小赛什腾山物源区两者的共同影响。柴北缘中部地区的物源供主要有有两个方向,阿尔金山物源,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Ⅱ号构造;赛什腾物源,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Ⅲ号构造。  相似文献   

4.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物源及沉积特征.基于露头和岩心等资料,分析古水流方向、重矿物、轻矿物以及岩屑类型在平面上的差异分布特征,探讨靶区的物源方向及砂体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陇东地区主要受东北、西南方向两大物源体系影响,西北和南部控制较弱,但仍有混源沉积的特点;物源供应的差异导致砂体分布具有明...  相似文献   

5.
为了厘清鄂尔多斯盆地环县—正宁地区长9油层组物源方向,利用重矿物特征、砂岩碎屑成分特征、石英颗粒阴极发光特征、全岩及黏土矿物组成以及砂岩粒度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物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的物源供给主要为西部和西南部两大物源区,西部物源供给路线较近,主要影响环县周边地区,西南物源供给路线较远,影响峡口—长武—宁县—合水地区,华池附近可能受到西部和西南部两支物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9年秋季云南降水极端偏少的显著异常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秋季云南出现了大范围降水极端偏少现象,导致秋季全省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成为后期云南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相关分析和平均值显著性检验方法分析了此次云南秋季降水极端偏少的异常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造成2009年秋季云南大范围降水极端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亚洲极涡显著偏弱,持续偏强偏西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挡了东亚冷空气的向南入侵,使得冷空气明显偏北偏东.而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层中低层的异常反气旋环流使得赤道索马里附近由南向北的越赤道气流异常偏西偏北,且阻挡了西南气流向云南输送水汽.可见,干燥的对流层大气以及较弱的垂直上升运动是云南区域内高低层大气表现最异常的特征.相关分析还发现,云南秋季降水与南半球极地及中高纬高度场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对流活动具有显著正相关,且2009年在显著相关区域内高度场和赤道西太平洋对流都表现出不利于云南秋季降水偏多的显著异常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延长组沉积早中期,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南两个方向,而延长组沉积晚期,西南方向物源占优势,北部物源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且物源南北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西北5省(区)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利用统计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15—2018年西北5省(区)的161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揭示这4年西北5省(区)空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8年西北5省(区)整体空气质量逐渐改善,其中,2017年污染超标城市数量最多,轻度污染天数最多的是甘肃省,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最多的是新疆;(2)2015—2018年AQI污染高值区均在新疆,且6项污染物质量浓度污染高值区域各不一样;(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表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AQI分布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其中,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绿化覆盖率、第二产业比重和总人口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西北5省(区)AQI指数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白豹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长8期物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8期物源方向及物源分区,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岩相古地理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量分析化验数据,利用砂岩岩石学特征、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方向、碎屑粒度变化及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等,对研究区延长组物源进行综合研究,并恢复其古地理格局。结果研究区处于湖盆靠近中心地区,碎屑颗粒粒度较小,物源主要来自北部阴山,西部桌子山、贺兰山,西南陇西—宝鸡古陆3个母岩区。结论研究区存在东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3个物源方向,东北部和西南部是主要的物源方向,西北部物源只对局部有小范围影响。研究区内沉积砂体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物源及沉积相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中碎屑组分与重矿物的分布受物源区母岩性质、构造抬升与剥蚀作用及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研究渤海湾盆地辽西凹陷沙河街组断陷湖盆内部低凸起带物源区特征,及其对凹陷内部沉积体系的影响,依据砂岩碎屑组分及重矿物聚类分析识别母岩类型、颗粒表面结构分析推测搬运距离、稳定系数分析判定物源方向的研究思路,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碎屑组分及重矿物数据的统计特征,认为母岩类型主要为岩浆岩和少量变质岩,分别对应于西部燕山隆起主物源、东部辽西低凸起南部隆起区次物源和北部隆起区弱物源。西部物源主要控制辽西凹陷的缓坡区沉积,东部物源的影响范围局限在辽西低凸起的陡坡带,北部物源对区内沉积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关键条件.18 世纪工业革命至今,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严重大气污染问题.为吸取大气污染的历史教训、总结环境治理的科学经验,本文简述英国伦敦市、芬兰坦佩雷市、比利时马斯河谷、美国洛杉矶市、美国多诺拉镇、日本北九州市、日本四日市、德国鲁尔区、日本东京市、加拿大萨德伯雷市、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的经历及治理,论述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努力及举措,探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及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大部分关于大气治理的国际争论都在探讨国家的责任,而往往忽视了个体应负的伦理责任。从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入手,分析了个体在大气治理中的责任、负有什么责任以及如何负责。  相似文献   

13.
汽车排放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车排放控制的现状,分析了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生成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汽油机排放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的污染状况,对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分析、预测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菏泽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年的监测数据,找出了菏泽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及总悬浮颗料物(TSP)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本区空气污染物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室内装修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阐述了太原市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石市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黄石市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59个监测样本。结果表明装修后3年内,居室空气中甲醛超标率为86.4%。通过对室内甲醛污染的成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同一房间的甲醛含量随着温度变化。温度升高,甲醛含量会随之增高;选好装修材料,室内单位空间的甲醛含量就会低;室内装修设计时,考虑室内空间承栽量和通风量,以降低室内甲醛含量;不科学的装修工艺同样会造成室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来源的分析 ,提出防止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市区范围,选择某一条线路公共汽车,调查其运行途中空气污染细菌的现状,结果发现:A11月(冬季)污染细菌的浓度最高(23 455个/m^3),比对照高出25倍,A17月(夏季)细菌污染浓度有所下降,5685个/m^3,比对照只高出7.5倍。因此人口密集(5人/m^2)、空气不流通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芜湖市区大气污染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4~ 1998年芜湖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及降尘监测结果 .对芜湖市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揭示了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分析大气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