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为了决定信赖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进行的理性的、深入的思考。"中文一般将其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因为"批判"一词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敏感词,这一译名容易造成误解和疑虑。通过对19位批判性思维专家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与"critical thinking"最为相关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问卷,得出了"critical thinking"的合适译名应该为"审辨式思维";另外,从音义结合的角度,"critical thinking"也可翻译为"揆惕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肖志伟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111-112,130
通过对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外语教学中的"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文化"导致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思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瓶颈。英语演讲的重要逻辑思维形式是批判性思维;同时,公共英语演讲的逻辑特征与批判性思维逻辑特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因此,英语演讲的核心特征——批判性思维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决定了英语演讲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宫凌 《科技信息》2013,(7):282-282
<正>0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国家的竞争更多的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看到不足、看到机会、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始,也就是要培养跳出圈子看世界的能力,而这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现代教育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的一个重点;更是出国培训的一个重点。批判性思维,作为国外语言能力的重要能力,如今在中国语言教  相似文献   

4.
从定义、演绎方法两方面讨论学术研究中批判性思维的根基,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逻辑条件、论证的约束与堪许问题两方面讨论批判性思维与论证组织关系,从原文论证约束与研究者的关系、演绎论证的复原两方面讨论论证以演绎复原问题。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轨迹与基础出发,以逻辑手段,揭示批判性思维的学术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法律案例教学的提出和应用为我国法律逻辑教学改革开启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此探讨案例教学在法律逻辑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论述体现在法律逻辑案例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以及法律逻辑案例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双重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学期刚开学时,我在网上谈到美国的学校现在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他们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有人留言说,我们中国也是讲批判性思维的,在课本里、在课堂上也经常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他显然是望文生义,把批判性思维理解成了对人或事进行批判。这样的理解当然是错误的。"批判性思维"是从英语的critical  相似文献   

7.
演绎逻辑是科学知识与论证得以系统化的工具,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石,是辩证思维现代化的基础,是思维创新的杠杆。演绎逻辑还是社会理性化的思维底蕴之所在,是抵制后现代“碎片化”思潮的有力武器。误视和错解演绎逻辑,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拙作是对《反思启蒙:中国呼唤"逻先生"》一文中"中国传统无逻辑"、中国儒家经典中存在"大量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的"反逻辑传统"、"中国无科学"等观点的反驳。以近代西方关于"逻辑"、"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古代中国是不公正的。近代科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差异,直接原因是望远镜、显微镜等一系列观察工具的发明,由此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奥秘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唐玉斌 《科技信息》2012,(16):11-11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和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在高校逻辑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睿智,更加深邃。  相似文献   

10.
语言逻辑是思维规律的反映。汉英语言在字词的生成、句子和语篇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逻辑形式、逻辑结构和逻辑方式三个方面。了解汉英语言在逻辑方面的差异,既有利于把握两种语言的神韵,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两种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将批判性思维嵌入到逻辑学的教学体系中,既有正确理解逻辑观念的要求,又有掌握准确、合理、有效使用逻辑的技术方法的要求。其所解决的问题是"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好与用好逻辑"。在学生系统学习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撰写逻辑学课程小论文,将"讲逻辑、用逻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统一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撰写小论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起师生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这种方式基础性与引导性强、应用性与互学性强、创新性强、人文性强、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法律逻辑教学应配合法学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以下必要改革:应明确法律逻辑教学对象主要为法学院学生、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应紧紧围绕训练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办案思维的逻辑和大陆法系法律推理模式;教学方法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侦查逻辑讨论中诸多观点。讨论了侦查过程中,关于发散思维、猜想、侦查思维模糊性、回溯推理等侦查思维的问题。认为宋慈的"初情"论对侦查思维技巧有强大的理论统辖力。建议用"初情"将侦查逻辑系统化,更好地完成各个推理技巧的衔接,促成侦查逻辑理论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逻辑通识教育通常以自然语言为基础,涉及基本的推理论证等技能,受众较多。其主要理念是强调通过一定的训练,养成逻辑理性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其他相应专业的学习和训练。逻辑专业教育主要以形式语言为基础,涉及形式语义和公理化系统方法等技能,技术性强,受众较少。当前我国逻辑专业教育与逻辑通识教育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现阶段缺少处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逻辑教育和素质训练。为此,提出一种"领域逻辑"的设想。提倡一种上有专业理论和技能支撑、下接"地气"、不可替代的中间层次的领域逻辑教育和核心思维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辩论的灵魂是逻辑 ,对辩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构造一个无矛盾的逻辑框架是辩论双方的出发点。在辩论中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最常用的两组思维方法。对经常困扰辩论双方的“逻辑消失”现象 ,可用三种方法来处理。因此 ,运用好逻辑 ,在辩论中就会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探寻知识的根源和可靠性保证,而逻辑作为被公认的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自然属于康德的研究视域。康德不但在他的三大批判中始终贯穿着逻辑思考,而且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专门探讨了形式逻辑问题和先验逻辑问题。康德对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认为形式逻辑由于脱离了思维的具体内容,只做纯形式的思考,不是真理的逻辑,也不能获得新知识。他在批判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建构起先验逻辑体系,主要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逻辑既接受先天的形式,又结合具体的思维内容,因此不但可以保证知识的真理性,还可以扩展知识的范围。当然,从逻辑自身发展来看,康德的先验逻辑已经"超越"了逻辑的范畴,包含了认识论及形而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法律逻辑是一门学科,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一门主要研究法律思维形式及其逻辑方法的科学,法律逻辑可归属于应用逻辑之列。法律逻辑的研究包括两个层次: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与系统化的法律逻辑。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思维是辩证逻辑中的思维方法之一,是提高思维逻辑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有效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质疑能力、辨析求异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都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质疑能力是批判性思维之基,辨析求异能力是在复杂庞大的信息知识体系中进行筛选取舍的必要条件,自我反思能力是学习能动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逻辑演绎的有效性是理性形成的基础,全面看问题是达成和谐的保证。不管是普通逻辑还是辩证逻辑,不管是形式逻辑还是非形式逻辑都首先要求思维清晰,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运用策略;同时追求全面、具体的思维。问题不在于改造哪一种理论,而在于怎么样发现世界的“逻辑”。理论是一个方面,使用理论的人是另一个方面。理论有局限性,人的思维不能有太多局限性。可以只研究一种理论,但是人脑不会只被一种理论武装,思维不可能只认可一种理论。在思维训练的层面上,既需要普通逻辑的眼界和意识,也需要辩证逻辑的眼界和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伴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悄然兴起,小学英语教师越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分析事实、表达观点、进行比较、做出论断、评价反思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人类的高阶思维能力,对人类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为,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阅读课中挖掘学生思维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think in English(用英语思维),从而提高综合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