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源器件电流反馈放大器(CFA)由于能够提供常值带宽和高的电压摆率,因而在模拟信处理电路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对两种用电流反馈放大器实现的加法器电路,进行了数学推证,并用这两种加法器和积分器实现基于CFA的Kerwin-Huelman-Newcomb(KHN)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充分证明了提出的加法器电路及所实现的基于CFA的KHN电路的正确性。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双结型晶体管的非线特性,设计出了一种在神经网络中广泛使用的S型函数神经元电路,此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都是以电流的形式出现的,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级以电流传送器CCⅡ为核心构成,此电路的Pspice仿真模拟结果和理想情况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号电流跟随器的全集成四阶带通滤波器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以信号电流跟随器CF+为基本电路元件的全集成MOSFET-C精确连续时间电流模式四阶带通平衡结构滤波电路,并应用通用模拟电路程序PSPICE(Ⅱ),对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出了几点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以信号电流跟随器CF+为基本电路元件,构成全集成MOSFET-C精确连续时间四阶电流模式平衡结构低通滤波器电路,应用PSPICE(Ⅱ)通用模拟电路程序,对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滤波器能够直接处理电流信号,避免了电压跟随误差对电路质因数和自然频率的影响,有效地消除了MOSFET电阻偶次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可靠的计算数据。  相似文献   

5.
混沌现象(chaos)的研究是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中的前沿课题。蔡氏电路(Chau's circuit)是一个能产生混沌行为的最简单自治电路,该电路仅包含三个储能元件,在该类电路中能够观察到极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本文对该电路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做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应用SPICE仿真软件对这一电路的复杂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6.
本对采用Boost为主电路的PFC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出输出电压纹波的数学表达式,进而找出了确定输出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公式对各种方式控制的Boost PFC电路普通适用,计算机仿真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给出一种将单放大器(或运放)双二次(SAB)电路转换成基于电流传送器的双二次滤波电路的方法,并用电流传送器构成的电压放大器实现了这种转换.通过分析和仿真证明:转换成的基于CCⅡ的双二次电压模式电路,不仅与原型电路有完全相同的滤波功能和元件变化灵敏度,而且具有更优越的高频性能.  相似文献   

8.
电流反馈放大器CFA比普通运算放大器有更好的交流特性,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将基于普通运算放大器OpAmp的基本电路转换为基于电流反馈放大器CFA的基本电路的方法———替换法.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源RC电路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实现由CFA组成的高性能的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9.
复合增聚型铁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S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煤矸石及硫铁矿渣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硫酸氯化铁铝(PAFCS),研究了PAFCS的红外(IR)光谱结构特征.IR谱分析表明PAFCS是Fe(Ⅲ)十Al(Ⅲ)与羟基(-OH)以双羟桥为主结构连接的较复杂的高聚物.其IR图谱峰形与α-Fe2O3,α-FeOOH及Fe(OH)3等明显不同.比较了PAFCS,PAC,PFS,PACS的光谱特征,表明PAFCS与已知文献报道的絮凝剂PAC,PFS,PACS有类似性,即由3100~360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及1600~1650cm(-1)H-O-H弯曲振动的畸变,表明有结构羟基存在;在1100cm(-1)附近M-OH-M伸缩振动峰为中等强度峰,证明有铁羟基或铝羟基以及聚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电流型变参数的蔡氏电路.首先用OTA(电流型跨导运算放大器)实现了仿真接地电感和分段线性电阻的综合.之后,用OTA综合了电流型变参数蔡氏电路,并计算了该电路的Lyapunov指数,做出了功率谱及Poincare截面图.最后,通过实验探讨了系统进入混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电压宽范围输入PFC电路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浩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27(4):498-501,516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电压宽范围输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并对Buck+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适合Buck+Boost电路的平均电流控制策略,Buck+Boost电路既有Buck电路的工作特点又有Boost电路的工作特点,具有结构简洁、器件应力低、检测电流方便、效率高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表明该电路适用于电压宽范围输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Boost前置电路调整功率因数时控制调制脉冲宽度问题,分析了功率因数条件,推导出Boost电路的调整脉冲宽度函数,指出该函数恰与Boost电路稳态工作条件近似,并讨论了电路理想条件、输出电压纹波、纹波电流和过零点畸变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无桥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的新型无桥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Saber进行仿真验证。设计1台85~132 V交流输入,380 V/35 W输出的实验样机。样机采用L6562芯片实现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进一步验证该无桥变换器的良好电气特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相不可控整流桥,提出一种基于阻抗耦合的三相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该滤波器由阻抗网络和不对称双Boost电路构成。控制策略采用平均电流控制,分别采用前沿和后沿调制方法来获取两个Boost电路的开关信号。与一般的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相比,减少了1个有源开关和1个电容,可以降低成本,而直流侧也不再存在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交错Boost变换器作为中大功率开关电源前级PFC技术的核心部分,其数学建模对开关电源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峰值电流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交错Boost变换器的建模与设计方案。运用时间平均等效原理,导出了该方案的完整交流小信号模型,设计了控制器补偿网络,并制作了一台800 W的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峰值限流好、动态响应快、输出电压波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型带抽头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与采用两个电感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同样可实现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CM),若合理利用抽头电感的漏感有进一步减少器件的可能。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输入电压在宽范围内(100~240V),均满足高次谐波IEC61000—3-2 Class D国际标准,最高效率可达到87%。  相似文献   

17.
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nection,PFC)变换器广泛存在于各种开关电源当中以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为进一步优化BoostPFC变换器的性能,在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占空比前馈控制环节;首先介绍了Boost 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控制原理,然后对电感与输出电容的计算作出分析,再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的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系统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且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UCC28070采用Boost拓扑结构,设计了一款功率为1500W的交错式PFC电源.明显改善乘法器设计,为两个独立的电流放大器提供共享的电流参考,保证匹配的平均电流控制PWM输出模式中同时保持一个稳定、低失真的正弦输入电流.可编程工作频率从30kHz到300kHz,有较好的效率和多种保护功能.与传统控制模式相比,增强了PF、效率、总谐波失真等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流关断(ZCS)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工作在输入电流不连续导电方式(DCM),综合了电流谐振技术与PFC技术,具有控制简单,输入电流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功率因数较高的特点,分析这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在输出功率为30W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Boost型APFC电路的控制实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较大功率交流-直流电力变换电路的功率因数、减少谐波总畸变率,通过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及方法的分析,利用双闭环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前级APFC环节输出电压纹波大大降低,输入电流交越失真大为改善,功率因数达到0 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