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藏作为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其显著特征表现为人均GDP较低。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西藏必须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经济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不仅取决于传统投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其它投入要素的优化程度,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匹配度。鉴于此,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素贡献,以利于要素投入的高效率与要素结构的合理化,保证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离开西藏回天津转瞬之间已整整12年了,然而西藏师范学院仍然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4年在藏期间的工作与生活,真诚与友谊,团结与协作的画面依然牵动人的心弦。10多年来学院诸位同事的业绩与变化,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状况依然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当西藏师范学院更名为西藏大学的消息传到天津的时候,当从报纸上看到西藏大学的基建列为重点建设工程的时候,我和天津其他援藏教师曾是那么的高兴和激动。我们是多么热诚地企盼西藏教育腾飞和发展,企盼着西藏尽快步入团结、文明、富裕。相信西藏大学乃至整个西藏的教育较之找在…  相似文献   

3.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高等教育破胚发芽、蹒跚起步,并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历史跨越,为西藏经济的新一轮腾飞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文章回顾了现代教育制度在西藏的建立、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成果,总结了发展西藏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展望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要素贡献与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作为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其显著特征表现为人均GDP较低.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区域差距,西藏必须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经济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的产出数量与质量不仅取决于传统投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其它投入要素的优化程度,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匹配度.鉴于此,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素贡献,以利于要素投入的高效率与要素结构的合理化,保证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3):18-18
近日,接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通知,我校6个项目获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资助。获立项的课题为校办刘庆慧教授的《西藏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重点课题)、教务处王琼副教授的《构建我区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重点课题)、公教部王春焕副教授的《我区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重点课题)、科研处丁玲辉教授的《西藏农牧区学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一般项目)、公教部罗平教授的《西藏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制度与操作》(一般项目)、公教部雷巍讲师的《藏族传统对西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研究》(一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古代(公元前五、六世纪——公元19世纪末)漫长的历史时期,受西藏历史、化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西藏信息传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形态,构建了具有浓郁民族色彩、封闭性和开放性兼容的传播框架。这种形态使西藏将自己与其他区域的古代传播区别开来。遗憾的是,西藏古代并未出现独立的新闻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西藏西部的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研究》(日文版)重点介绍了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佛教发展情况,尤其是西藏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历史和特点。用实地调查收集的图片资料,论述了西藏西部地区的特征、西藏的密宗系统、阿里地区的佛教遗迹,以及以阿里的古格王朝为中心的西藏西部佛教美术的特点。此外,介绍了阿里地区与古代于阗、尼泊尔、印度、古代大食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党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从过程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些特点。“以特别真诚和尊重西藏民族的感情对待西藏民族”、“根据西藏人民觉悟意愿实际,稳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宗教界上层爱国人士发挥了特殊历史作用”、“十分强调给西藏经济发展以支持帮助”、“特别注意保护发展西藏的民族化”、“突出强调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就是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西藏行     
王岩 《大自然》2014,(2):76-81
西藏,就像神圣与神秘的代名词,雪山、白云、经幡、神湖、庙宇、僧侣……未到西藏之前,我们极尽想象,以填满心中的向往,而当行走于西藏的土地上,才发现之前无论如何丰富的想象、无论如何华丽词语的渲染都是枉然。西藏,高原上美丽的姑娘,你的心事何人能解?  相似文献   

11.
防止西藏国有企业政策性寻租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政治环境,西藏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生产带有强制的外部经济性,因此政府给予企业政策性优惠与补贴是企业公平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西藏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政策性寻租动机及诱因出发,分析了西藏现实的制度运行环境,从企业领导人的选拔、激励、绩效评价、合作剩余的归宿等多个方面研究了防止西藏国有企业领导人实施政策性寻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从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实施行政许可,发挥政府职能,重视西藏在跨越式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努力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区的驾驶人是具有显著代表性的高原驾驶人。为了分析高原驾驶人情景意识特征,以西藏驾驶人为例,设计了情景意识量表,基于调查数据探讨了西藏驾驶人情景意识与事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西藏驾驶人情景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西藏驾驶人情景意识与责任交通事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责任交通事故与交通违法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别、年龄、驾龄、驾驶里程、在西藏的驾驶时间以及驾车里程等指标处于不同水平时,西藏驾驶人的情景意识存在显著差异,且本地驾驶人与非本地驾驶人之间在整体上不存在情景意识差异。研究结果为高原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西藏的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对西藏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牧区,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生活质量不高。统筹西藏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牧区的投入,创新产业化运行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牧区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移民扶贫行动,对农牧区的经济建设和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西藏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势模型,对1990-2007年间西藏物流产业发展和区域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物流产业和西藏GDP之间有着长效的助推关系,西藏物流能力M随时间t变化以两次多项式形式增长,但西藏GDP与物流能力M只呈一次多项式关系。因此,区域物流效力与GDP之间存在着双向动因关系,西藏物流产业对区域GDP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共时性,使得传统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在西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西藏构筑现代法治社会有着什么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研究西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双重影响.探讨西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建设数字西藏是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实现路径之一。准确评价数字西藏的发展成效,是确保数字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前置条件。文章首先以全国为视野,通过省际比较剖析数字西藏发展的亮点;继而构建数字西藏发展的成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定量评价,剖析其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主要结论:数字西藏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仍展现出亮点,充分彰显了数字西藏的“后发优势”;2011-2020年数字西藏的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十九大以后展现出强劲活力;四个维度按支撑力强弱依次是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创新;2019年之后,四个维度相互支撑,共同推动数字西藏的发展进程。面对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以及兄弟省份的竞争,建议在推进数字西藏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协调问题,并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4):5-5
今年,我校有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分别是《格萨尔》研究所平措副研究员的《格萨尔的宗教化研究》、学院群培副教授的《藏族史学史研究》、公共教学部舒敏勤副教授的《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与和谐西藏建设研究》、图书馆德萨副研究馆员的《网络环境下西藏地区藏信息资源可行性研究》、艺术学院格桑次仁副教授的《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的造型语言与形式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关郎宗贞讲师的《西藏近、现代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藏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它在西藏的建立与实践,不仅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且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全面繁荣进步。四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西藏的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