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分两期 ,一是 2 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转型 ,二是 2 0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化转型。中国文化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表现在“群体本位文化”到“个体本位文化”、“伦理本位文化”到“感性本位文化”、“长老型文化”到“青春型文化”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雅乐     
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不仅忠实于自身的传统,而且一向善于向外部世界学习,借以滋养自己的文化。在当今日本的艺坛上,雅乐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雅乐是日本的古典音乐。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作为宫庭艺术,长期以来,它与广大人民之间隔着一道宫墙。明治六年(一八七三年)大政官的布告中规定:雅乐的神乐歌等也和一般乐舞一样,允许在平民百姓中流传。这项宫禁的废除,使它在日本民族的文化天地里呈现出新风貌。本世纪初,“雅乐同志协会”在日本出现,开始了雅乐的普及活动;六十年代又创立“日本雅乐会”,进一步把雅乐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古以来就善于根据国情选择性吸收、利用外来文化,实现其社会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该发展模式经过了“和魂汉才”与“和魂洋才”的阶段。以日本儒学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分析其儒学中所体现的“和魂”“汉才”精神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知“和魂汉才”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哆啦A梦”让世界亲近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咏梅 《世界知识》2008,(16):59-61
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务省举行了一个特殊的“外交使节就任仪式”。在这里,日本乃至世界各国都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哆啦A梦”(中国别名“机器猫”、“小叮当”)正式“接受”外务大臣高村正彦的“任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文化大使”,承担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动漫文化和提高日本对外形象的重任。这也是日本外务省在其2007年11月1日开始的海外安全宣传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会、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民族文学比较与文化共生”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4月 8日至 9日在广西民族学院美丽的相思湖畔顺利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正式代表 5 0人 ,列席代表 15人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科研机构的不同民族 ,并有 2位日本学者也慕名前来参加 ,使得会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共生”和“比较”色彩。这次研讨会采取了专家主题报告和学者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围绕“民族文学比较与文化共生”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在会上 ,…  相似文献   

7.
田苗 《科技信息》2008,(35):263-264
日本是森林大国,因此日语中和树木有关的表达方式极其丰富。本文拟就日语中和树木有关的表达方式做一个总结,强调了日本的“木”文化对日语表迭起到的作用以厦由此形成的特色.旨在将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海国图志》系魏源愤于鸦片战争失败,为了寻求抵抗西方侵略方策而编辑的一部名著,倾注在这部著作中的“师夷”、“制夷”的反侵略思想,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部书传播到日本后,引起日本社会的广泛共鸣,在介绍和传播“西洋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以及影响日本维新运动的发展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日本企业技术的文化特征,指出:日本企业的“物化技术”,集成加工技术以及实用技术等都与日本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接着,文章从显层、潜层两个层面论述了日本企业技术发展的文化动因,即企业文化显动因和传统文化潜动因。最后,文章联系中国企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日本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培养和创建新文化是促进中日两国企业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8):71-71
3月27日,由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译著的首部日文版《孟姜女口承传说集》在日本出版发行。据悉,身为高中教师的渡边明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2002年退休以后,他白费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并利用在中国的四年时间,走访了分布在中国十余个省市的梁祝故事遗存地,并拍摄了大量数码照片。如今,他已完成浩瀚的“梁祝三部曲”,将这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传播到日本,他也因此被称誉为“海外梁祝研究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中的“和”精神。日本的这种“以和为贵”的理念,是日本精神的重要精髓,是日本人生活、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以和为贵”的精神成因与日本的岛国特征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文化,对了解日本人的心理、顺利地进行中日文化交流都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26日,国际二宫尊德思想学会“中国东北·二宫尊德研究所”在大连民族学院成立,同时举行了题为“二宫尊德理念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代表50余人到会。二宫尊德为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农政家、思想家,是近现代日本妇孺皆知的传统道德楷模。他基于亲身实践提出的以“至诚、勤俭、分度、推让”为主旨的“报德思想”,融合了中日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了东方文化价值伦理的本质特征。其思想理念与实践在振兴日本农村经济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和广泛的影响,同时亦成为日本近现代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大连民族学院设立的二宫尊德…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鼠”的动物性质及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日本的民俗中形成了关于“鼠”的文化传承。重点分析、介绍日本“鼠”文化的发端及其传承的形态和内涵,阐述其与福运、生殖信仰及有关禁忌的民俗,以期加深对日本民间信仰和日本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日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与日本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间”与“和”是反映在日语中的日本文化特征。将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对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学好日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方海燕 《科技信息》2008,(4):187-188
公元5世纪,中国文化传到日本列岛,开始了中日在各个方面的相互交流。其中,两国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日本的饮食,在两千多年来与中国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对方的先进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使日本的饮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这一引进和改造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日本文化形成过程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中日饮食关系的探讨和分析,可以发现日本的饮食正如日本文化一般充满了极大的混杂性。“混杂”一词,不仅反映了日本饮食的特征,也概括了日本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十年演变日本人常说:“十年一昔”,意即“十年就会有大变化”。有些日本人对照十年前和今天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也颇有此感。一九七○年前后佐藤执政时期,日本在世人眼里是个“经济巨人”,却被贬为“政治侏儒”,其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辐射”,令人侧目而视,以至被讥为“经济动物”。人们甚至从这种称作“利己主义的重商精神”联想到战前,对它的走向表示关切。连它的最重要的盟友美国,也曾感到忧心仲忡。在改善对华关系上,美国搞了据说事先未与日本磋商的“越顶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文在对江户时代日本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村八分”制裁措施及其在现代日本社会中的心理表现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村八分”的心理及其形成原因。指出:“村八分”思想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稻作文化和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频仍的自然灾害使日本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只能同心协力,一致抗灾。稻作文化孕育了团体主义精神。而儒家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对“村八分”心理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特别注意与他人以至整个群体的协调一致,强调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当事人也会产生耻辱感。进而认为,虽然作为一种制裁措施“村八分”已被禁止,但其思想却深深地扎根于日本人的心中。在耻感文化的作用下,日本人自然会保持“村八分”心理。  相似文献   

19.
今天日本在亚洲的孤独十分清楚地揭示,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已成为其现实进取的包袱,而现实进取中不舍时宜的价值观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羁绊。日本要实现政治抱负,有必要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一番改革扬弃。日本应不要执迷于“明治情结”;不要再让人民成为“国家怪物”的奴隶;发扬日本文化中礼待他人、善待生命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离朝鲜半岛很近,位于日本九洲西端的佐世保军港,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驻地之一。日本在佐世保的第2护卫队群中,配属了日本最强的“金刚”号驱逐舰DDG-173外,还配属了1999年3月刚成军的“骤雨”号DD-103与“雾雨”号DD-104两艘护卫舰。可见佐世保军港在日本人心目中是多么重要。早在1945年9月,战败国日本刚宣布投降后不久,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在佐世保港登陆,并于1946年9月成立了美国海军佐世保指挥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佐世保港成为美军最重要的军事基地。由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战事吃紧,将员额增加到20000人与100艘舰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