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下称《文通》)系统划分了汉语词类,研究了汉语句法规律,在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的基础上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天地,使汉语语法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许多分析和结论至今仍为我们所继承。《文通》仍然是一部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典籍。本文想就《文通》在句法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以便向方家请教。  相似文献   

2.
句法自治是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研究的前提假设,也是生成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不同研究路向分歧的一个关键所在,文章遵循生成语法理论发展的脉络来考察乔氏句法自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将其概括为:语义缺席→解释语义→语义紧缩→模块论阐释→方法论自然主义阐释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词法式, 即动词的式, 是词的变化形式。句法式是句子的变化形式。苏联科学院八○年俄语语法与俄语传统语法差别之一是按句子模式给句子分类并确定句法式是句子模式的变化形式。词法式在句法式里体现, 构成或参与构成句法式的述语性中心。词法式和句法式紧密联系,但不等于句法式。句法式有其自己的形态特征。词法式除了范畴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转义。要认识词法式和句法式的关系和按这种关系去学习词法式的转义用法  相似文献   

4.
定义了治语的分段语法,并根据自然语言的分段循环结构,提出了汉语的分段循环分析策略,它的基本思想是确定语言的一组基本范畴,其相应的句法规则段及其之间的优先关系,对于每个句法规则段,分别依次采用改进的Kilbury算法,它的优点在于分析过程中的项目集比较小,而且避免了无用分析树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5.
英汉中间结构具有该结构的典型特征,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它们所表述的基本语义特征是相同的,但汉语因其语言的特殊语法规则具有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它们的差异是由英汉语不同的语言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赵瑾 《科技信息》2008,(29):222-223
时体范畴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汉语属于孤立性语言,缺乏词形的曲折变化,因此汉语中的时体研究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在乔姆斯基(1995)的最简方案理论指导下,运用特征核查理论,探讨了普通话中"了"这个体标记的句法地位以及它们的句法表现。本文得出结论:汉语中的体标记"了"在最简方案的特征核查理论下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这有力支持了普遍语法中追求解释充分性的科学性,并向构建普遍语法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陈若蕾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19-120
现代汉语中既有“体”的语法范畴又有“时”的语法范畴”。时态助词“了、着、过”在“时”的语法范畴上既呈现绝对时功能,又呈现相对时功能,不同功能的呈现受制于不同句法条件。在宾语位置这一固定句法位置上“着、了、过”呈现了相对时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般语法著作讲到汉语的虚词常常省略,认为这是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在虚词中,介词有时候也能省略。究竟哪些介词能省略?在什么条件下省略?而介词后边的宾语是否也有省略的现象?这种省略是句法上的、语义上的还是语用上的?需要进一步讨论。1.在汉语中,常用介词引进名词性成分,表示这个名词性成分和动词的语义关系。但是名词和动词语义关系的表达,并不是非用介词不可。能用介词表达的,有的介词能够省略,  相似文献   

9.
链语法的词汇化描述具有转换生成文法没有的一些优越性,比起上下文无关的短语结构文法来,更容易得到词间关系的统计数据.链语法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便于计算机内部表现和实现.本文试图讨论实现一个基于链语法的汉语句法分析器的可行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探寻解决汉语句法分析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的语法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不少成绩。成果之一是高等学校里出几了套广泛受到欢迎的《现代汉语》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是其中之一。从使用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本教材的语法体系是大体符合妥贴、简易、完备的要求的。书中采用的析句法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本文将就析句法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们在使用兰州本《现代汉语》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更"与单音节词"X"在句法配置和韵律节拍上有一定要求,"更+X"句法上存在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韵律上有自然饱和式韵律结构和强制饱和式韵律结构。"更+X"的句法韵律有一致也存在不一致,组装时以句法为原则,体现汉语语法的本体观;语流中以韵律为准则,实现汉民族和谐完美的音步认知观。  相似文献   

12.
张海涛 《科技信息》2009,(28):168-168,170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是一部在高校汉语教学中影响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久的教材。然而随着时间发展和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教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词类划分标准和析句法两个方面对这本教材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非人称句是基于印欧语语言学框架内的范畴,其核心是通过各种形态、句法、语序手段,体现非典型的主语或施事特征。通过对印欧语和汉语各类非人称句的述评,发现两种语系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归纳出一定的规律,以期为汉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词类划分标准上,张斌的语法功能是唯一的标准的观点不曾改变,但对"功能"的理解不断加深:从"词与词的结合能力就是功能",词在句中的职位只起辅助作用,到"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从质疑"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到"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连属功能",把功能的解释从句法层面拓展到语用层面;从反思"词汇语法范畴",到提出"意义是基础、功能是标准"。张斌先生的研究在经历了继承、吸收的过程后,最终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际运用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了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理论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言中引发英语歧义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语音歧义、句法歧义和语法歧义等,而韵律特征却是消除句法歧义的有效办法。介绍句法歧义的定义,分析韵律的特征,总结韵律特征在消除句法歧义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句法语义结构优先序列研究丛书》以因果复句、形谓句和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语法优选论”这一术语,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样性研究与倾向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排出了因果复句、形谓句和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的优先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开拓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浅谈英汉完成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aspect)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具有民族性,每种语言的语法范畴所概括的语法意义往往不是等同的。英语和汉语都有完成体(peffeetive aspect),但它们之间有明显区别。以感性语言材料为基础,对英语和汉语完成体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AB-演算刻画句法推演能力太弱,许多合语法的语句在 AB-演算中没有合适的推演形式.斯蒂德曼(Steedman)在 AB-演算基础上增加组合规则,产生了标准的组合范畴语法 CCG;CCG 刻画推演能力太强,不仅能推演出所有合语法的语句,而且可以推演出不合语法的语句;为制止非法句子的可推演性,就需要对推理规则做出限制,因为各种自然语言的特殊性,这种限制又会因语言而异,导致 CCG 失去一定的普遍性.鲍德里奇(Jason Baldridge)和克鲁伊夫(Geert-Jan M . Kruijff)把模态词引入 CCG,由此产生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MCCG;MMCCG 摒弃了 CCG 的限制规则的策略,在词法上控制组合规则的适用性,不同语言语法的区别仅仅体现在词汇上,使语法逻辑走上了完全的词汇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指出一些教材和专著中的有关阐述不尽符合客观的语法事实。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形式语义学关于"语法"、"句法和语义",以及"语词和语句"等概念。传统语言学所谓语法讲究对语言符号串线形排列的成分分析,现代生成语言学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就是有关语言层次结构的由小到大的生成规则,类型逻辑语法等形式语义学理论所谓的语法是指基于逻辑推演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运行规律;形式语义学强调句法和语义的对应,这是形式语义学的灵魂;形式语义学在语句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而语词领域是语言学侧重的研究方向。从形式语义学比较语言学的不足可以看到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