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Kitora星图和高松塚星图是近年来在日本发现的影响很大的古代星图.文章既对Kitora古墓壁画星图和高松塚星图进行了比较研究,又与中国苏州石刻星图、朝鲜<天象列次分野之图>作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王国历史上存在705年,雄踞今我国东北和朝鲜平壤一带,共任28位国王,王陵均在都城附近。高句丽王陵是统治者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修建的规模巨大的陵墓,以所谓"陵寝"作为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透过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原陵墓风俗与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对高句丽王国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论壁画艺术     
马磊磊 《科技信息》2009,(23):I0113-I0113
壁画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它既有社会文化功能性特质,又是一种融合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建筑科学,材料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艺术审美形式。一幅好的壁画作品可以与环境相融合,使人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娱乐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壁画是为某一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位置构思和制作的,在环境与建筑的空间中,与空间有机的融合,是环境与空间关系的产物,这种客观公共性是由壁画的历史起源,创作意图及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7.
广场是一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是人们驻足观赏城市景观或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最佳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为了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在许多广场上都设立了具有审美和标志性作用的公共艺术,用来丰富广场空间,提升广场的艺术文化气质。而壁画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艺术。无疑更加引人关注,成为广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公众视觉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汤岩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90-190
壁画在中国是最古老的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历史时期的高度成就,随着历史的变迁它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从衰落到逐渐复兴的阶段。文章主要就壁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原始社会中的壁画艺术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早期审美意识和原始宗教的综合反映。艺术的功利和审美目的共同促进了史前壁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壁画艺术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在新的变化越来越快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下,壁画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与其相适应。宜人化设计为壁画人文关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壁画更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喜欢,进而也提升了人文关怀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董树雄 《科技资讯》2008,(34):235-235
“佛本生故事”概括了早期敦煌壁画的特色,战祸、灾难、动乱决定了早期壁画消极的内容和形式。至唐代盛世,敦煌壁画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风格,均发生彻底的变化。“经变”取代“本生故事”,“西方净土”成为壁画的主流题材。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空间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时代的呼唤,公共艺术应运而生。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必然会被推倒各类艺术门类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壁画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公共空间中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查中国传统壁画的题材变迁和现代壁画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壁画民间化发展的文化成因,指出了这种民间化发展的后现代本质是大众参与创作,这一倾向将使壁画艺术成为诸多艺术形式中率先进入民间的先锋;并对壁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有史以来,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古墓。一般来说.在这些深藏地下与世隔绝的墓穴里,人们会想像它们是怎样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在掘开某些古墓时,竟会惊异地发现里面有一种似乎永远不熄的“神灯”,闪射出幽幽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装饰壁画作为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综合体而存在 ,它附着于一个建筑或环境整体 ,但又可作为一件艺术品而独立存在。装饰性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这种特征通过色彩的主观性、造型的图案化、材料与制作工艺的多样化而体现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敦煌位于丝路要冲被称为“华戎所交-都会”的,在河西走廊有着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着诸多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迁居于此,各民族之间的融和与战争造就了敦煌乃至整个河西民族的大规模迁徙移动,回鹘即为其一,在敦煌石窟中存有众多回鹘民族的图像资料.本文拟结合敦煌壁画中回鹘服饰的图像资料和当前学者之研究,对这一民族在敦煌及周边地区的活动状况及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通过对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比较、分析、考察,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韩国学对于高句丽遗民流向、高句丽遗民“自我意识”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式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匀称,从形的对称到心理的平衡,这一原始至现代的流变过程,笔者认为可以用重复、对称、平衡来概括为三大板块.这一提法可以近代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为理论佐证,格式塔理论的确立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知觉心理与视觉思维的研究入手,分析艺术之形演变的心理本能及其客观规律,也就是这种衍变的原动力及其生成因素.  相似文献   

20.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颠峰,分布在宫内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之中。其中,尤其以三清殿的《朝元图》最具代表性。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首先,塑造了一批极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其次是高超的线条表现能力;还有就是对色彩的运用。永乐宫壁画以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壁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