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矿山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期同时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矿山矿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对其环境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邯郸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涵义及特点,从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和煤炭开采压力两个方面,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对邯郸矿区进行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矿井的矿山地质条件、开采方法、开采技术水平及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有差异,矿山地质环境抗扰动能力和煤炭开采压力有差异.研究结果对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琪 《科技咨询导报》2013,(15):100-100
现如今,我国存在许多矿山地质环境恶劣的现象,由于对老矿山的废弃还没有实施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废弃矿山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治理工作的勘查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从不同方面入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剧,矿山地质环境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典型露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为研究内容,在调查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煤炭有限公司矿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及相关资料,对该矿区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最终采坑、内排土场为重点防治区;外排土场、工业场地、储煤场、交通道路为次重点防治区。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充分实现了"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可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矿山合理开发的角度,对潘集煤炭集中开采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空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的压占和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方面进行调查,为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总结了开采区内矿山企业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相应保护与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认为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整体进入平稳发展、逐步转好、可治可控阶段。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推进平凉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本文论述了露天开采对矿区及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治理设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评估、治理模式、治理技术、治理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前边的探索研究,归纳总结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大,在其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愈发严重,各类地质灾害伴随而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灾害发育程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矿山抽排水等因素,结合岩溶发育规律,对煤矿区内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分6个区来进行了分析,得出岩溶发育与矿井大量抽排水是该地区岩溶塌陷发育的最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内岩溶塌陷的主要发展趋势预测和预防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骆得福 《甘肃科技》2011,(14):44-46,23
通过对天祝县大滩煤矿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现场调查分析,论述了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引发、加剧和可能遭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大滩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定性评估,为以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持与治理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曹小林 《科技资讯》2012,(23):147-147
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前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编制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为原则,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评估方案,对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了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整治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坚持依法治矿,推进矿区恢复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石嘴山地区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并在收集和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性3个方面对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矿业是分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由矿业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与日俱增。为此.进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行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矿山环境”乃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宜县矿山的主要问题及现状,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威宁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贵州省威宁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分-加权比较分析法定量分区评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分析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由于开采过度,暴露出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山西临汾市的隆博煤矿为例,在分析其地质、地貌等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对该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展开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策略,从而为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南省双江口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总结了双江口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分区,划分为废石堆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Ⅱ)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Ⅲ),并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问题的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越来越多,作为新兴工程项目类型,该类项目的实施只能借监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建设程序进行,与地质工程的特点符合性较差,导致承担单位与勘查、设计、监理及审计等部门因采用不同标准形成冲突,故亟须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或地质灾害治理本专业的标准建设程序体系,以便更好的规范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合理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20.
靳清增  朱玲玲  李陆 《广东科技》2012,21(15):145-146
淮南地区位于中朝淮地台淮河台地坳南缘次一级凹陷-淮南凹陷褶断带大地构造单元中,区内矿产种类繁多,石灰岩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矿山开采,地质调查发现矿产开采诱发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被破坏的地质环境日益严重,为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针对矿山环境问题采取了有效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促进了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