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理论力学》分工科理论力学和理科理论力学,前者强调逻辑推理的严格性,内容相对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科院校应用物理专业所设的《理论力学》课程与前两者从开课目的到教学计划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讨论工科院校应用物理专业《理论力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自动控制原理是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了顺应当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需要通过对传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通过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新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MATLAB仿真软件引入课堂以及实验教学环节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课程中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实际应用的缺点,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得学生称为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弥补传统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界定,在分析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的数据库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础力学实验》是工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力学实验与学习、生产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文中分析了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高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优化力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伴随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势在必行。安徽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升级对材料人才的需求为契机,依托课程群、瞄准应用、聚焦前沿,构建了分阶段多层级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以能力为评价指标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依托三个层次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螺旋渐进式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胜任新产业、能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卓越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础力学课程是工科院校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教育中注重传授知识 技能的培养,忽视创新教育,提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剖析创新思维的特点、激励机制和横向联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工科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学科基本技能、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4个层次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目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个方面进行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探索,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新工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工科背景,引入OBE教育理念,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对照实验表明,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成绩和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理论力学教学学时少,工程技术对力学要求高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运用UGNX平台进行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借助UGNX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教学,能够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学习产出"—OBE教学模式,深入开展车身设计课程群建设及其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组建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学和实验团队,整合和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将车身数字化设计课程群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串行。通过多种类型"虚实结合"的螺旋式实验教学,大幅度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工程基础、强化工程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化学反应工程的课程特点,分析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工科人才,在教材选择、教学指导思想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考和有益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工科"人才迫在眉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在我国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急需优化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升级培养目标、深化课程结构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将学生培养成强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备解决能源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疆工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办学定位,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地质学、力学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及现代工程地质勘察手段与技术方法,以工程地质勘察学、水文地质勘察为核心课程,工程物探、工程地质数值法为基本技术手段,课程设置结合工民建勘察、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道路工程、土遗址保护、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地下工程、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等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工科思维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工科背景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国内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以光电检测课程中信号处理知识作为教学案列,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出现的突出问题,运用先进的PBL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复杂、有实际意义、相对真实的工程测量具体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应用网络课程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组合作等灵活的学习方式完成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答。PBL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改变学生以往学习工程测量时的被动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分组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自动化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自主开发研制实验装置,更新实验教材,建立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实验报告新模板等形式进行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整个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传统工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取得有效的尝试,有效加强了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白桂香 《实验室科学》2023,(4):100-103+107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液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液压元件与系统方面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将液压虚拟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结合使用是有必要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郭燕  赵海峰 《科技资讯》2013,(32):171-17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面向诸多工科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实践、创新的特点,对原有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优化,改革,着重将课程教学与创新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有机整合,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琴 《科技信息》2011,(33):184-184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被广泛渗透并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就工科的一系列课程而言,无不以理论力学为基础,因而理论力学又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授课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把在实验或生活中见到的力学现象带到课堂上来,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学生实际和《材料力学》课程的特点,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类比教学法、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材料力学教学中运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分层次教学等途径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理解难、记不住、不会用的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利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