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地.其人才的培养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对人才急剧需求的速度.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除需要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体育教学体系、职业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旨在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突出学校特色,寻找教学改革突破口;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应当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设置一系列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力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171-17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实用身体,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体育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更在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培训形式从国外传入了国内,其特有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与高职体育课结合有很好的育人价值,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模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当下注重过程的教育评价相一致;可以改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高职体育课健康知识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能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较系统地掌握理解科学锻炼身体和基本的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觉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体育意识、传授科学健身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刚 《科技信息》2012,(34):52+54-52,54
本文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出发,结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探讨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树立终身体育教学思想,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高职学生的体育意识,丰富体育知识,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把高职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变被动参与型为积极主动参与型.  相似文献   

8.
付雄敏 《科技资讯》2009,(5):204-205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与场馆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晖 《科技信息》2011,(27):I0257-I0257,I0316
高职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的重要使命,高职体育教育不应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泛的社会体育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提供终身受用的生存与发展的身心财富,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参与到各项工作挑战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如何看待体育教育与职业素质的关系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即将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中,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比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领域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在4方面可以发挥其健康教育的独到功能:①传播人类社会的体育文化,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的技术技能目标领域的要求;②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增进健康,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学生身心发展目标要求;③在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将体育课上所学的技术学以致用,实现运动参与,社会健康与体育教育运动参与目标要求;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1.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项目进入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已经很多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武术教学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是目前的必然趋势。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应有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激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受到挑战,教育落后教学时间不足、资源匮乏、评价体系滞后等不利因素,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特点,围绕"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变革的方向,来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动机、丰富体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激发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吴保卫 《科技资讯》2012,(16):167-167
体育课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体育教学中能否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及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体育课中具有独特的身体练习和思维情感活动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得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直观而易于操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大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保国  王明 《科技资讯》2009,(24):168-168
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将浅谈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认识,并阐述高校体育文化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力争每个学生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技能,走上社会后,可以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技能和知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带动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教育.要使高职体育教学符合现代体育观念,应处理好竞技与体育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熊剑 《科技信息》2010,(26):I0256-I0256
在高职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和良好的体育行为不仅对他们成功地度过高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因此,文章通过对我院体育课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体育行为的功能及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全民健身衔接的特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首先要对运动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根据体育健身学的原则和规律,制订以锻炼学生身体内容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树立终身受益的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高职院校早操工作实践,对早操工作运行机制、积极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高职院校做好早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巩固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制约高职院校早操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认识水平、组织管理模式、宣传发动力度及场地设施条件。基于此,提出了促进早操工作开展的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完善机制,创新方法;(3)强化宣传,多元引导;(4)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旨在充分发挥早操应有的教育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