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高校护理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护理学院在校的每个年级中均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检,对无效问卷进行校正后逐一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小时以下、3~5小时、5小时以上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70(27.9%)、83(33.1%)、98(39.0%),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为生源地、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结论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从多方面关注护理专业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状况,通过灵活有效地措施减少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高校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购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高校采取相关促进理性网络消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护理学院的在校的每个年级中均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检,对无效问卷进行校正后逐一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2检验,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影响因素分析中,生源地为农村、大三年级、每月平均花费小于900元的护理专业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额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应当重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消费控制以及生活管理的工作,树立正确、合理的理财观念。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宣传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3.
焦艳会 《科技信息》2013,(17):276-276,301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医学院校285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中SCL-90阳性检出率为57.35%。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除了恐怖以外的其余因子分均值低于国内大学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除了敌对以外的其余因子均值高于全国成人水平,其中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症状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但相对于国内成人水平而言,护理专业学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蚌埠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行研究。得出医学生在行为认知、行为态度、目标态度、情感体验因素得分较高,表现出积极的锻炼意愿,在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因素得分较低。男生与女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要比女生积极。不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基本一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早餐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4年级大学生330名,对其发放自主设计的大学生早餐调查问卷,并收回305份有效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出该校学生早餐就餐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的早餐就餐行为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吸烟状况、早餐习惯、早餐认知和早餐态度.研究对象早餐质量普遍较差,仅有13.44%的学生早餐质量较好.不同性别与早餐质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级、专业及吸烟程度与早餐质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校学生早餐就餐率较高,但早餐质量较差,应加强营养知识普及,提高早餐质量,膳食结构建立要科学、合理,以实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了解疫情下护理专业大学生超大规模线上学习自适应现状、体验及其影响因素.依据线上自适应学习概念框架即教学模型、学生学习模式、知识领域模型,自制医学院校大学生自适应学习及体验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依据地理位置,在12个省份抽取医学院校在读大学生,通过"问卷星"展开调查.总计收到有效问卷2667份,教学模型及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6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度调查。结果 2011级、2013级、2015级3个不同年级均有70%以上的学生报考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大部分学生就读护理专业主要是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护理专业80%以上是亲友的决定,3个不同年级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高、护士福利待遇高、护理工作辛苦和压力大的认识,2015级均明显高于2011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护理工作与医疗工作同样重要的认识2011级明显高于2015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生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浅显,学校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护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理健康研究已成为当今热门课题,尤其是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诸多关注.本研究从2017年开始对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教学、管理、心理素质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我校240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学专业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不同来源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来源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显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存在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应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张煜  覃婷  陈冬楠 《科技信息》2010,(27):I0417-I0419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济南市历下区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历下区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中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比例较低。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内部因素主要提出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参与体育运动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和对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并用统计数据对相关原因进行量化分析;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外部因素主要提出了大学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课堂体育氛围学校的体育环境、社会体育环境三个方面对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并用统计数据对其一一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目标态度、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与不同学生生活的环境、年龄段,及传统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和跟踪测试法,对内蒙古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耐力素质和速度灵敏类素质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内蒙古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反映在体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最后,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量表评定、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高校大学生有35.96%的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8.69%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16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 000名大学生从体质状况、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上是乐观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好于城市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为促进宁夏大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医学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方法采用大学生道德人格形容词评定问卷、道德判断测验、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对300名医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双惟实践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总分均显著好于普通班学生。(2)是否为双惟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影响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预测大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重要因素。双惟实践模式是培育医学生道德人格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理某高校大学生性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大理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性教育需求现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1030份,回收有效问卷976份;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性认识[包括性知识来源(P<0.001)和对两性知识的了解(P<0.001)、性价值观中的性观点[包括开展性教育的途径(P=00.031)和希望学习的性知识(P<0.001)、性适应中的自身适应(P<0.001)、性行为(包括发生过的性行为(P=0.014)和发生性行为时采用避孕和防病措施(P<0.000]4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心态进行调查,是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本项目组运用自制的问卷对10所地方高校的1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六个方面来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心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心态在专业、年级和性别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有利于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有利于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升。以泰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29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认可度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在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随机调查成都市温江区三所高校共300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总得分为69.49。专业、性别、年级、BMI指数等在部分健康行为及总行为得分上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的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结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不高,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以健康素养教育为基础,进行健康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从泰州市五所高校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入手,探究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供指导,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文化、校园的体育场馆设施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加速的体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改善体育活动的场所,吸引学生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自主体育锻炼现状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江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改革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