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胡淑莉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44-1746
梳理了高校导师制在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采用的主要途径:明确教学转化意识,扎实有序地开展以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固化和提升实践心得;以导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帮扶"形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精神;以导师为引领、表率,在课题、项目的选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参与导师主导的产学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制定健全、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端人才输送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硕士点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壮大导师队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转变考核体系等方面探索出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经过实践,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已毕业的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该模式下开展工科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而应与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紧密结合。本文阐述了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教学过程和方式,实践和动手能力,导师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文勇  尉耀元  谷玉荣 《科技信息》2012,(17):154+158-154,158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对研究生影响巨大,在学术兴趣、科研能力、治学态度以及道德修养方面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导师的示范行为是一种对研究生培养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分别从道德示范、学术示范、管理示范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强调导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能更好地培养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郑洋洋 《科技资讯》2014,12(25):236-236
研究生群体具有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有着特殊的培养模式。新时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因材施教,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合力育人机制的作用,注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特殊性。目前,在实践锻炼、课程与教学、导师队伍及管理体制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深深的影响着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从对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不足的思考,探索加强实践锻炼、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导师资源及强化管理体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硕士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好坏的关键。现有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催生了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发展。本文基于普通高校(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现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探讨导师组模式的改革,及其在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翠 《创新科技》2016,(12):85-87
研究生科技文献检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介绍了科技文献检索内涵的基础上,从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文献筛选与管理能力培养、导师对研究生文献检索的指导、科技查新等方面探讨了研究生科技文献检索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结合笔者研究生学习的亲身感受,谈到了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导师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研究生产生互动,达到培养研究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效果。并以具体成效体现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在研究生培养中所获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程硕士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的桥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学位层次,但工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学习方式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在企业导师选择方面有诸多问题需要优化分析。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工程硕士企业导师制度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从企业导师库建立及遴选、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实施企业导师激励措施、明晰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工作职责等几个方面对现有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制度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不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针对现存的这一问题,该文根据教学实践情况从提升研究生自身素质,培养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发挥导师的科研引导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指导学位论文的撰写等主要培养环节来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在山东建设以来,产业转型及升级对控制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人才需求,针对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科教融合探索,围绕导师配置、专业课程设置和科研能力提升等三方面进行了实践,切实提高了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珊  刘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183-183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从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导师队伍建设及创新氛围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有研究生教育忽视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开展独立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不足。积极构建研究生知识创新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导”的育人作用,深度挖掘学生“学”的自主性,强调以“追求学术真理”作为培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提高的着力点,将有效解决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汤永利  于金霞 《科技信息》2011,(1):I0029-I0030
在基于导师组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研究生考核评价的实际情况,对导师组制研究生考核评价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给出了研究生考核评价的指标,最后对于师组制研究生考核评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学生、导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从导师自身能力发展、平台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导师负责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依托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对团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践,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实践效果也表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在职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针对这些新问题对导师工作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增硕士单位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三年来,通过规范管理,加强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管理及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不断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通过对本校研究生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对下一步如何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