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纪录片《云渡桃雕》的拍摄创作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人物采访、同期声录制、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探讨现代影像技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在现代文明的进程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慢慢淡出了现代人的记忆。面临濒危状况,如不抢救,即将消失。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的实际,该文通过展开相关研究,并运用媒体技术手段实际拍摄制作了纪录片,以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人文纪录片是通过记录人的生活,展现历史变迁和人文变迁的纪录片,具有记录历史和反映现实的作用。21世纪以来,诸多优秀人文纪录片作品以其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国独特的人文景象,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人文纪录片的创作者肩负着诠释现实、体现人文精神、反映当代人生活最真实面貌的时代使命。该文通过研究并实际拍摄创作出人文电视纪录片《纸鸢记》,以期为高校学子乃至社会各界人士从事人文纪录片的创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其展览与传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点以及多样的种类、表现形式,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带来了深刻挑战。本文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为例,剖析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理念、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电视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应运而生。该片的主题选择、叙事技巧及表述方式可圈可点。自播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也获得了众多奖项。文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即叙事主体转换、叙事顺序安排、叙事细节处理和叙事节奏调整方面剖析此片,以此来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技巧。电视纪录片通过各种叙事技巧的搭配运用,更能吸引观众,会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石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9,(28):250-250,252
纪录片非虚构的底线早巳成为一种共识,但是从多年的创作历程来看,电视纪录片要想赢得观众,仅强调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种影视艺术样式,电视纪录片同样不能忽视追求艺术之美的真谛。如何使其从画面.细节、意境等各方面来看都能够更接近芒查苎,喜,实的力量支磐下发出一特有的光芒,就是本篇文章将要粗浅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凉山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探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以期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创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介绍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据其特点及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原则,提出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虫草》作为一部由本土草根从主位视点创作的,以自己家庭和社区为表现对象的村民纪录片,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涉藏题材媒体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内部视角的自我呈现、原生态纪实的视听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和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村民纪录片在创作视角和题材上,形成了对媒体涉藏纪录片的有益补充,开拓了我国涉藏影像对外传播的新思路,应作为一种新的纪录影像形态得到正名和关注;同时,应加强藏区民间纪录片的培育和打造,实现涉藏信息的真实、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网站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广大受众展示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群体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是该群体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在网站需求分析、框架、布局和色彩使用上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性,以期满足该类人群的浏览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互联网上线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建立地区间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员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12.
以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加以梳理,认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积极发挥阿坝州的先天优势,依托州内高校和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发动羌族学者和广大民众来实现,同时避免商业化炒作和借开发为名的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3.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空间很大,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是提升浙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问题在于“基层社区”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和“民间社会保护”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山东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成效显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模式,这种探索与实践能为其他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是一档以“声音传播”为特点的娱乐节目,其“以声音为内核”、以“视像为辅助”的内容构成颠覆了视听平衡的影响表现原则。严格的说,《中国好声音》并没有降低视觉的表现力度,只是突出和提高了听觉成分在节目中的地位。以对“声音”的评判作为节目推进的主动力,严格控制“故事”的泛滥,《中国好声音》做到了从真正地“娱乐”而不是“愚乐”。以上种种,与麦基叙事策略有着高度的暗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认清保护的意义,根据方言的历史研究以及方言文化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策略:深入调查挖掘方言资料;以现代技术手段记录方言文化的声音影像,建设方言文化数据库;倡导语言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对于像大同市这样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建立在对其生存机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汕尾妈祖信仰的生存机制十分优越,进入到可持续的运作态势。其表现在既不断涌现妈祖显灵的辉煌事迹,又将妈祖信仰融入国家主流话语体系,民间信众和政府共同促进了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基于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调研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安徽省非遗项目涵盖到名录中的全部10种类型,传统技艺类占比最高;(2)安徽省两级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典型的强集聚型分布特征;(3)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遗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分别形成了“一核多团”与“一核两带”的分布特征;(4)在安徽省非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价值、资源稀缺与独特性等指标权重排序靠前,是影响安徽省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5)安徽省非遗综合评价值为2.715 5,旅游开发价值较高,但非遗的社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常住居民发放问卷,在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建立基于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评价模型。结果显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处于“一般”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