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程建铝 《科技资讯》2007,(25):79-82
隧道施工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针对当前物理探测存在的多解性的特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长超前物探和超前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辅以短距离地质素描超前分析和施工前超长炮孔加密确认的"多阶段、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立体式超前预报技术".以此技术为依托对强岩溶区富水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功地穿越了金子山隧道进口工区岩溶富水带.  相似文献   

2.
软弱土地基中工程桩偏位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温州发电厂三期工程,浅谈在软弱土地基中防止工程桩偏位的控制措施。在软弱土地基区域进行大面积桩施工中,为了防止工程桩偏位而影响工程质量,在沉桩时采用塑料排水板及"植桩法"施工和在土方开挖时以小挖机对一定范围内土方进行分层剥离等方法,对于控制工程桩偏位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3.
岩溶隧道由于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经常对隧道施工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寻求可靠的探测结果一直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岩溶隧道超前探测,探测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对岩溶发充育情况有较好的电性反应,在充分的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可有效的进行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国内外岩溶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中,隧道地震波法(TSP)及地质雷达法(GPR)为针对岩溶问题的主流地质预报手段。两种预报手段在岩溶超前地质预报中各自具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单一采取其中一种方法在岩溶预报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此为背景,结合依托工程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将"TSP+GPR"综合预报模式应用于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岩溶段,并通过与开挖情况对比和研究,说明"TSP+GPR"预报模式在岩溶段地质超前预报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岩溶地区一座隧道的超前地质工作预报方法、揭示的溶洞情况和溶洞的治理措施做了分析,指出岩溶地区隧道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要视具体情况采用综合的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深埋隧道填充型溶腔溃水机制及风险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瞬间释放,并伴随突泥、突巨石的特殊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特大岩溶溃水灾害分析,得到了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岩溶溃水的机理获得了构成岩溶溃水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工程经验,对岩溶溃水风险发生的几个门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确定;针对溃水风险识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超前水平钻探并结合放水试验和闭水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为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通过雷达软件数据处理,预报前方溶洞的大小和规模,降低隧道施工风险,确保隧道顺利掘进和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8.
焦战锋  宋康  王威  张红梅 《甘肃科技》2011,27(1):120-122
岩溶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易导致各种公路边坡灾害的发生.随着岩溶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修建,受线形、地形、地质等方面限制,路堑边坡十分多见而且往往比较高陡,使得岩溶地区路堑边坡灾害问题引起了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以邵(阳)永(州)高速公路为依托,研究了岩溶地区路堑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措施,以期...  相似文献   

9.
甘波 《广东科技》2010,(2):174-174
根据多年市政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总结了岩溶地区市政桥梁工程桩基础设计应遵循的几点原则,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DK133+990岩溶异常体水文地质特征、岩溶发育规模、高压富水溶腔突水突泥经过及特点,并根据溶洞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历次突水突泥机理,综合考虑施工及运营安全等多种因素,遵循“释能降压、注浆加固、超前支护、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溶洞治理。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开挖过程中,常遇到溶洞、暗河、塌方、涌水等不良地质情况,为确保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需对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基于TSP203plus多次对贵州省在建高速公路某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结合勘察资料及现场实际溶洞揭露情况,总结出TSP系统在岩溶隧道的判识规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穆秀明 《科技信息》2011,(1):I0358-I0359
本文以天平铁路六盘山特长隧道为例,分析介绍了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目的,预报方法,特别是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的预报方法,采用多种手段互补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极大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文中介绍了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地质异常特性和物探成果数据的异常,可提前发现不良地质体,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形态多样,高压富水溶腔段是岩溶隧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充填型溶腔进行富水分级的基础上,制定岩溶隧道的防排水原则。对于可以排放的溶腔,研究总结了使岩溶水的排放得到合理控制的总体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对于采用“以堵为主”原则进行处理的高压富水充填岩溶,研究总结了相应的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隧道周边超前预注浆技术,并提出了外堵内固周边注浆新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结构防排水按照“因地制宜、堵排结合、多道防线”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短期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具有不影响施工、无损、快速便捷、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断层、破碎带、含水带的预报十分准确,可以适用于岩溶隧道短期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以湖北省境内在建的长乐山隧道、椿树垭隧道两处公路隧道为例,阐述了地质雷达成功应用的实例,旨在说明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分析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公路隧道修建中岩溶的超前探测技术,即采用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法、超前水平钻孔、超前炮孔和掌子面地质素描相结合的方法,五种方法缺一不可。最后还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的防治原则,供类似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川东南地区岩溶地质发育广泛,岩溶灾害地质体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按期完工。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异常体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地质雷达和TSP在叙大铁路所经岩溶地区的仙人洞隧道预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其方法思路和解译成果对在岩溶地区的相似工程中可进行类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小窑湾地区可溶岩分布广泛,断裂构造复杂,岩溶发育程度强烈。该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围绕岩溶发育这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场地内的岩溶发育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岩性和构造是该地区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岩溶以竖向构造发育为主,不同岩性、不同地下水运动条件呈现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董帅 《甘肃科技》2014,(2):32-34,71
地质雷达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地质探测的高频电磁脉冲波技术,因为岩溶隧道具有地质和水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进行及时的超前地质预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叙大铁路建设中聂家坡溶隧道实际工程,成功预报多个地质灾害,分析并总结了它们的地质雷达反射波的具体特征,旨在说明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短期超前地质预报的优越性,对今后类似的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治贵州坡立谷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引发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以较典型的贞丰岩鱼坡立谷岩溶塌陷为例,通过对诱发因素和岩溶塌陷形成的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出引发塌陷机理特征为: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状态;地下暗河的反均衡水力坡度;大降深的抽取地下水.经验算,该类地质条件下抽水应控制地下水位最大降深在15 m以内,且尽量分散布井抽水,避免集中抽水导致大降深水位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溶洞段帷幕灌浆处理进行了简述,经过多方努力,对应不同地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溶洞钻灌施工的可钻性与可灌性。结合溶洞段的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岩溶发育区帷幕灌浆的特点,提出了岩溶区透水率与水泥单位注入量的数学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