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麟 《科技资讯》2012,(31):241-241
杏鲍菇属中偏低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3℃~18℃。栽培的形式和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很多,但以控温熟料袋栽成功率最高。在杏鲍菇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形成菇蕾阶段,以控温控湿进行周年栽培管理,可促使出菇早、子实体发生整齐、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平香菇栽培方式和生长条件。试验证明,平香菇属中低温型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用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进行瓶栽或袋栽,生物转化率为112%。平香菇风味介于平菇和香菇之间,可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其遗传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伶 《汉中科技》2012,(2):34-34,33
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炭源和氮源,因此配料中麦麸含量较其他食用菌要高。温度是决定杏鲍菇发育的重要因素,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左右,菇原基行成最适温度为12—15℃,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0-18℃。  相似文献   

4.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氨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认为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政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对: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氛比为门:1;草菇的碳氛比为巩~觎:1;香菇木屑培养料为25:1、木材为2朋~6皿:1。实验表明,碳氛比值过大,食用菌很难形成菇蕾即不出菇;碳氛比值过小,虽能形成菇蕾,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恰当的碳氛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现以蘑菇堆料…  相似文献   

5.
在配制香菇菌袋栽培料时添加0.2%(质量分数)增菇激活酶,研究增菇激活酶对菌丝生长周期、菌丝胞外酶活力、栽培料理化指标、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增菇激活酶组的菌丝满袋时间为70 d,比对照组提前15 d.在菌丝转色期,增菇激活酶组菌丝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持续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菇后采收子实体,增菇激活酶组的生物学效率达96.75%,比对照组提高21.99%,子实体营养成分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稻草、木屑和黄豆粉3种培养基对日本亮耳菌子实体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这3种培养基上均能长出子实体,其中采用木屑培养基能得到 菇蕾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培养基质对羊肚菌出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培养基质栽培羊肚菌,测定不同培养基质的出菇情况及出菇前后培养基质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羊肚菌子实体产量与培养基质类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出菇前后3种不同培养基质中营养物质呈现降低趋势,营养元素有所升高。营养物质降低可能是羊肚菌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吸收消耗所致,部分营养元素增加,可能是菌丝将营养袋中的物质转化进入到菌丝中储存,进而为羊肚菌子实体出菇提供营养。结果说明了羊肚菌在出菇阶段所需营养,特别是磷、钾等矿质元素主要由营养袋提供。  相似文献   

8.
草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受生产季节的限制和历来错误认为生物效率较低而发展速度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方法和技术管理欠妥所致。 一、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对温度的要求相当敏感。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3℃以上时进行。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3个月中栽培,有利于菌丝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技术优化猪肚菇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猪肚菇多糖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猪肚菇粗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鲜品干燥预处理温度为50℃,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g:mL)为1:30,功率为520W的微波下辐射20min,并于80℃水浴下浸提时间2h后获得最大的多糖得率为13.63%.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香菇代料栽培新技术,包括香菇菌袋生产: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发菌管理;栽培出菇:菌袋进棚、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创新点:①制菌袋中运用无公害保水膜。②拌料时使用无公害防霉剂。③接种消毒选用了甲洁星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广香(LentinusedodesofGuandgdong)4产桃红平菇(Pleurotusrhodophyllus)为出发菌株,以它们的突变株为直接亲本,用溶壁酶Lywellzyme分离原生质体,用PEG作融合剂进行生质体融合,获得若干株融合体,其中有些融合体已形成子实体,融合体形成子实体的培养时间长(5-9个月)出菇温度广(13-30℃),形成的子实体有的象香菇,有的类似平菇;子实体产生的担孢  相似文献   

12.
以蔗渣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麦麸栽培香菇,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分析测定培养物的主要化学组成和有关酶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香菇能大量利用栽培基质,至栽培终止时(200天),干物质消耗约80%;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降解85%、80%和70%。基质的降解有一定阶段性,主要在栽培的前、中期。纤维素与木质素同时降解。滤纸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以及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菌丝生长阶段开始逐渐提高,至菇蕾生长时达到不同水平的活性高峰,采菇开始时迅速降至较低水平,而后继续缓慢下降(β-葡萄糖苷酶后期又回升除外)。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只在菌丝生长时期出现,至子实体形成时期即行消失。  相似文献   

13.
冬季由于气温低,袋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营,能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具体做法是:选块将发好茵的块或商,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度过厚可进行公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浸泡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营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一般特水烧到对℃,然后将香菇块或茵商倒入池内3~5小时。如果水温降低可添加开水,调节水温到18~33℃将浸好的块捞出,放在出菇场地,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其温度,直至块上现蕾,再进行通风换气。出菇期间如气温低,可直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袋栽香菇发展很快。但袋栽香菇的畸形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袋料栽培中,要针对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大脚菇对于高温型品种,如菇出菌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易形成大脚菇。防止措施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2)空心柄菇菌筒失水严重,空气湿度偏低,气温偏高,导致幼菇脱水而空心。防止措施是每采光一潮菇后及时浸水处理,一方面可补充菌筒的水分损失,另一方面,又可刺激菇营形成。(3)螺盖菇只有如田螺盖大的菌盖。高温型品种生理尚未成熟而又…  相似文献   

15.
GV34菌株,菌丝生长适应温度范围较广,在24~32℃温度良好生长,在23~25℃偏低温度下正常出菇,能适应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适宜pH为7.0~10.0;培养基含水量为65~70%;光照(400勒克司)可加速菌丝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氮源;产量高而稳定,棉籽皮的生物学效率为40.0~55.5%,稻草和麦秸为25%左右,是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草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明兰坪虫草子实体人工诱导培养的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明兰坪虫草子实体诱导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并探讨了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对诱导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诱导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OLM-2:20%鲜蚕蛹、3%麦芽糖、0.6%黄豆粉、0.05%石膏、0.1%MgSO_4、0.05%KH_2PO_4、0.002%Vb_1、0.004%烟酸、0.004%Vb_6;子实体诱导的最适条件为,以昼温22℃、夜温16℃的温差刺激,及300 Lx弱光照每天光照7 h;培养20 d后较高温度和较长光照时间(20℃,300 Lx每天光照12 h)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在最佳诱导培养条件下获得的人工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形态结构接近,但较长、较粗。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料和温度对茶薪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内,以PDA为培养基接种茶薪菇,置于梯度为5℃、10℃、15℃、18℃、20℃、25℃、28℃、30℃、32℃、33℃、35℃、36℃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茶薪菇菌丝生长。用配方I:棉籽壳77%、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配方Ⅱ:茶支屑77%、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配方Ⅲ(对照):阔叶树木屑77%、麦麸20%、石膏粉2%、蔗糖1%,作为培养料接种茶薪菇,培养观察茶薪菇的菌丝生长和产量。以配方I为培养料,含水量设55%、60%、65%和70%,菌丝生长熟后置于温度为15℃、18℃、20℃、24℃、26℃培养室内培养,分别观察含水量和室内温度对子实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薪菇菌丝生长比较适合的温度为18-28℃,子实体发育较适温度为18-24℃,培养料含水量以65%较好,配方I和配方Ⅱ适合茶薪菇生长,产量也较高,生物学效率达73.5%和65.6%。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三种栽培模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单朵质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以覆土栽培、菌袋栽培和菌棒栽培模式为试验变量,分析试验变量对灰树花出菇时间及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影响很大,覆土栽培模式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64.7%,但损耗较大;菌棒栽培模式产品形状最好、损耗最小.  相似文献   

19.
紫晶香蘑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紫晶香蘑的栽培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其菌丝体最适生长pH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6.8℃,在16~27℃,pH5.5~6.0的自然条件下,采用发酵料与未发酵生料栽培均可形成子实体,其生物转化率达27~34%。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农艺设施栽培黄色金针菇商品性差、菌种退化、新品种缺乏等问题,以栽培和野生菌株为杂交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亲本制备、双单杂交子构建、出菇试验初筛、木质素含量复筛、杂交子分子鉴定等步骤,选育出一株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北方农艺设施栽培的黄色金针菇新菌株‘冀金12’.经适时采收后,该菌株菌盖呈金黄色、颜色亮丽,菌柄纤细基部不黏连、平均直径在0.25 cm左右,菌柄颜色为黄白色且不易褐变;测定菌柄的平均木质素含量不高于2.50×10~3(A_(280 nm))/kg,显著低于传统品种的木质素含量(3.05×10~3(A_(280 nm))/kg).单潮单袋平均出菇产量可达288±3.2 g,显著高于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