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具有双负压吸盘的爬壁机器人吸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双负压吸盘式爬壁机器人吸附机构,分析了机器人可靠吸附于垂直壁面的基本吸附条件.基于流体网络理论建立了吸盘模型并得到吸盘在风机突然启动、机器人遇障碍以及风机突然关闭三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通过对等效电路的分析得到吸盘内负压动态响应曲线,进而得到了流阻、流容等吸盘结构参数对吸盘腔内负压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试验和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壁面适应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负压吸盘式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的壁面适应能力进行了分析.根据机器人在壁面上实现吸附、移动作业的工作原理,得到了吸盘吸附力的临界条件.基于流体力学理论,通过实验方法绘制了电风机吸盘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建立了吸盘系统流体模型,得到了吸盘内负压受外部扰动时的等效电路,并根据负压动态响应分析了吸盘结构参数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关系.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并设计了负压闭环控制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稳定工作,壁面适应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双负压吸盘式爬壁机器人吸附机构,分析了机器人可靠吸附于垂直壁面的基本吸附力条件.基于流体网络理论建立了吸盘模型并得到吸盘在风机突然启动、机器人遇障碍以及风机突然关闭三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通过对等效电路的分析得到吸盘内负压动态响应曲线与流阻、流容的影响,进而得到了吸盘机构参数对吸盘腔内负压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试验和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建筑行业自动化发展,针对瓷砖铺贴工艺对机器人技术、定位技术及高速、高数据处理性能及实时坐标记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Beckhoff嵌入式PC控制系统的瓷砖铺贴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了针对机器人、移动平台、激光测距传感器、真空吸盘的综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激光传感器实现瓷砖空间定位,真空吸盘实现瓷砖抓取放置动作,移动平台扩大瓷砖铺贴范围。Beckhoff嵌入式PC作为上位机与硬件通过对应数字量模块、RS232模块实现通讯。瓷砖铺贴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时记录瓷砖位置坐标,并能满足机器人实时控制的需求,验证了该系统在精度上可完全代替人工实现瓷砖铺贴工作,同时铺贴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带有新型吸盘结构的具有间隙式负压吸附方式特点的爬壁机器人的动力学问题。采用间隙吸附方式的爬壁机器人,其运动性能(可操作性、驱动性能等)主要由轮式移动结构决定,因此对爬壁机器人运动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是合理和必要的。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方程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吸盘吸附力和机器人方位角变化对爬壁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影响,为改善和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并为其结构优化设计与运动控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爬壁机器人履带吸盘的多体渐变磁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多体渐变磁化系统理论研究设计的有别于传统普通吸盘结构的爬壁机器人履带吸盘结构。根据稀土永磁履带吸盘结构和性能特点, 建立了履带吸盘的简化模型和吸盘与金属壁面间隙工作空间的镜像模型。基于以上模型和稀土永磁体内部磁化强度与均匀分布的特性,推导出间隙工作空间在y方向的磁场强度的多次谐波方程表达式,证明该结构的吸盘比传统普通吸盘有更良好的磁场性能。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履带吸盘的吸力比普通吸盘大得多,完全能满足爬壁机器人爬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种小型的双足爬壁机器人,设计开发了基于DSP2812处理芯片的控制系统.该机器人系统采用双足真空吸盘式结构和用3个电机驱动5个关节的欠驱动结构.双足真空吸盘式结构使其可以在光滑的墙面和天棚行走,又能够在交接面之间完成跨步行走.而欠驱动结构减少了电机的数目,从而减小了机器人的尺寸和降低了机器人的质量和能量消耗,但它也给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已完成的系统设计包括运动模式设计、关节控制、通信模块设计和吸盘足控制等.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平面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结构设计原则,据此设计了2个自身无行走机构并依靠壁面牵引移动的清洗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吸附在壁面上,在楼顶卷扬机的牵引作用下依靠自身重力沿壁面下滑,同时完成清洗作业,并通过双负压吸盘的交替吸附跨越突起的水平窗框障碍.为提高机器人的工作能力,进行了作业安全分析,并研究了吸盘吸附力的调整控制方法.现场试验表明机器人能有效完成幕墙清洗任务,具有机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爬壁机器人     
爬壁机器人采用真空吸附形式吸附壁面,吸盘贴近壁面时受挤压力作用排出空气实现真空吸附。脱离时空气单向阀打开与大气相通吸附力消失脱离壁面。在爬行方式上.该机器人使用2组8个吸盘,8吸盘结构能够保证整个机器人自身稳定性,2组吸盘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下交替运动.克服了其他机器人爬行速度慢的缺点,同时具备更好的越障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装配过程中飞机薄壁件多点柔性定位形变量的工程要求,基于“N-2-1”定位原理,针对飞机薄壁件多点柔性定位系统,提出了一种确定薄壁件在多点柔性定位时如何选择定位点数目、布局和吸盘吸附压力的寻优算法.该算法根据各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以工程要求为目标函数,以定位点的移动范围为约束条件,对定位点数目、布局和吸盘吸附压力进行分布搜索综合寻优.为实现该算法,采用MATLAB作为主控循环程序,通过MATLAB和ANSYS联合调用,实现定位点数目、布局和吸盘吸附压力的最优选择,解决了传统的依靠操作人员经验或者单纯凭借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而导致的效率低和效果差等问题.最后针对某工程要求进行寻优计算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计算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支承压力的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对支承压力形成的五个阶段进行分析,创新地提出综合移动角起于支承压力边缘的方案。建立了相关的结构力学模型和求解方程。通过该方案在实测中的验证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同一地层下综合移动角差别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项实用开发项目爬壁式石油金属油罐容积检测机器人研制成功一种可用于石油金属油罐容积测量的爬壁机器人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这种爬壁式机器人将取代目前在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油罐容积检测中采用的光学参比法.爬壁机器人采用永磁吸盘吸附,履带移动,对壁面...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打磨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打磨该材料的表面质量及改善打磨环境,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开发一自动打磨系统并对打磨工艺进行研究。基于被动柔顺装置(Pushcorp AFD71)设计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相较于传统打磨工具,它具有恒力输出、力控制稳定简单、响应快等优点。重点研究了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的集成以及利用该系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打磨实验,研究各参数(主轴转速、机器人移动速度、打磨正压力、倾角和砂纸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后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顶盖横梁的打磨应用验证了该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油罐容积检测用爬壁机器人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一种用于检测油罐容积的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用永磁铁作为磁吸盘元件,磁吸盘连接在链条上,具有一个特殊磁路以产生机器人吸附在壁上所需的磁力.设计了磁性定向转位机构和力分散机构.为满足油罐测量精度,设置了姿态和位置传感器.机器人控制采用多层计算机,上层处理机器人管理和路径规划,下层用于爬壁机器人的姿态和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机械电子等专业学生的实训质量,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分拣实验平台.平台包括上位机、机器视觉、机器人和气动系统共4个子系统,涉及图像目标识别与定位、图像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的转换、吸盘控制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并设计了6组创新型实训项目.通过该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图像采集与处理、机器人控制以及上位机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部分卷烟厂成品物流系统技术改造升级都引进了机器人自动码拆垛系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吸盘能力存在波动性,很容易受外界条件,如供气气压、纸箱表面质量,垛型偏差等条件的影响,即实际现场能力跟参考值存在偏差。在大理卷烟厂就地技术改造应用阶段,我们先模拟机器人的工作时序进行理论计算,然后在机器人现场工作的各种工况条件下进行长期现场测试,最后经过分析对比,吸盘实际现场能力符合我们的理论计算值,且大于系统设计要求值。在运行过程中吸盘性能稳定,除烟箱表面破损严重或垛型异常等特殊情况外,能力指标一般不存在波动,为以后该套系统的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的微型化和小型化,根据生物负压吸附器官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SMA)驱动器驱动的仿生吸盘.由于SMA响应速度慢,为加快负压响应,仿生吸盘采用差动式SMA弹簧驱动器驱动,并引入电阻反馈监测SMA相变程度,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控制器控制SMA加热电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吸盘产生负压较快,并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作为微型和小型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机构.  相似文献   

18.
作业管径小于80mm的小型管道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核电站等领域的检测、维修,其移动结构及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采用螺旋轮式结构设计了内径为60mm的小型管道机器人,其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控制方便.螺旋轮式移动的主体结构,确保管道机器人具有较大的牵引力和移动速度.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数据信号,由搭载在微型管道机器人的移动结构上的DSTJ-3000智能差压压力传感器采集传送到C8051F330单片机,通过无线蓝牙数传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软件实现计算机对管道机器人的控制.螺旋轮式小型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自由控制前进、后退、调速、自锁等,其动作状态数据也可利用上位机软件显示或打印.  相似文献   

19.
模仿人走路的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双脚步进式”微型机器人的进给机构和实现方法,通过对该机器人系统的研制与性能测试,获得了步进精度高,移动范围大,移动速度、方向可调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微小管道机器人移动机械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小管道机器人能够帮助人们完成诸如小口径管道内检测等工作,其移动机构是机器人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分析研究行星齿轮驱动的微型机器人移动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移动机构的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移动机构车轮的附着性和驱动力,减小寄生功率的影响,可较好地实现该微型机器人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