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斌 《甘肃科技》2016,(3):27-28
主要对RFID技术进行介绍,对RFID技术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RFID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弊端,探索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忠惠 《科技信息》2011,(20):I0115-I0116
本文基于WLAN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无线医疗护理系统,通过在医院部署无线网络,患者佩带RFID标签,在药品加贴RFID标签,护士可以通过PDA掌上计算机采集获取患者信息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RFID、WSN、WIFI及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与产业的不断发展,解决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实现"物联网"的可行性越来越大。其中,RFID技术以其低廉的价格,相对成熟的技术,为实现给所有物品打上电子标签提供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先展开:  相似文献   

4.
杆塔是输电线路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稳定可靠性是整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提出一种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和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的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网络,具有监测成本低、故障定位迅速和适合长期监测的优点。中继节点设置是所提出监测网络性能研究的关键,建立了中继节点传输延时模型,有利于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监测网络延时性能。针对RFID冗余数据导致的融合监测网络延时,提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RFID冗余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削减阅读器端采集的冗余数据,具有算法简单、实时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杆塔是输电线路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稳定可靠性是整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和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网络,具有监测成本低、故障定位迅速和适合长期监测的优点。中继节点设置是所提出监测网络性能研究的关键,因此本文建立了中继节点传输延时模型,有利于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监测网络延时性能。针对RFID冗余数据导致的融合监测网络延时,提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状态监测RFID冗余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削减阅读器端采集的冗余数据,具有算法简单、实时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能够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通过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目前实际的用户终端通常处在远离WSN的传统IP网络(如Internet)上,因此将WSN与传统IP网络融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提出一种能够面对多种挑战的WSN与传统IP网络的集成方案,该方案采用用户代理、应用代理、注册代理、资源管理器架设WSN与传统IP网络之间的桥梁。通过对组件描述和查询操作流程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集成方案能灵活、可靠、低能耗地使传统IP网络中各种不同种类的应用能够尽可能快速地得到WSN的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由于部署要求的特殊性,电池等传统的能源技术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寿命受到极大限制。随着微型能源采集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实用,将其应用于WSN将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型能源采集技术的概念及其在WSN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WSN?不是论坛中灌水时的网络用语“猥琐男”,而是连IBM都在构建无线传感网络的热门应用;什么是RFID?并非字面上晦涩难懂的“无线射频识别”,而是能让沃尔玛每年节省约83.5亿美元的实用技术。中国微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章龙就曾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应该加大对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关注力度,并特别强调:“WSN与RFID结合起来组成的网络,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WSN与RFID,两种技术的有效范围不同,适用领域也不完全重合,但却拥有同一个关键词——“无线”。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将办公及管理环境“无线化”、“网络化”将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可真正踏出这创新一步的还不是多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冷链物流跟踪及追溯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食品冷链物流在运输过程中的跟踪及溯源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解决方案,通过结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WSN),构建了一个冷链物流跟踪及追溯系统。本系统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食品的追溯;采用WSN技术实现实时监控食品的环境信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运输工具进行定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运输工具实时监管。通过此系统实现食品冷链物流的智能化跟踪和追溯,最大限度地保证冷藏食品新鲜程度、色泽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锁的外观功能格局也都同时发生变化。而目前先进的安防系统也使智能门锁从单纯的射频识别RFID发展到与无线传感网络WSN结合的更高阶段。同时,RFID与WSN的结合也开始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解决了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传输工作,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以协作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有效信息,并最终发送给信息搜集者。它可以快速组网并实时感应、获取预先设定的各种有价值信息,使人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感知世界,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WSN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都有涉猎,并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分布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技术。由此来看,无线传感器已然成为了多科学交叉前沿研究热点,吸引了众多科技工作者的同时,对于他们的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相似文献   

12.
在频谱动态信息实时采集过程中,常规的采集技术采样率过高,导致采集操作动态链接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RFID的频谱动态信息实时采集技术研究.采用FFT算法控制频率分辨力,限制频谱动态信息的采样率,采用RFID技术融合处理电子标签内的数据,建立RFID事件处理模型,生成对应的频谱动态信息实时采集业务,根据需求的不同,配置相应的采集规则和采集模式.在此基础上,定义频谱动态信息通信协议,在W5300网口芯片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RFID的采集技术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动态链接稳定,数据相对误差小,数据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3.
RFID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认为最终将取代现有的条形码技术。与传统条形码依靠光电效应不同的是,RFID标签无须人工操作,在阅读器的感应下可以自动向阅读器发送标签内存储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在医疗行业中,借助于RFID可以加速医院的数字化进程。使用RFID可以方便的实现对患者的管理、重要医疗设备及药品的追踪,从而实现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WSN数据融合技术的特点和原理,重点分析了WSN数据融合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生产和维修环境中,信息采集不及时、不方便的弊端,提出了一种由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组成的,以ARM9为平台
的汽车配件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汽车厂商组装车间或品牌4S店内的配件修理部门,完成零配件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增强了汽车装配和维修过程中的信息流通,与传统的信息传送方式比较,其可靠性和快捷性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传统推土机运行参数监测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相结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推土机运行参数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推土机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参数的记录与查询、参数异常的诊断与报警等功能,从而能对设备的异常做出早期预报.  相似文献   

17.
将RFID识别技术与交通灯信号控制机有机地结合,提出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公交优先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以及主要软件设计流程。设计的控制器实现RFID技术与传统交通灯信号控制机的融合,使公交运行自动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RFID、WSN、集成网络和智能节点等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监控系统,实现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全程跟踪及有效追溯。  相似文献   

19.
基于WSN和RFID技术设计了稻米溯源系统,来对稻米的种植、存储、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实时、精准的溯源.该系统利用CC2530无线模块传输生长环境数据,采用RFID对稻米的收割、储运和加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溯源记录,构建了溯源数据库与农产品电子电商的对接平台,使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完整的数据链条.  相似文献   

20.
夏华 《科技资讯》2010,(17):224-224
本文首先阐述了RFID技术的技术原理,随后分析了医疗领域的特点,探讨了建立医疗管理服务平台的可行性、优越性,并用典型的医疗领域的RFID应用来阐述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