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了解中古入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情况,首先统计各方言今读声调的字音数的分布比例,把握古入声在方言中的演变大势;然后以声母今读保留浊音的石陂方言为纲,依古声母清、全浊和次浊三类顺序,分析文读和白读两个层面的情况;同时对次要对应情况也进行考察,勾画出文白层次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湖南岳阳县方言音系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岳阳县方言的音系以及赣语、湘语的区别性语言特点,指出:岳阳县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舒声不送气、入声送气的现象,是唐宋以来江西移民带来的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皆送气的方言影响当地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皆不送气的方言的结果;此外,岳阳县方言处在赣语、湘语的交界地带,因此,把岳阳县方言划为湘语、赣语之间的过渡性方言也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大荆方言属于湘方言的长益片,它在语音上的特点主要有:古代全浊入声字一般读送气清音,果摄有元音高化现象,古去声演变为阴去、次阴去、阳去三个调类。由于声母送气,次清去从清去中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调类:次阴去。  相似文献   

4.
中古全浊声母在安化界牌话中今多读为零声母及边音l,其原因是声母的弱化。也正因为弱化、强化在方言语音流变中所占的地位不同,使得界牌话与梅城、东坪以及益阳、新化、娄底等方言相比,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洁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97-99,104
运用历史比较法、实地调查法,对太原方言声母在20世纪中的演变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的轨迹和特点,发现声母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官话方言的强势影响,文读音覆盖白读音,直至白读彻底消失,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古全浊声母由读不送气音,变成官话方言的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同时声母系统进一步趋于简化.  相似文献   

6.
张双庆、万波先生认为“辫”字赣方言读阴平不送气不合理,主要理由是所列赣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全浊上声字无有一个读阴平不送气,由此断定它另有反切来源:清声母帮母。本文认为“辫”字只有一个来源:浊声母并母,并且认为两位先生的材料和推断不够真实。“辫”读阴平不送气的原因是受普通话影响,方言的语音变化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张双庆、万波先生认为“辫”字赣方言读阴平不送气不合理,主要理由是所列赣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全浊上声字无有一个读阴平不送气,由此断定它另有反切来源:清声母帮母。本文认为“辫”字只有一个来源:浊声母并母,并且认为两位先生的材料和推断不够真实。“辫”读阴平不送气的原因是受普通话影响,方言的语音变化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8.
从音韵学角度分析吉安方言语音,其中有许多古音遗迹。本文拟选古"精清从"三组字来考核吉安方言语音的声母表现,并且与今音一一对应比较,从而分析音韵学关于上古声母的重要论断在吉安方言中的体现和差异,进而探究"精清从"三组字声母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追溯表明: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调值及入声的归并上.屯堡方言阴平调值是中平调33,是明代汉移民语音的底层;周边方言的高平调55,是清代汉移民语音叠置覆盖的结果;其余方言的次高平调44,则大多是中平调受到高平调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入声归并上,屯堡方言全浊入声归阳平是填补舒声空位的结果,这与周边方言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而其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这属于明代汉移民语音中的底层成分;周边方言乃至西南官话中这些字归阳平,则是清代汉移民语言对该方言进行重叠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吴语是我国的第二大方言,吴语研究尤其是吴语语音研究起步早、论著多。吴语的全浊声母、声调、连续变调和小称变调都曾经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吴语的语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枣庄方言同普通话一样,其声母中的舌尖前音Z,C、S大致是从中古的精组声母演化而来的。分析一下中古精组声母在普通话予枣庄方言中的演化,找出其对应规律,这对枣庄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声调类型进行了描写,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推断。从汾河片方言的声调类型和演变的情况来看,古全浊声母的清化使声调产生了分化,方言间的互相影响与方言自发的演变使声调发生了归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查并构拟出新圩方言的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声母和韵母等呼的配合关系。本文还将新圩方言音系与中古音及现代北京话语音进行比较,说明新圩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及其与现代北京语音的异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并构拟出新圩方言的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声母和韵母等呼的配合关系。本文还将新圩方言音系与中古音及现代北京话语语音进行比较,说明新圩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及其与现代北京语音的异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白异读的分析研究对于考察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方言语音发展演变的历史层次有着重要的意义。广南方言有着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且极具地方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描写广南方言的文白异读系统类型,同时对文白异读所透露出来的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海燕 《科技信息》2007,(7):132-132,82
本文以古知庄章组字今音声母的分化为例论述城乡方言的演变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方言演变的速度和进程不尽相同,微母字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呈现出不同的演变层次。江汉平原有不少方言的微母字至今仍保留中古重唇音[m],在西南官话乃至整个官话中,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江汉平原诸方言的归属值得商榷,它们属于北方话和南方话之间的过渡带方言。  相似文献   

19.
北京音的舌尖前音声母([is]组)来自古“精”组声母,舌尖后音([tξ]组)来自中古“知、章、庄”三组声母.汉语方言中,大多数方言存在[ts]组和[tξ]组不分的现象,多半是将[tξ]组声母混成[ts]组声母,如官话区的沈阳、扬州、成都、西安以及上海、广东梅县、长沙、南昌等方言中都没有[tξ]组声母.而以这两组音  相似文献   

20.
将那坡话声母与中古音进行比较,得出中古声母在那坡话中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