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大学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文中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充分利用与工厂接轨的仪器和设备,制定了双层次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模拟工业生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为日后成长为合格的工程师储备力量。  相似文献   

2.
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工厂实际生产知识引入教学、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科技竞赛、生产实习、仿真实习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接受了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安全、矿加等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为对象,从训练模式、训练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研发、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通过对矿业类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陆坤  李凤岐  杨南海  谢玲 《实验室科学》2013,16(3):162-164,167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一我国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以往在工程人才培养,特别是校企合作培养高端软件工程人才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依托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探索校企联合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思路,成立校企联合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班,构建起带有示范性意义的、适合软件相关工科专业方向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的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目前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是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试图以卓越车辆工程师培养为例,系统地探索和研究行业快速发展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及知识能力结构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期为高校开展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目标,讨论了工程造价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现状的基础上,从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要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了“611”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提高了专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专业。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谋求新的思路,以保障"卓越工程师"的顺利实施和通过国家验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需要,提出该初步设计在设计题目的选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实施操作管理模式、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等具体措施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达到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应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大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通过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群,以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课程设计,对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逐步实施,作为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的实践教育的地位日益突量,实践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更为举足轻重.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该文对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普遍同题加以分析,探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文中介绍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详细阐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在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培养研究型卓越工程师的通用目标,初步探讨了在培养研究型卓越工程师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物理教学模式。揭示了自主创新产品项目的实施、设计性实验的研究、知识拓展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内容的选择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创新意识、构思以及设计等综合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并根据一段时间以来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分析和总结,找出经验和不足,以便为将来研究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建构培养学生优秀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工程伦理的教学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本科学生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所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因周边水能资源富集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发展优势。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立足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攀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工科学生综合实践实训等方面不断探索和优化,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应集合区域优势、明晰培养目标,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区域优势条件下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讨了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着重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一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对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急需的机电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  相似文献   

15.
樊新  陆绍荣  韦春  张发爱 《甘肃科技》2012,28(18):73-75
随着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分子专业人才的竞争力,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实习是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下,进行该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探讨改革实习教学形式和加强实习教学措施,达到培养卓越工程师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学科简介材料与化工学科基于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进行建设发展,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设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和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同济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专业。  相似文献   

18.
浙江科技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企业学习阶段的效果是决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以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开展基于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探索实践。通过实践,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获,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卓越工程师培养效果初显,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  相似文献   

1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国家为振兴工程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项目。文中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教学体系的结构。通过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模式的措施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内涵在于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把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理论教学改革为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时,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课内必做实验、CDIO选做实验和开放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体系逐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应变能力,有力地保证了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卓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