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洋 《太原科技》2009,(8):32-33
2009年7月22日,21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奇观在长江流域精彩上演.月球的剪影在太阳面前优雅地划过,光芒四射的太阳,渐渐隐去光辉,幻化成暂时的黑洞;日常忙碌的人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那片悠远深邃的宇宙,共同见证这一气势恢弘的"日月之舞".  相似文献   

2.
日食漫谈     
胡龙成 《大自然》2009,(4):73-75
晴朗的天空太阳高照,突然一个黑影悄悄地接近太阳,并慢慢地使其失去光辉。这时天空出现了星星,喧闹的大地一下子变得十分安静,几分钟后,太阳又把自己的光芒洒向了大地,这就是日食现象。日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太阳、月亮和地球在同一条方向线上,月亮遮住了太阳,使得地球表面某些地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见不到阳光。  相似文献   

3.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夏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 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代《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 ,重新考察这次日食事件及古代的推步结果 ,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前 2 12 8年 10月 13日 ;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 - 2 2 0 0至 - 1799年日食典 ;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早就听说今年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要“光临”我国长江流域。我们浙江海盐县正处在此次日全食带的东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Lorenz的对流方程组和大气环流方程组说明太阳常数的变化和日食对旱涝影响的机制,并对用日食相似年预报旱涝的方法提出改造意见,而用实例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诠释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区观测到了日全食天象.此次日食的食分为1.079 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398.8秒.是1814-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日食从印度拉开帷暮,经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进入中国.椋过太平洋后从日本南侧列岛上空落幕.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这3小时25分,掩食带全长15 150千米,平均宽度23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成为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7.
根据清代日食预报史料,考察了清代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精度。在《历象考成后编》编撰之前,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误差在10到15分钟左右,《后编》开始编撰之后,误差减小并一直稳定到清末。晚清以"新拟算法"推算,日食预报误差明显小于《后编》的推算误差。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环食射电联合观测研究的课题需要,用北京天文台高分辨率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于1987年9月22、24日对太阳黑子的纵向磁场进行了观测,经过换算得到23日日食时有关黑子的磁场分布及其月掩情况。这些结果不但大为改善了有关射电源的光学证认,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黑子上空缓变射电辐射的方向性,二维分布以及亮温度的极小点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于非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5):122-122
据说,最早被记录下来的日全食发生于夏王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第四位君主仲康在位时.从那时算起,人类观测和记录日全食的历史已有4 000年了.不过,在这4 00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对日食的观测与"科学"二字几乎不沾边儿,其与"迷信"的关系倒是更为密切,无论古代中国、古巴比伦还是古希腊,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起讫算法是为了计算日食的初亏和复满时刻而设计的,该算法为《皇极历》所首创,此后历法均有涉及.通过构造日食起讫算法的理论模型,证实日食起讫算法应与月亮视差有关,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只有《钦天历》设计的日食起讫算法成功地考虑了月亮视差,由此指出中国古代日食起讫算法的一个缺陷.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日食形成旱涝的耗散结构理论.并以1991年和1992年的预报结果和实际情况的对照验证此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1997 年3 月9 日日全食时, 我们于黑龙江省漠河市( 西林吉) 作了一系列日冕的照相观测不同感光的日冕像上显示出赤道东西的宽冕流、两极区冕洞、极羽和20 多条极射线等结构特征本文综合一些日冕像的形态结构和亮度测量结果,给出日冕的形态结构图、等亮度图、两极区和赤道区东西的亮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2009日全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O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可见长达5分钟的日全食,这将是地球上所能见到的最壮丽的天文现象。这次日全食在地球上堪称百年一遇,今年的日全食和90年前的一次日全食是“亲兄弟”!这你能想象得到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设计的食分算法与食限的大小及定义方式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到月亮视差的影响,因此,传统历法中日食食分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日食食限定义为日食视食甚时刻视月亮到视黄白交点的距离,使得他们所设计的日食食分算法具有明晰的天文意义。在论述中国历法家对日食食限的定义方法以及基于这种定义而给出的简明的日食食分算法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日食食限与食分算法的历史沿革划分为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日食记录,历代历家用以校核和改善历法计算.自1887年自奥伯尔兹肇始,多种日食典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之一的《中国历史日食典》,总结和借鉴以往各种日食典、日食图表的得失,采用3-8个地点两套参数的时刻/食分表和中比例尺日食中心带图,给出中国地区公元前2300至公元2100年之间的日食.本文论其编算方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数学公式将《明天历》的日食算法表达出来,并指出其天文学意义。方法文献分析与数学建模。结果《明天历》先求得合朔时交点离开冬至点的距离以及太阳到冬至点的距离,两者的差值就是"去交度分";常数中的"朔差"是一个朔望月中交点退行的距离;它以恒星年而不以回归年入算以及用太阳的去交分代替月亮的去交分都是其去交度分算法的不足之处。《明天历》的食甚时刻仅是对经朔时刻加入日月不均匀运动有关的修正,没有进行时差的修正。其他算法与主流算法基本相同。结论《明天历》的日食算法在宋代是比较特殊的,这些特殊之处大部分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某些算法中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7.
日食是月球将太阳短时间遮住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走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就有可能遮住太阳,部分遮住太阳叫日偏食,完全遮住太阳,叫日全食,对于科研和观赏来说,全食是日食全过程的精华部分,每次日全食只有地球上很小的范围可以看到,所以,对于地球上某个地点而言,日全食是几百年才能看到一次的,而且全食的时间往往很短,在一百次日全食中,全食超过6分钟的只有6次左右.  相似文献   

18.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可是,如果有一天太阳忽然“罢工”了,天色瞬间暗了下采,白昼变成了黑夜,你会不会感到惊奇,甚至是恐慌呢?发生在夸阜7月22日的日全食,大家都还记忆扰新吧?太阳真的“罢工”了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解读了《宋史》所记载的《崇天历》有关日食计算的算法术文和天文常数,并根据《崇天历》日食推算过程给出其完整的日食推算公式。作为一个算例,使用《崇天历》计算了天圣二年五月朔的日食情况,展示了这次日食推算的完整过程。与《纪元历》的日食算法比较,对《崇天历》的算法给出综合评价,指出《崇天历》的日食算法是合理的,但还不够优化。相比《纪元历》,《崇天历》的日食算法更为简单和粗糙,但其入交定日算法却比《纪元历》的更接近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20.
1987年9月23日日食期,日食观测组拍摄了地球元素H,D,Ca,Fe,…的发射光谱(光源和仪器安置在同一实验室内),首次发现在日食期地球元素谱线波长发生变化,H,D,Ca谱线波长的相对变化达10~(-4)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