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岩体的工程分类是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岩体工程分类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工程对象,对岩体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等级,区分成性质相近的类别,为工程的选点设计提供定量的资料。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黄河大柳树坝址导流洞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判,并提出了提高评判精度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岩体工程质量区域化评价软件系统(RMQC)是一套在微机上运行的三维块段法大型岩体工程质量分级与评价综合软件系统.作者从RMQC的逻辑结构入手,重点计论了岩体现场特性数据库、评判指标的概念化描述、工程环境数学模型、评判指标结构分析、单元块估值、岩体工程质量评价及图形等各子系统的设计原理与主要功能,并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实用情况,为科学地进行工程区域内岩体质量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地下工程评判效率,利用三支决策的方法对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进行质量评判.首先利用模糊相对比较决策对地下工程岩体进行总体排序;其次通过贝叶斯决策规则做出期望损失最小的决策;然后用三支决策对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判,得到分级结果;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实际工程中,验证该评判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以后计算机在岩体质量评判中更为深入的应用打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柿竹园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研究确定该矿垂悬部分岩体的岩体力学参数.在工程现场进行实地的节理裂隙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地质评价体系对岩体进行质量分级;系统研究了各种岩体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粘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的确定方法,最终主要以Hoek-Brown准则为基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评判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大尺度垂悬岩体质量好,不同方法得到的力学参数值有所差别,综合评价能够较合理地得到适合于工程实践的岩体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柿竹园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研究确定该矿垂悬部分岩体的岩体力学参数.在工程现场进行实地的节理裂隙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地质评价体系对岩体进行质量分级;系统研究了各种岩体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粘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的确定方法,最终主要以Hoek-Brown准则为基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评判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大尺度垂悬岩体质量好,不同方法得到的力学参数值有所差别,综合评价能够较合理地得到适合于下程实践的岩体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模糊数学对工程岩体给出模糊综合评判。以此,对围岩计算参数提出了一种较简便的确定方法,可供围岩数值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岩溶隧道安全性的快速评价,采用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岩溶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灾害源和防突结构,选取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防突厚度及围岩特征这4个方面因素,建立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突水突泥快速判识方法即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防突评判方法(PSAM法),构建突水突泥防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即以防突厚度、水压力特征、不良地质、岩体质量和完整性为主要影响因素,围岩节理状态、水源补给条件、水力连通性、岩石强度为次要影响因素,岩层走向与倾角、地应力、岩体透水性特征为修正因素,提出各影响因素的分类方法和等级划分体系,形成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防突评判实施流程。将该评判方法应用于宜万(湖北宜昌—重庆万县)铁路野三关隧道"602溶腔"大型突水突泥灾害工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评判方法克服了现有突水突泥风险评价不能描述防突结构围岩特征及厚度影响作用的不足以及传统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针对孕险环境和围岩特征等重要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的欠缺;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该评判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岩体可爆性分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在岩体可爆性分级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带有专家打分的主观偏向性,利用Shannon熵理论客观地确定可爆性评价指标的熵权系数,并结合属性识别理论,建立工程爆破中岩体可爆性分级判别的属性识别模型;选取岩石的密度、抗拉强度、冲击动载强度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属性识别的判别指标;以14组岩体实测数据进行分级判别,建立属性空间矩阵并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各评判指标的权重,计算属性测度,利用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对模型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岩体可爆性难易程度的评判问题,且评价结果合理,为工程爆破中岩体可爆性分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将距离判别分析法应用于岩体质量等级判别与分类中,建立了岩体质量综合评判的距离判别模型。模型选取岩石质量指标、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纵波波速、结构面摩擦因数和弹性抗力系数等6个指标作为判别因子;以洞室围岩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待判样本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是岩体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岩体边坡稳定性的灰色系统类比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复杂的岩体边坡系统视为一个灰色系统 ,在综合分析岩体边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表征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复合指标作为评判其稳定性的因素 ,给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指标的边坡岩体稳定性的灰色系统类比预测模型 .算例结果表明 ,该法简单、直观、实用性强 ,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很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个基于单元BP神经网络拓扑而成的耦合神经计算模型,对其在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神经计算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系统有着较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辨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初始地应力及一定形状洞室的开挖作为已知输入,洞周不同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实测值作为已知的输出,多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及优化技术,建立了一套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理论和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具有流变性态的任何地下工程岩体,可方便地确定其流变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隧道围岩变形量预测的灰色模型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监测是掌握围岩的动态信息、确保施工期间隧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围岩位移预测则是支护形式、支扩参数设计恰当与否和了解运营以后隧道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传统预测方法有基于岩体力学理论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值的拟合方法等,本文通过以实际工程原始数据列作为参考数列,建立围岩预测量测数据的灰色预测预测模型以及3种GM(1,1)改进模型,并通过比较结果及关联度分析发现,一般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围岩变形量的短期预测,更新递增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在作较长期预测时,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已知某露天开采矿坑岩质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该岩质边坡在开挖后坡体内岩体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从而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状况作出评价。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开挖后,斜坡体只是局部浅表层的岩体沿着结构面有滑动,并没有发生整体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15.
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单元安全系数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稳定性评价是岩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岩体各部位的安全情况,引入单元安全系数Ke来评价岩体的微观稳定性,它能定量评价岩体在应力作用下的稳定状况;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单元安全系数公式,然后,利用算例研究,探讨了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随抗剪强度参数、黏结力C、内摩擦角φ的增大,单元安全系数Ke逐渐增大;Ke与抗剪强度参数间符合显著线性关系;Ke随c变化的梯度明显大于Ke随φ变化的梯度,黏结力对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大于内摩擦角对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②最小主应力增大引起单元安全系数增大,最大主应力增大引起单元安全系数减小,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二者与单元安全系数的关系均呈现指数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作者就金山店铁矿围岩特征,论述了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级指标的选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该矿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分级模式,并提出了其模式识别方法。所得分级结果可为该矿合理选择支护类型和支护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对隧道安全施工和运营至关重要,采用现场监测方法是判定隧道围岩稳定性最直观的一种方法。以原坝子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III、IV、V不同等级围岩初期支护后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进行系统的现场监控量测,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拱顶及周边位移一般稳定期为10~15 d,累计沉降量和周边累计收敛量随围岩等级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并处于允许范围以内,说明隧道开挖方式和支护方案是科学合理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连续介质裂网络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对石砭峪供水洞进行裂隙网络渗流分析。在求知渗流量后,确定出渗透压力;在考虑渗透压力作用下,建立了对供水洞岩体变形性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该项研究可用于实际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石工程系统理论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有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不能考虑参数间的作用机理,和施工对整个边坡岩体天然性质的影响。而岩石工程系统理论将整个岩石工程视作一个系统来处理,能考虑岩石工程中各种不同因素,及其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施工对工程状态的影响。鉴此,在岩石工程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智能方法并结合样本,生成一个动态的网络结构,建立各边坡样本的岩石工程系统矩阵,然后求解各矩阵,并得出稳定状态边坡与非稳定状态边坡矩阵解的规律,以此提出边坡稳定性指数的概念。最后,利用此方法对福建紫金山金矿露天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与极限平衡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PCA-Logistic模型算法,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先用PCA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有效控制稳定性因素的计算数量。选出边坡重度、内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四个主成成分进行Logistic建模分析。得出其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于边坡稳定性实例分析,与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CA-Logistic模型有效的处理样本数据,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过程,计算得出的边坡稳定性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法进行对比,验证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高效性。该方法可在工程地质、采矿工程、经济等众多领域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