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民间借贷为幌子进行虚假诉讼的套路贷案件具有知识型犯罪的典型特点,不仅损害了被害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因此如何发现并预防套路诉讼是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司法机关为视角,从案件进入审判机关时起,对立案阶段和案件审理阶段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公检法司协助工作的思路,建立起民间借贷面纱下套路贷的发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纵横》2006,(3):25-28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目的在于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保护知识产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担负辽宁省专利案件及沈阳市的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2005年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9件,依法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厉制裁了侵权行为。4月18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精选了2005年度审理的十大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3.
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相互交织、重合,使得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大量存在,民事诉讼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的不同,法院处理这类案件十分棘手。界定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内涵是解决此问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型化研究;对于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司法实践中主要有分开审理、一并审理和分别审理的审理方式.现实处理中也存在立法的缺失、讼累等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和在民事诉讼中解决行政附属是处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的两种玲径.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纵横》2007,(3):19-21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目的在于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保护知识产权,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沈阳市法院担负全省专利案件及全市的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2006年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32件,依法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厉制裁了侵权行为。在此,该院精选了2006年度审理的十大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5.
军事法院是专门法院,是属于我国司法审判机关,享有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军队内部的刑事案件以及双方当事人都是军内单位的经济纠纷案件属于军事法院管辖范围,军内民事案件由地方法院管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军民之间关于人身财产的民事案件大量增加,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军事法院试行审理军内民事案件问题的复函》(法函[2001]33号)中,指定军事法院试行审理军内民事案件,这也引起一些争议。那么军事法院对于此类民事案件是否享有管辖权?其法律依据何在?本文主要内容是探讨军事法院管辖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行政不作为案件法律规范的不详尽和不完善及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性质,使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审理产生许多分歧意见.本文从规范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的角度,对行政不作为案件的概念、审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于迷信风水而导致的民间纠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同时也是传统司法中一类不可忽视的特殊案件。"刁讼陈仲垣、陈杰二杖"案系明代《盟水斋存牍》中记载的一个典型的风水诉讼案件。分析其诉讼双方的利益分歧和诉求,以及官员的审理过程,对于探究传统社会中百姓的生活常识和内心信仰,以及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司法案件的审判,司法官员对民间的风水禁忌这一案外社会现实又有着何种见解与认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寅 《华东科技》2001,(6):12-13
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是人民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难点问题。正确及时地依法立案,对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以及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人民法院在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立案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的重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若干规定也是立案工作重要的司法依据。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谓直接利害关系,是指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9.
“两个效果统一”不仅成为法官审理新类型案件的要求和考虑因素,而且成为社会各方面评判案件质量的“度量衡”,但存在不同认识。审理新类型案件运用“两个效果统一”论的法理基础是法社会学和利益法学,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问题,其评判行为是多元的。审理新类型案件要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应当强化政治意识、制定司法政策进行指引、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性与正面效应、加大调解协调力度、正确运用法律方法进行自由裁量、正视司法的“有限性”并借助多元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是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联合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成功典范。其后的行政诉讼案件,是我市办理的第一起专利侵权行政诉讼案件,同时也是陕西省近年来发生的一起典型专利侵权行政诉讼案件。该案作为侵犯专利权典型案例列入全国双打办《2016年中国反侵权假冒年度报告》,同时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全国十大专利行政案件。在案件审理的初期(侵权判定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举证和取证难的问题,同  相似文献   

11.
唐承隋制,实行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礼部负责贯彻实施,制定相应的教育政令和措施、规划;国子监则根据礼部颁行的政令法规管理六学。唐代中央官学大致可分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两个系统,这一体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规范完备的学制系统,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中央官学的授课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对维护和加强唐代封建统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司法是唐代司法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其社会的转型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促成了宋代司法的进步。宋代司法所表现出的理性与经验是别的王朝所不能比的,宋代司法的理性与经验,具体体现在宋代士大夫的人文精神、司法运作机制中的权力制约、规范的司法检验手段和实践理论成果等方面。宋代司法的法理与经验对现代司法朝着文明、科学、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晚唐时期,一大批方外僧侣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这些诗僧继承贾岛等人的“苦吟”传统,并使之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而“苦吟”之所以成为诗僧普遍采用的创作方式,并且形成唐代诗坛上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既与当时的普遍风气和创作传统相关,也有其不同于世俗诗人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4.
《粤西诗载》中的唐代诗歌,记录了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轨迹:初唐的厌恶、盛唐的既欣赏又感伤、中唐的适应、晚唐的留恋。这个变化表明了从初唐到晚唐,唐人对广西的好感是与时俱进的。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并在晚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尤其显现在桂、邕、容三管的重镇区域。  相似文献   

15.
16.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三法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起源于唐朝,在明清发展完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以及非最后性等特点。它对明清的司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它具备合议制形式,是对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独任制审判所进行的修正,弥补了独任制的弊端。研究三法司会审在明清得以完善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对今日诉讼制度之建设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唐代山南道贡品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山南道,联系南北,沟通东西,是一个中西部结合地区,这一地区在当时有许多土 品作为贡品上贡中央政府,对这些贡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唐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的状况,也可为今天中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借鉴,本文分作食品,纺织,药材,生产原料和文化娱乐及其它贡品等五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代共有20座帝王陵墓,其中18座分布在关中北部坦荡如砥的平原和挺拔峻秀的崇山之间。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这些陵墓的规模不尽相同,在排列上也没有什么规律,但在制度上却是基本一致的。唐代帝王陵墓有“因山为陵”和“堆土成陵”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陵墓,都是唐王朝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成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唐代帝王陵墓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北宋诗人崇尚唐人唐诗,以盛、中、晚三唐的诗人诗作为主。其形式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即“别集整理”、“选集编选”、“唐集校注”、“诗话评说”、“序跋品评”;而于诗歌创作方面的具体表现,则重在相互唱和而成风气、汲取各种创作技法以为己用、继续乐府诗的创作等方面。因此,以崇尚唐诗为主流的诗歌创作,历史地成为了推动北宋诗歌繁荣与发展的一种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