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薪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应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本文就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薪酬和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会计处理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14篇出土文献孔子言论为参照,尝试订正一千八百余年来对《论语.子罕》首章的误谈。通过分析《论语》本文,尤其是以出土文献为参照,可以看出,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的句读当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当看作"举"(称引)的通假字。该章可直译为:孔子很少说"利",却(多次)称引"命"、称引"仁"。  相似文献   

3.
"吊"作为《文选》中一种表达对死者哀吊的文体,历经岁月流变,从简单安慰性文辞渐渐发展成一种含有丰富情感抒泄的文体。"吊"有一个从礼仪到文体的发展过程。《文选》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于吊体存在不同认识原因在于二者选录标准不同,文学作品在《文心雕龙》中是"述中显优劣",在《文选》中则是"选中定典范"。吊文由质朴向华丽的转变恰呼应了萧统所属时代的文学风潮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李沫沫 《世界博览》2014,(23):64-66
每到冬季,北半球银装素裹,大街小巷中都弥漫着一阵阵咖啡香,伴随着多彩的霓虹灯在空气中肆意荡漾……在世界各地,或午正有人和你一样举着咖啡杯,慢慢品味。从阿拉伯人把这种苦涩的饮品发扬光大,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渐渐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无论在哪个地方,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知道西雅图或许是通过《西雅图夜未眠》《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电影,或是西雅图超音速这支篮球队。但你知道吗?它还是星巴克的老家。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6.
《召南.驺虞》是《诗经》中在词义训释、创作主旨等方面争论颇多的诗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诗作主旨争议的正是"驺虞"一词具体所指的不确定性。结合各类辞书、文献,以及有关《诗经.周南》与《诗经.召南》体例编排等因素,"驺虞"当解为一种"仁兽",进而《召南.驺虞》一诗宜解读为带有对"驺虞"这种"仁兽"带有图腾性质的、反映先民畜牧养殖生活的谣谚。  相似文献   

7.
《春秋》书诸侯葬后举谥似乎无一定体例,"三传"对此各有阐释。为此,以《左传》文献为依据,结合"三传"的观点,通过对其归类整理、梳理、考析,剔除其不合理之处,认为《春秋》书与不书诸侯葬谥有其独特的书法体例,即以内鲁和同盟为前提,国君之是否礼葬为书同盟诸侯的标准,而吴楚僭越、夷狄和灭国则不论同盟与否均不书。  相似文献   

8.
"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必然要体现在我国即将制订的民法典之中。人格权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民法典中体现人格权的重要性是当前民法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探究《论语》一书,会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已经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孔子的"人文精神"在《论语》中得到彰显。民法中的人格理论通过"仁"得以表现,而孔子的"仁"又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中庸之道"得到实践。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本文结合《说文解字》、《马氏文通》、《汉语史稿》对《论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的用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个诗歌总集,是一个民族从远古发出的第一段歌唱的旋律,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诗经》的解读要从儒家的那种道德、修身的角度中解放出来,从民歌的角度理解"国风"。对现代人来说,要以诗心翻译《诗经》,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是唱谁的,谁唱的,唱什么东西,让《诗经》真正回到"诗"上去。  相似文献   

12.
“于”可以表示并列关系,早期辞书多有论及,然所举例子多只限于《尚书》.甲骨文中"于"有用为并列连词的,各家所举多有不同,然能确定的只有一例.甲、金文中又均有两个“于”连用于一句中的形式,过去多谓其中的后一个“于”为并列连词,但陆续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本文通过对金文中"于"字的调查以及与“雩”的对比,认为金文中“于”没有并列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参照大徐本《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对《说文.肉部》涵盖的140个字进行逐字考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意义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分析了某些"肉部"字字义的转移以及"肉部"字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汉字发展演变中"肉部"与"月部"的混淆也是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字本义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高第丕,美国南浸信传道会传教士。他与中国学者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刊定于1869年。《文学书官话》虽然影响巨大,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文学书官话》用汉语官话口语写作,并把官话口语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法书"(刘大白语)。它的特点是划分词类尽量立足于汉语实际;"名头"、"地步"、"位次"、"靠托言"等术语的提出,与后来的汉语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王敏 《科技信息》2009,(34):199-200
随着广大高职生对知识的追求,对更高文凭的向往,在高职院校里报考本科自考的学生特别多。绝大多数都是新生一报道就并行报考了本科自考。计算机类的高职生以及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大都会报考计算机信息管理自考本科,而这个专业的自考本科科目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必考科目。考虑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科目本身的特点,考虑到自考纪律在逐渐规范,考试难度在逐渐增加,广大考生若想能在有限的业余攻读时间,顺利通过每次考试,笔者认为抓好分值较大的而又为数不多的几个综合应用题,是成功通过自学考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探讨《现代》与1930年代"现代派"诗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的编者在社会变动中采取自由主义和"中间人"立场,大量译介西方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上的积极倡导和创作中的努力实践使得本不预备造成一种文学潮流的《现代》,却于"无意"中促成了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潮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吴琼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114-116
通过以《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将军令》、《浔阳琵琶》、《平沙落雁》等乐曲为例,探究"逆分型节奏"和"渐变结构原则"在琵琶传统乐曲序部中的运用,使音乐在板式的连接上不再是机械的重复,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又由于这些乐曲序部的右手指法、音区、音高、力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即使运用了同一种节奏型、同一种速度原则,也会准确地表现不同的乐思,体现了"同中存异"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科技信息》2010,(17):J0340-J0340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硕果,针对外资企业落户后的会计核算管理,1992年5月25日财政部发布《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为了统一内外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1992年7月1日财政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两套制度并存且对于规范会计核算各有侧重。《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企业报表》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些科目体现了外商投资企业的专有性,本文从这些专有性探讨了外资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似乎对"房间"有种特殊的情怀,在她创作的作品中,有两部就是以房间命名的,它们分别是《一间自己的屋》和《雅各的房间》。阅读她的小说,有时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似乎都象牢房的奴隶,笼中的小鸟,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枯燥无奇地终老一生。"房间"在作者眼里很多时候就是一间约束妇女自由的"牢笼"。  相似文献   

20.
刘平 《世界博览》2011,(15):86-86
今年有亲戚的孩子参加高考,当我看了高考的作文题目后,便基本认定这孩子遇到麻烦了。别的科目且不说,语文要过关难度太大:作文题目与其说是进大学的考题,不如说是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中国崛起的特点》、《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等等,还要考生们"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的崛起、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这样的要求,即便是党校的博士生导师也未必能够拿出合格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