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六因素模型",即所谓的"钻石模型",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战略模型,并得出重要启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区由低成本型企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3日,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睢县荣获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第一名,并被评为全省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本文在深入考察睢县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下,揭开睢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奥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苏国平 《创新科技》2014,(12):18-19
河南省为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计划到2020年培育5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研究构建基于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的科技服务平台,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培育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共性需求,做好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管理人员培训,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训、成果推广应用、科技金融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服务,构建运营集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和服务机构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产业集聚区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开通全天候、常态化的咨询服务对接平台渠道,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其发展建设深刻影响着河南省区域人口的集聚及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是促进产业集聚区有序发展的前提,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前期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找出目前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五规合一"和"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以此为基础,在产业引导、空间统筹引导和政策措施引导3个层面破解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提供方法与策略的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保证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栽体和平台,提升城镇化水平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处理好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二者的互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河南省各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和缺陷.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以及早规划、市场引导、统筹兼顾等方法和思路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互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不同,传统产业集聚区过度依赖成本,缺乏市场效应,资源环境约束性强,缺乏良好的软硬环境,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人才队伍;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有良好的制度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比较大,区域创新环境优良。借鉴了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经验,提炼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和成长动力。  相似文献   

7.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8.
融资租赁是一种高效便利的企业融资渠道,在产业集聚区内开展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借鉴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经验和产业集聚区政府部门的适度参与,河南省在产业集聚区是可以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但需要强化政府认识和服务能力,吸引外来融资租赁机构和发展本土机构,以及完善鼓励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11,(8):29
<正>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分别公布了2012年度国家创新方法计划研究专项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补助资金专项计划,其中,河南省申报的"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方法(TRIZ理论)示范推广工程"和"河南省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创新方法知识库建设研究"课题通过答辩获准立项,分别获得科技部创新方法重点专项资助220万元和财政部基础条件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现状,详细分析了目前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提高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区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合作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的提升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武术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武术产业集群的现状,对其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应建立完善的河南武术产业集群模式,进而促进河南武术产业化、集群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得到河南省旅游产业投入的产出效率为0.303,在全国排名第21位,情况不容乐观.为提高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收益,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镇平县玉雕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镇平县玉雕加工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通过集中力量培育主导产业、建设园区搭建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举措,促进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发展成为对地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特色产业,可以从中认识到地方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休闲产业是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和体育产业为龙头形成连带的产业群。发展休闲产业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打造城市品牌的必然选择,是和谐城市发展的重要侧面和必然选择。贵州省的天时地利及生态气候资源,具有发展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省会的贵阳休闲产业的发展,对全省发展休闲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值得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首先借助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以河南省2003-2011年GDP为参考序列,分别以3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比较序列,研究了二者的关联度,得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GDP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从一个侧面得出发展河南产业集聚经济能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对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三个部门之间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数量分析,以找出河南省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运行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了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并指出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真正实现湖南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腾飞的目标,必须培育和强化湖南食品产业集群"五个"战略重点:重点发展湖南八大食品产业集群区域及其龙头企业;重点加强产业集群基地及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对形成食品产业集群有益补充的6大食品子行业;重点扶持5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推进食品工业重点技术改造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经验法选取24个指标,从系统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3个方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模糊物元分析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对河南省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纵向看2004—2008年河南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4年的0.501,提高到2008年的0.573,逐渐向较安全状况好转,但增加幅度不大,这说明河南省整体的生态安全态势还比较严峻,还存在着森林覆盖率不高、环保投入比重不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等问题;从横向来看,2008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生态安全指数在0.452~0.587之间,均处于临界安全,这说明河南省各地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战略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产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结合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农民增收三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