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50-3452,3456
发育在方正断陷的下切谷主要分布在区域不整合面之上,从区域上无法简单地用"顺源堆积"来解释。于是从断陷的构造演化角度出发,确认了方正断陷下切谷形成的两种填充模式。根据下切谷的定义和其在地震上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详细刻画出宝泉岭组底界面T3和白垩系顶界面T5的下切谷分布图。大致确定了下切谷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物源方向,寻找出沟前扇体。因此,下切谷的研究为方正断陷三维区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细分层沉积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渤海海域的地震资料及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在该地区的宽度为50 km,并分为东支和西支。以张家口—蓬莱断裂为界,渤海海域的郯庐断裂带分为南段和北段,南段东、西两支断裂的走滑特征非常明显;北段的东支走滑特征明显,而西支走滑特征不明显。古近纪,北段东支和西支都具有走滑运动,但是由于张家口—蓬莱断裂左旋切割,导致西支走滑受阻而被废弃,因此走滑运动主要集中在东支。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围子断陷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期,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最重要的生气断陷.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结合地质背景和应力环境分析,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格局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断陷期形成的地层中发育有近南北向(北北西、北北东向)伸展断裂、北东向—北东东向正断层、北北西向逆冲断层、北北西向褶皱、北东向褶皱、北东东向褶皱等多组构造形迹.除北东向褶皱为晚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的产物,其它构造形迹均形成于断陷期.断陷期地层内发育的3个不整合被解释为断陷期构造幕式渐进变形的产物.徐家围子断陷的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受近南北向压扭应力场控制,其中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育的左旋斜列低角度边界正断层控制了2个箕状断凹的形成,分隔这两个断凹的断凸的形成则与边界断裂的倾滑作用派生的局部挤压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万金塔地区位于德惠断陷西缘断垒带,其构造特征及变形机理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综合区域地质、钻井及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对万金塔地区构造样式、断裂系统特征、断裂活动期次及应力场进行分析;选取贯穿研究区的两条地质剖面,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复原,重塑构造演化史;基于断裂控藏作用,采用权重加权平均算法建立相应数学评价模型,提出"三参数评价法"定量评价深大断裂活动程度。研究表明:万金塔地区历经多旋回构造运动改造调整,构造叠加复杂,形成深部断陷期基底断裂及浅部反转期叠加断裂两套断裂系统。其中,沟通深部和浅部的深大断裂性质呈分段变化特点,在逆冲走滑地区断裂活动程度相对较高,控制了平面上CO2气藏的富集,反之,在远离活动程度高的深大断裂、二期褶皱构造叠加断裂影响小、靠近沙河子组烃源岩灶的地区可能存在有机烃类气藏的富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莫里青断陷构造、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系统分析,总结出西北缘走滑断裂带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西北缘断裂成盆期为一条高角度的走滑张性断裂,新近系受挤压应力作用发生反转,形成了内部发育众多具走滑性质的次级逆冲断层、挤压褶皱、花状等构造的西北缘走滑逆冲断裂带;宏观来看西北缘断裂经历了早期走滑拉张和晚期走滑挤压2个演化阶段;西北缘走滑断裂对油气勘探具重要意义:深大断裂通过提供大坡度构造环境、有效物源及保存条件为湖泊水下扇有效储集体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且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微相上的油气产能较高;断裂带内部形成断褶皱等构造圈闭、具有挤压性质的逆冲断层封堵油气等因素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效圈闭条件;各条件有效配置使得研究区西北缘走滑断裂带成为较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6.
在对含油气组合特征和成藏要素配置关系综合分析基础上,根据断陷盆地发育特征以及天然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重点分析了地震泵对油气纵向运移的影响,建立了该区油气藏成藏模式,本区发育的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构造气藏,岩性气藏和由构造、岩性二者共同控制作用的构造—岩性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基岩风化壳油气藏。徐家围子断陷两期构造运动进而形成了正反转构造,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圈闭及纵向疏导通道。沙河子组共经历了3次生排烃高峰,第一次由于强烈的构造活动,没有聚集成藏,后两次在其他成藏要素的配合下,最终得以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围绕,形成"三山一盆"的构造格局,具有复杂的盆山关系。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首次发现跃进二号东构造下部干柴沟组构造为正花状构造,而其上部干柴沟组、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构造为负花状构造。构造演化剖面分析表明,走滑构造发育经历了七个泉组沉积末期强烈的压扭构造作用,发育了正花状构造样式,而至柴达木组沉积的前期构造由经历了强烈的张扭构造作用,发育了负花状构造,且叠加在早期正花状构造之上,使得浅层层序主要发育正断层,两期走滑断裂作用叠加产生了现今复杂的负反转走滑断裂带。而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也有相同的构造特征,由此可推断柴达木盆地是受阿尔金走滑断裂影响的斜向压扭构造,非走滑断裂主干位移带内的拉分盆地。因此,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地区构造发育演化对于深入认识复杂的盆山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准中4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发育多个含油构造,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平衡剖面回剥、断层落差等方法,系统研究准中4区块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从而对研究区动力学成因取得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准中4区块断层呈带状分布,可划分为董3~董1井断层区、董7~董8井断层区和董6井断层区3个构造分区。其中,董3~董1井区断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在J_1s~J_2t沉积期强烈活动;董7~董8井区断层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斜滑断层,董6井区断层为高角度"卷心菜式"正断层,均在J_1s~J_2x沉积期强烈活动。进入白垩纪,研究区内各分区断层活动减弱,代之以区域整体沉降,至新近纪,构造变形以单斜挠曲为主要特征。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董3~董1井区断层受控于准南缘冲断和白家海凸起的阻挡,董7~董8井区断层受控于走滑变形机制下三台凸起冲断的后缘拉张。  相似文献   

9.
刘斌 《科技信息》2012,(12):339-339
近年来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在新疆温宿县泊尔孜地区做了大量勘查工作,逐步掌握了该区域内的地层及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陆超  汪吉林 《科技信息》2010,(17):I0184-I0184
区域性构造主要指中、大型构造。区域构造解析主要研究内容是岩石圈,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构造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构造类比法以及综合分析法。本文详细论述了区域构造解析当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方正断陷是依-舒地堑中的一个一级负向构造单元,主要表现在断裂系统及其形变历史比较复杂和构造样式类型丰富。目前方正断陷存在断层对油气的封堵作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不清等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下步勘探部署;因此急需开展方正断陷的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工作。在对方正断陷宝二段、宝一段、新安村+乌云组上部和下部的盖层及断裂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伊汉通断裂以西地区新安村乌云组内断裂主要对盖层部分破坏,油气聚集与保存条件不好;方6井区主要发育盖层完整型匹配关系,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而伊汉通断裂以东地区新安村+乌云组内两套盖层几乎被完全破坏,宝一段和宝二段盖层内发育盖层部分破坏型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极为普遍的叠加褶皱,以往多偏于形态描述.本文则用数学方法,将复杂的构造形态模型化,确定了各种复杂褶皱最基本类型的数学表达式.在叠加褶皱定量表达的探索中,力图追求模式的概括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对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根据断层平面走向,结合倾角和断距变化,将新野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空间上认为,新野断层是由多个等倾角面构成的复杂曲面,通过两个垂向轴面和4个横向轴面,将新野断层断面分为11个等倾角区。根据平衡地质剖面复原结果对比,认为新野断层西段、东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段形成于始新世大仓房期并逐渐与西段、东段硬连接形成一条断层;断层及其上盘地层旋转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断层反转强度自西向东亦逐渐变大。新野断层西段为"座椅式"正断层,中段由"转折式"正断层转"犁式"正断层,东段为"犁式"正断层。沿断层走向的差异沉降和断面形态差异是南阳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发现辽东湾断陷和下辽河坳陷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存在差异:①两个地区都发育沙三段主力烃源岩,但下辽河西部凹陷和大民屯凹陷还发育沙四段主力烃源岩;②辽东湾断陷储集层成因类型较单一,下辽河坳陷多样化;③与下辽河坳陷相比,辽东湾砂体不发育,断层少,输导条件欠佳;④辽东湾已发现的圈闭类型较单一,以构造圈闭为主,单纯的岩性圈闭发现较少,而下辽河坳陷内发育各种类型的构造、地层和岩性圈闭;⑤辽东湾断陷和下辽河坳陷都具备良好的区域盖层条件和保存条件;⑥辽东湾断陷原油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东营组,而下辽河坳陷原油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⑦辽东湾断陷现今找到的大中型油气田多位于辽西低凸起主断棱带上,而下辽河坳陷在斜坡带、陡坡带及深陷区均有大型油气田发现,具有“整凹含油”的特点.以上对比分析对于进一步预测辽东湾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对叠合混凝土墙板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为编制地方行业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普通剪力墙对比试验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结构的破坏形态、延性、刚度、耗能等,并采用基于刚度的破损指标和基于位移及耗能的破损指标的计算模型对构件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现象吻合良好.基于刚度的破损指标计算较为简便,可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6.
NP坳陷是两套沉积构造层叠合在一起的断陷盆地,是中国南方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区块;但对坳陷内圈闭认识尚有不足。针对该问题,从地震角度来出发,以地质认识为指导,以岩-电-震关系为主线,对研究区开展二维精细构造解释研究,确立各标志层的地震波组特征,划分上下两套构造层。在此基础上,结合速度分析结果,落实研究区构造形态,预测研究区的构造圈闭分布;并结合钻井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闭合幅度和圈闭面积等要素将预测圈闭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7.
依据大量的井下地质素材和数据对河东金矿区望儿山断裂带的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指导在构造发育地区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系统结构分析中的主观因素影响及模型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属性系统结构分析模型。采用由要素到属性的分析思路,区分要素/属性的类别。通过影响度"合成"和贡献度"分解"计算要素/属性的影响程度。对通信网络系统结构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合理地给出各网系/指标的贡献度和关联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断裂是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构造带的主要构造特征。为了清楚地认识港中油田复杂断裂特征,分析不同级次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本文依据高精度地震解释资料,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港中复杂断块油气田不同级次断层的断裂特征,并总结出了逆牵引背斜构造样式等6种断裂组合样式。在研究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基础上,总结了近平行、斜交断层夹持及断层拐弯处等6种断层控制剩余油分布模式,丰富了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