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碳源、氪源、酸碱度、温度、光照等方面探讨羊肚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羊肚茵菌丝适宜在PDA固体培养基以及黄豆芽——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单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温度为25~33℃之间,并且在光照条件为弱光时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黑脉羊肚菌的培养条件和原生质体的制备.结果表明,洋葱液体培养基适合黑脉羊肚菌生长.培养3d的黑脉羊肚菌菌丝体在30℃下,用4%溶壁酶酶解2 5h,原生质体数目为2 53×106个/mL.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松口蘑菌丝体的干重为指标,研究了深层培养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体对不同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种类和剂量的需求.结果表明,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是豆饼粉.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松口蘑最适的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粉2%,豆饼粉0.5%,KH2PO4 0.1%,MgSO4·7H2O 0.05%.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松口蘑菌丝体的干重为指标,研究了深层培养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体对不同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种类和剂量的需求。结果表明,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是豆饼粉。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松口蘑最适的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粉2%,豆饼粉0.5%,KH2PO40.1%,MgSO4.7H2O 0.05%。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筛选出8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复筛后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C1,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培养基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1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初始pH6.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h的条件下,所产絮凝剂对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可达90.4%,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球根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Alb.et Schw.)Sing.)的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纯菌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筛选出最适基础培养基.运用单因素优化法筛选出最佳碳源、氮源、pH值,再经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出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氮源及pH值组合.结果表明,球根白丝膜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基础培养基为PACH,在此基础上筛选的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氮源、pH值分别为葡萄糖、酒石酸铵、pH=7.0.正交试验筛选的菌丝体生长的最快三因素组合为蔗糖、磷酸二氢铵、pH值为7.0.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秦皇岛地区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环境,采用不同温度、光照、培养基、氮源和碳源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葡萄灰霉病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25℃,全光条件下最适宜于菌丝的生长;葡萄灰霉菌在供试的各种营养条件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宜于其生长的培养基是胁本哲氏培养基;碳源和氮源试验中,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两株耐盐木霉-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TW320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TW1876的生长和产孢条件,研究了不同pH、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氮源和不同碳氮比对两株木霉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耐盐深绿木霉(T. atroviride)TW320在 pH =4~11 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和产孢,且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pH为5,在大豆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产孢量最多,该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木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当碳氮比为12:1时,最有利于TW320产孢;拟康宁木霉(T. koningiopsis)TW1876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pH为11,最优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以乳糖作为最佳碳源,甘氨酸作为最佳氮源,且碳氮比为9:1时,TW1876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0.
高效苯胺降解细菌GXA7的筛选鉴定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西大学农药厂排出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苯胺降解细菌GXA7,能够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对菌株GXA7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培养基中不同苯胺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情况.我们初步确定了GXA7的最适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温度为32℃~36℃,最适pH值为7.0,对苯胺最高的耐受浓度为2500mg/L通过形态观察及16SrDNA编码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我们鉴定该菌株为Delftia acidovorans sp.  相似文献   

11.
蚕蛹虫草菌丝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体进行液体摇瓶培养,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从碳源、氮源、pH、温度等方面探讨了蛹虫草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的生长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红糖为碳源、奶粉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佳,且碳源/氮源合适的比例为2.0—2.5/1.0,适宜pH为5.0—6.5,最适pH为6.0,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组成的培养基对沼泽红假单胞菌B@9菌株色素组成、相对含量、存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无机盐均能引起光合菌B@9菌株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及其组成的变化,其中,碳源和氮源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毛木耳菌丝体的营养生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麸皮、豆饼粉作为氮源均适合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均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鲍氏层孔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首次以发酵培养物的免疫增强活性为指标,同时结合发酵生物量、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研究发酵时间、初始pH值、碳源、氮源、无机盐、装液量、温度等因素对鲍氏层孔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 6.0,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豆粉,无机盐为MgSO4,装液量为40 mL/150 mL三角瓶,26℃培养7 d时,培养物的免疫增强活性、生物量及胞外多糖含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ZB8)产十一烷基灵菌红素(Red)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的优化研究,初步确定了促使Red产率提高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包括研究接种量、碳源、氮源、氨基酸、无机盐及初始pH等对Red合成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适培养基组组成.用该培养基培养Stre...  相似文献   

16.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冬虫夏草在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pH条件下进行了菌丝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碳源中生长最适的是可溶性淀粉;氮源中是酵母粉;碳氮比是30:1;pH 4.5~9.0菌丝均可生长,但以pH 7.0~7.5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从青岛近海养殖场废水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具有硝化与反硝化双重功能的细菌,命名为YZC.菌株YZC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杆状;菌落干燥、圆形隆起、边缘锯齿状,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颜色有所变化.该菌能以硝酸钠为氮源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能以乙酸钠和硫酸铵分别为碳源和氮源进行硝化作用;该菌能以乙酰铵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生长,并能利用多种糖和其他碳源.我们还测定了该菌的最适pH值和其生长盐浓度,以及其水解淀粉和明胶的能力,因此,YZC菌株对自然水体,尤其是废水的生物脱氮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12种林木外生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种林木外生菌根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碳源、氮源以及pH.结果表明:12种菌根菌多数为高温型菌根真菌,其中9种在30℃下长势良好,3种更适合在25℃下生长;多数菌根真菌适合偏酸的环境,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对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其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布氏白僵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案,对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菌株CGMCC NO.2382的液体培养条件(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成分、pH值、培养时间)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以黄豆粉或玉米粉为氮源,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在pH值为5.0的条件下培养13d,菌种产生的孢子最多.  相似文献   

20.
影响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周根余  谢薇  程磊 《江西科学》1999,17(4):231-235
比较了不同无机盐浓度、不同碳源和不同pH 值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 NAA1 mg·L- 1 w = 3% 蔗糖(pH为5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