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幸福江西是社会整体与个体幸福的统一,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统一,是客观现实与群众主观感受的统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与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统一。目前,幸福江西建设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幸福江西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据江西省情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幸福江西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生活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要通过发挥课堂育人作用、搭建实践育人舞台、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建好网络育人阵地等途径,切实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富有时代价值的幸福思想。研究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思想对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我们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坚持内外结合,对外敢于发声亮剑,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对内加强自身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并举,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群众为基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坚持制度建设和广泛的宣传教育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理论界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整体理论视角开展对恩格斯幸福观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恩格斯幸福观的思想脉络和价值蕴涵.恩格斯在对国民经济学和宗教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完成了其幸福观的理论铺垫,进而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分别对争取全社会幸福的阶级、实现普遍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分析,揭示了幸福的意义在于追求,拥有财富不等于幸福的道理,指出培养人的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根据当代大学生幸福现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幸福观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幸福现.  相似文献   

10.
杨帆  党蕊琼 《科技咨询导报》2014,(9):184-184,190
人们始终都在不懈的追求幸福,在当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经济关系也造成了人们对幸福观的不同看法.高校教育在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存在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转变,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发展中美好生活建设面临诸多生态困境。为此,必须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以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倡导先进生态文化以汇聚强大精神力量,落实生态生活理念以提升生态道德水平,履行中国生态责任以构建世界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关振国 《科技信息》2007,(32):198-198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幸福观危机:幸福理想缺位、失范,幸福情感困惑、麻木,幸福人格与生活方式分裂、扭曲等。这一危机既是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也与高校德育中幸福观培养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要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构建有助于正确幸福观形成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从而使高校德育充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新使命和新担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迎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不断壮大、学术评价体系的新改革、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新变化、“双一流”建设的新契机等新形势,也面临着学术与政治的统一性不足,期刊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数字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资助扶持名额少、形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应从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加快期刊特色化发展、加强数字化建设、加大资助扶持等着力点入手,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理应感到更加幸福,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人们普遍感觉日益加重的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幸福,是人生的目标,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幸福观,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本文想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代女青年的幸福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电视荧屏这一媒介平台全方面地反映了当今女青年幸福观的价值取向和现状问题。透过社会现象分析问题本质,在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我们应结合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来解读当代女青年的幸福观的发展转变问题,并多维度探讨当代女青年树立正确幸福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同时,正确的幸福观又是推动社会和谐的强大观念力量。我国自古以来幸福观就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取向。在审视我国集体主义幸福观的历史的基础上,也应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时期集体主义幸福观的“应然”走向进行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消费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扩大、推进文化消费是苏州创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霍尔巴赫的幸福观主要包含幸福的本质、特征和实现幸福的务件等三方面的内涵。霍尔巴赫幸福观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对幸福的定义具有独创性,将环境视作幸福的构成要素具有启迪意义,对幸福与德行的关系的论述具有合理性。霍尔巴赫幸福观的局限性有两点,一是过分强调功利色彩和个人主义,二是注重安于现状,有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拥有科学合理的理性幸福观是人们能获得真正幸福的根本。当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念被确立,数学文化的教育就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建构理性幸福观的重任,以培养能真正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公民为目标。在高校数学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增强数学理性精神、挖掘数学德性内涵、提升数学审美品位等策略来帮助大学生建构理性幸福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