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主体特殊性、内容多元性和传播快速性等特点,当负面舆情出现时,传统"救火"式思维模式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扩散。高校应综合利用大数据的分布式信息抓取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等技术,通过舆情热词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和业务部门关注度分析等方式,快速完成网络舆情数据的多源采集、清理融合、分析挖掘等一系列任务,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厦理工e起来"的舆情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可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追踪、预测和研判,防范和及时解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蔓延和扩散,促进高校文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网络爬虫将相关网络新闻、博客和论坛的信息采集下来,采用关键词和敏感词匹配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过滤,将用户关注的信息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对舆情信息及时准确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魏巍 《科技信息》2013,(12):257-257
针对新媒体和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出现,本文深入研究了舆情信息智能分析技术,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以提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准确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网络舆情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方法探索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并对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BBS为标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探究,建立了以BBS为基础的网络舆情技术分析模型,通过BBS舆情热点事件实验,验证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揭示了网络舆情的内在衍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防范舆情风险,分析网络舆情的细粒度演化,提出一种去冗余的衍生事件内容关联演化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技术从海量文本流中提取主要的衍生事件,将舆情内容压缩到人工可判读的数量级;利用词移距计算相邻两个时间片上的衍生事件相似度,构建反映演化关系的衍生事件链图。以“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为例进行事件链演化分析,得到微博网络舆情事件发展不同阶段涉事主体在各个衍生事件中的话题转移关系,最后鲁棒性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具有降低微博短文本冗余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事件演化关联识别分析的准确性。该研究方法为舆情事件的事后复盘、同类舆情事件的预判和介入、衍生事件的科学研判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信息挖掘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情分析是有效掌控网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Web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适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利用Web信息挖掘,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的起源、发现网络舆情受众及其特点、研究舆情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模式以及评估舆情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9,(4):102-105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自主化和隐匿性突显,客体内容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增强,载体的多元化和传播过程的即时互动性显著,成为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主力军,面临诸多困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络舆情研判能力,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构建舆情应对指标体系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成为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粗糙集和集成学习的BBS网络舆情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BS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产生和传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如何提前发现突发网络舆情是目前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利用粗糙集结合集成学习的方法建立网络舆情分类模型,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突发网络舆情,为用户和论坛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和方便地提取重要的主题信息,以便更好地对论坛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反映当今社会舆情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多元化等特点.建立舆情检测系统能够对大规模网络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和分析,对网络舆情热点话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追踪,为各单位和组织应对舆情危机提供科学、系统的支持.通过对网络爬虫搜索策略、大规模URL去重、页面识别等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实现一个高效、快捷的网络爬虫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缺乏语义信息,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不精确的问题,研究了本体技术在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结构,并对系统实现中采用的本体技术包括网络舆情本体库的构建、网络文本语义标注、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敏感话题发现和构建查询词的概念空间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本体建立舆情分析概念的共享空间,可以有效地挖掘网络内容的语义信息,提高舆情分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政府网络舆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加强信息公开程度,加快响应速度,提高新闻发言人权威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回应,相应地使网络舆情热度减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府进行网络舆情回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是关乎民众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采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此类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及导控策略。通过对元胞空间邻域结构、状态转移函数及演化规则的改进体现农产品网络舆情特点,引入导控因子分析舆情导控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探究网民情感倾向、相互作用以及信息干预对舆情演化趋势的影响。最后对中国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事件相关舆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模型实现了对该事件网民情感倾向变化及舆情发展的合理预测,并提出科学的舆情干预和监管措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农产品安全网络舆情特征与演化规律,为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的网络舆情数量不断增长,尽管SWOT矩阵在事件的分析中有其源于属性的天然优势,但是,SWOT矩阵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却罕有先例。阐述了网络舆情及SWOT矩阵的基本概念,并对现有的SWOT矩阵进行了完善与改进,以期为公安机关准确分析网络舆情提供技术保障,达到事先预警、快速反应、有效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新浪微博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树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探索微博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其对策。依照微博的传播特征及网络舆情生成规律,给出了微博网络舆情扩散树的定义及其构建方法;根据树的数理特征,揭示了基于扩散树的微博网络舆情"孤树"和"森林"传播规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扩散树特征,从舆情信息及时感知、官微澄清事实真相、积极培育微博红客、严厉惩处微博水军、政府官员谨言慎行、事件定性定论慎重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微博网络舆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广泛调研以往互联网舆情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之上,研发了一套互联网舆情深度分析与引导系统DeepOpinion。该系统从用户、主题、情感三个方面对互联网舆情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检索和内容定制技术对所关注的网络舆情进行适当引导。以天涯杂谈板块为网络舆情来源、以“辱母杀人案”事件为具体案例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eepOpinion系统在互联网舆情深度分析与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要想实现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的监控和管理,预防舆情危机的突发状况,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就是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而,目前针对舆情演变预测的研究工作却十分有限,尤其是社交网络环境中的舆情演变预测.本文将评论文本的情感值作为演变预测的对象,利用情感词和舆情事件中评论文本的语义相似度,为事件发展的每个时间段都构造一个对应的图结构,再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RU)与图注意力网络(GAT)对情感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Twitter中弗洛伊德事件的评论文本作为数据集,开展与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预测模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的R2决定系数为0.569,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实现舆情事件中评论文本的情感演变预测.  相似文献   

18.
赖宏慧  廖华  钟娟 《科技信息》2013,(9):488-488
互联网信息瞬间万变,网络舆情包罗万象,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监控的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讨分析,来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舆情监管中数据自动化获取、情感分析和空间可视化显示的相关问题,研究了基于云GIS的网络舆情可视化方法.通过构建基于OpenStack和GeoServer的云GIS平台为舆情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显示提供存储和计算支撑;研发了舆情数据自动化采集引擎,根据网页DOM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列表项和列表项属性信息获取算法,实现了舆...  相似文献   

20.
为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主题挖掘与情感分析,以微博某单位招聘热点事件的舆情演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融合主题模型和情感分析的LDA-Attention-BiLSTM模型。运用Python的Scrapy框架爬取该事件文本评论。采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实现了主题识别。使用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进行文本情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LDA与Attention机制BiLSTM的混合模型能够反映舆情中的热点话题与情感时序变化,揭示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事件传播阶段的主要话题与事件的处理结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