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9,(3):46-50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来源十分复杂,并非全是一身正气、充满阳光的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以光明磊落的打虎英雄出现的,他后来变成了杀人的狂魔。李逵贪酒、好赌,带有较重的流氓习气,但是他孝顺,重兄弟义气,打仗也十分勇敢。宋江发配江州途中遇到的穆春、穆弘、李立等人是当地的恶霸,后来也上了梁山。对于梁山英雄性格方面的缺点,我们应该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回避,也不夸大。  相似文献   

2.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他的悲剧最有代表性。他主要接受了儒家的忠孝思想,但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教人物九天玄女对他影响最大。儒家的忠义思想导致宋江走向招安之路,道教九天玄女的“忠义”劝说是宋江走向招安道路强有力的催化剂。儒道二家思想共同铸就了宋江及其众梁山英雄的人生悲剧,宋江及其义军最终走向悲剧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3.
花荣与宋江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关系。花荣武艺能力出众,在清风寨跟宋江一同起事,帮助宋江建立、壮大、巩固了第一支武装力量,为宋江上梁山开创了良好局面。花荣担任宋江的卫士一职,是梁山决策圈人物之一,坚决拥护和贯彻宋江的路线政策,并为此而英勇战斗,是宋江最为信赖的第一心腹,是其背后绝对特殊而重要的人物。宋江则是花荣的兄长、精神导师、领路人和唯一的知己、朋友,是花荣实现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依托。  相似文献   

4.
刘军华  刘利华 《科技信息》2013,(19):186-187
宋江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造就了梁山的辉煌,但也由于宋江坚持招安使梁山队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宋江的重要性研究者有共识,但关于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历来多争议,从"忠孝仁义"的角度来看,宋江的孝、仁、义都只停留在表面,忠才是宋江思想里的坚持,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棘良山的嘉靖古碑关于宋江的记载是有历史来历的,可信的.宋江的小股部队极可能在此山一度驻扎过,但梁山的营寨是宋江军驻守的中心.有关宋江的民间传说由官方写入所立碑中,这是嘉靖以来肯定和赞赏宋江、《水浒传》的社会文化思潮在东平棘梁山发酵、酝酿而成的产物,对它的意义和价值应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说到梁山排座次,人们常常只想到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其实,梁山的排座次,共有六次。此外还有第十六回描写的“七星聚义”,即“东溪村英雄小排座”,第六十七回、六十八回描写的宋江、卢俊义互让尊位、及其所引起的争执矛盾。《水浒》通过排座次描写,突现了梁山头领们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也曲折地反映了《水浒》作者政治思想观点的倾向性。或许可以说,排座次描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水浒》及其作者的一个特殊  相似文献   

7.
郑斌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92-93
本文探讨<水浒传>中英雄人物从个体到群体再到集体的价值实现过程,以及人物借助于梁山这一作为"集体"形式的社会组织,如何实现其价值.侧重点在于宋江如何实现、维护梁山这一组织形式.通过宋江对梁山经营的分析找寻<水浒传>中英雄人物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梁山英雄的排名,是个人能力和社会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世系、特殊技能、职位尊卑、武艺高下等决定排名的诸种因素中,"义"毫无疑问是居于首要的因素.宋江的高居榜首,时迁的殿后和孙立被剔除出天罡星行列,是"义"这一因素在排名决定中所起作用的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其性格的反抗性和妥协性使梁山事业出现兴与败。他仗义助人的品德、"替天行道"、"忠义两全"的纲领,使成梁山事业及其本人奋斗的兴旺与成功;他忠义思想形成的妥协性及时代的局限等原因导致梁山义军的覆灭与其本人悲惨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宋江上梁山之初未争头把交椅,而是坐上第二把交椅,这样山寨中出现一种"双头政治"。宋江数次劝阻晁盖下山,而他自己则不时率众为梁山建功,那时他可说是山寨真正的政治核心。晁盖被射杀后,在头把交椅问题上,宋江的权术与吴用的权术相互配合。宋江先是临时性据有寨主之位,后来破除晁盖遗言的阻碍正式坐上头把交椅。梁山重大政治问题包括头把交椅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都与"权术政治"有关。被赚上梁山的卢俊义后坐上无实权的第二把交椅,这样梁山又出现一种新的更稳定的"双头政治",而这是合乎宋江日后受招安需要的一种政治安排。  相似文献   

11.
李宏宇 《科技资讯》2012,(20):236-236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宋江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然而一个地位低下、武艺平平的宋江能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团结和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他的领导水平、领导艺术、领导活动却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晁盖死因     
金圣叹认为梁山好汉晁盖是被宋江害死的,一些学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其实晁盖之死是自己造成的,与宋江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3.
“创业有点像上梁山演水浒,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天生就是要去创业的,比如宋江;一类被是逼上梁山的,比如林冲;还有一类是连蒙带骗拉入伙的,比如卢俊义——我属于第一类,从小就喜欢折腾,天生就要走上创业这条路的。”戴忠伟这段以《水浒》自比的话,或许是他创业生涯最好的注解。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又造反又招安。在对宋江曲折的人生道路的解读中体察并接近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阐释其在造反和招安的表面矛盾后隐藏的深层秘密:抱负与地位的落差是宋江造反的能量基础;主观上不愿终生与主流社会为敌,不愿永远做"乱臣贼子",客观上梁山的经济问题、暴力问题难以合法而有效地解决,是他被招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围绕北宋末年梁山义军而形成的水浒故事,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于元杂剧中突然兴盛起来。这乃是因为面对元代黑暗的吏治,百姓呼唤天道公平;从思想上摆脱了“成则为王败则寇”的束缚,对英雄豪杰的评价有了新的标准;要呼唤心目中的英雄,以寄寓理想,于是宋江等辈成为剧作者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在梁山108位好汉中,李逵排名第22位,职位不是很高,地位却不低。宋江发兵攻打曾头市,曾家抵挡不住,写信求和。吴用派李逵、时迁等人前往曾家府谈判,史文恭见梁山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17.
放了高俅得罪兄弟,杀了又得罪朝廷!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让人憋气,高俅那厮,不但是梁山好汉的"私敌",也是国家人民的"公敌"。  相似文献   

18.
水浒英雄从聚义梁山到归顺招安有着一条内在的线索,这就是制约着众好汉的以"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世俗伦理.它是介于江湖义气和政治伦理之间的一种具有多重含义的伦理规范.它不仅使梁山英雄从分散到聚集于水泊,而且最终导致众好汉的悲剧命运.它的形成,不仅在于梁山好汉的背景,更在于故事流传过程中人为的加工.这种伦理,带有浓郁的民间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逼上梁山”之“逼”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是一部英雄的史诗。英雄们有着不同的出身、性格、思想和面貌,他们所遭遇到的具体事件也不相同,但都走上了一条共同的道路——“逼上梁山”,不过“逼”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被官府所“逼”;二、被梁山所“逼”;三、被官府和梁山共同所“逼”。  相似文献   

20.
“劫富济贫”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一直被梁山英雄挂在嘴边,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好汉行为,是劳动人民无可非议的正当要求。但梁山英雄们实际上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而是把劫来的财富占为己有。《水浒传》"劫富济贫"思想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我们应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仇富心理;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保障;调节利益关系,崇尚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