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志安 《天津科技》2014,41(8):58-61
通过分析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桩型的受力特性、单桩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工程结果表明,后注浆技术可以消除灌注桩的固有缺陷,适用于大范围的回填地层,可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因而扩大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适用范围,为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提升灌注桩承载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依托某工程实例,考虑了桩土耦合作用,采用库伦剪切接触本构模型,并优化了注浆体模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桩端后注浆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规律.分析表明:桩端后注浆能提高钻孔灌注桩30%-50%左右的极限承载能力;只桩端注浆,桩身的承载力并不会提升太多,建议联合桩侧一起注浆.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按照规范计算得到的钻孔灌注桩后注浆量理论值和现场实际的注浆量值,实际值比理论值略高;对不同施工工艺的钻孔桩的注浆量进行了比较,反循环成孔灌注桩的注浆量略高于旋挖钻成孔灌注桩,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舒家盛  孔红斌 《科技资讯》2006,(27):105-106
通过工程实例,说明钻孔灌注桩孔底后注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并简述了钻孔灌注桩孔底后注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组织及失效桩处理等内容,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桩端后注浆灌注桩桩土体系分析模型,并对某工程注浆前后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按照该模型模拟单桩静载试验,对均质土层中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注浆量以及注浆体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范围;桩长的变化也影响注浆量对承载力的贡献;桩侧翻浆高度以及桩侧摩阻力提高对承载力影响显著;承载力随着桩侧翻浆高度和侧摩阻力的提高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曾梅 《科技资讯》2023,(3):89-92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先进的新型施工技术被引入建筑领域,尤其在当前各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该文主要研究探讨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应用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的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7.
砼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是目前成桩时在桩底或桩侧预置注浆管路和注浆的一种装置,它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压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并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消除传统灌注桩施工工艺固有缺陷,达到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文章结合中天优诗美地花园工程实际案例,对砼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要点做了阐述,得出结论。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以其低噪音、无震动、无挤压等优点,广泛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等。但由于受施工工艺、孔底沉渣、桩侧壁泥皮厚、孔壁土体的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钻孔灌注桩的竖向垂直承载力降低。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曾采用过许多方法。本文将通过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后注浆”技术来阐述采用“后注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钻孔灌注桩的竖向垂直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李大革 《广东科技》2007,(2):120-121
桩底注浆技术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介绍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广东省廉江市的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比较、分析。为该地区的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维双 《科技信息》2012,(21):363-364,388
本文借助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来模拟后注浆对桩端承载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不同的数值模型,分析在不同桩长、不同注浆量的条件下桩端后注浆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并对沈阳夏宫城市广场的试验桩的模拟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桩长和单桩注浆量对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钻孔灌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弊端,提出相关技术优化措施,并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成 《甘肃科技》2010,26(16):135-137
对当前高层、超高层以及桥梁工程中普遍用到的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主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机理、特点、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桩底注浆的原理和施工工艺,并主要对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金兴 《科技信息》2012,(17):354-355
本工程通过12根后注浆桩端灌注桩静载试验,对同一根桩桩端注浆前后,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可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以及桩底截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整桩承载力。设计在相同地区同一后注浆桩端持力层比选合理的桩长,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量、节约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静 《科技信息》2011,(7):I0234-I0234,I0274
根据吴江地区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对高层住宅建筑桩基形式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经比较后选定了钻孔灌注桩形式并加入了后注浆技术,以大幅提高桩身承载力并增强灌注桩的质量稳定性,体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钻孔灌注桩有两大症结,孔底留有难以清理干净的沉渣,孔壁留有难以剔除的泥膜,不仅较大幅度地降低单桩承载力,而且影响进一步推广使用,此外,还因单桩承载力的离散性造成建筑物的较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为此,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被开发出来。本文以某高层地基基础工程为例,介绍了后注浆施工技术。本文以桩侧注浆为例。  相似文献   

19.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厦门科技》2006,(6):55-57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用于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中。适用的地基形式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桩基础的承载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扩大桩径、桩端进入基岩。但是在一些砂层非常厚,基岩很深的地区再按传统的方法处理就不再经济、合适了,而后注浆法就是一种经济的方法.本文就采用后注浆法提高桩端进入砂层的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山区桥梁的修建越来越多,施工基础时穿越岩溶段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岩溶段基础施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目前缺乏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范,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该文结合某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成功实践,从溶洞处理方案的原则、处理方案、注浆方法和岩溶处钻孔灌注施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和岩溶处钻孔灌注施工问题,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