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3~2008年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特征对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大,其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也就越强烈,进而降低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非国有控制公司相比,国有控制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状况相对较好,由于国有控制公司终极控制股东为获取私有收益降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动机相对较弱,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负向影响也就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终极控制人的研究视角,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特殊的债务融资现状和制度背景,将银行借款从企业负债中单独区分出来,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终极所有权、终极控制权与终极所有权的分离度、终极控制人性质对银行借款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并选用2004~2011年我国制造业非ST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与企业银行借款短期比例显著负相关;终极所有权与银行借款短期比例显著负相关;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短期借款比例较高。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民营企业,两权分离度对国有企业的银行借款期限结构影响不大;在相同终极所有权的条件下,国有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终极控制人代理框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控制机制的控制权私利水平与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控制人私利水平与两权分离度正相关,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负相关,与股东权利法律保护程度负相关;2)双重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着优先股投票权倍数的增大以边际递减的速度增加,通常选择10倍投票权的优先股设置模式;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金字塔层级增加以边际递减的速度增大,通常选择3层左右的控制链层级模式;交叉持股结构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随集团内控制的公司数量增加而增大,倾向于创建庞大的"企业帝国";3)数值模拟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私利水平在6%~8%之间.  相似文献   

4.
曾江洪  何鹏 《系统工程》2006,24(9):48-53
以1997-2004年间1053家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通过相关金融计量经济分析和K-S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成长率服从拉普拉斯分布,同时规模连年轻微增长,且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规模和成长率的概率分布都有较严重的肥尾现象。这些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比较健康,但要特别注意所出现的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5.
在股权集中的所有权结构下,考察控股股东是否迎合投资者情绪增加投资。使用动态面板回归发现,控股股东存在情形下,投资者情绪依然与公司资本支出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受到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在两权发生分离的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迎合程度越强,不过民营控股股东的迎合程度并没有显著高于国有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6.
在交易费用等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工具中的参数、非参数检验以及判别分析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发展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7.
张雪梅 《系统工程》2015,(4):106-111
尝试从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选取西部地区的环保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2年有代表性的29家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运用DEA模型中的C2 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变化分析;然后,运用Tobit模型构建估计回归方程,研究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环保产业还没有达到最有效的生产前沿,但效率跨期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省、市、区的环保上市公司效率值存在明显差异,处于非生产前沿面的公司产出严重不足;效率指数的三个分解要素作用不同,技术进步对提高公司效率有显著贡献,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贡献为负;资本结构和成长性是西部环保上市公司现阶段效率改善的主要内在原因,而盈利性和股权性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管理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进行盈利管理。投资者一旦被误导,将会影响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选取1999~200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费森一奥尔森模型,通过分析股票股价与盈利管理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盈利管理会不会误导投资者。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盈利管理的负相关性并不显著,但负相关程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说明投资者会被上市公司盈利管理行为所误导。因此,完善中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非关联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财务指标和市场反应两方面着手,用统计方法和事件分析法重点分析1997年非关联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重组活动未能有效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尤其是那些绩优公司的重组活动效果更不理想;相对而言拥有B股的公司其重组绩效优于总体;投资者对上市公司1997年的重组事件反应不强烈,对重组活动整体并不看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间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分类,以长期负债率为指标,比较全面地实证研究了资本结构的行业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是由少数行业与其它行业间的差异引起的,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2.约10.5%的公司间资本结构差异可由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同来解释;3.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具有稳定性,行业间差异也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利益侵占问题是企业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以企业控制性股东实施利益侵占行为及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和出发点,构建了不对称股权结构的利益侵占分析模型,研究了企业利益侵占行为的实施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新投资机会存在的基础上, 构建了跨期投资下的控股股东跨期侵占模型, 并分析控股股东跨期减持行为. 研究发现, 理性控股股东会通过第二期的侵占行为控制最优减持比例. 理论模型表明主要影响减持的因素包括控 股股东初始持股比例、控股股东属性及外部法律保护力度; 初始持股比例高及外部法律保护力度强的地区的上市 公司的控股股东的减持水平更高,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不倾向进行减持. 经验证据表明, 控股股东初始 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属性会产生影响, 而外部法律保护力度的影响则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的比较优势,首先从财务角度构建改制上市后整体比较优势分析指标体系,以所有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为基准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等5个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整体经营比较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务角度提出改善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比较优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控制权收益理论为基础,构建跨期投资下的控股股东两期利益侵占模型,研究现金流权比例、远期投资收益率和股东法律保护力度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比例、股东法律保护力度与控股股东的即期和远期最优侵占水平均负相关;远期投资收益率与控股股东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负相关,但与远期最优侵占水平无关;控股股东在两期侵占中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低于其单期侵占中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远期最优侵占水平则保持不变;控股股东非短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控制权私利的长期收益最大化,而获取控制权长期收益最大化也是导致其两期侵占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2~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交易为样本,对控制权转让溢价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控制权转让溢价与转让股份比例成正比,与公司规模、公司现金比率、流通股股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成反比。除现金比例外,其余变量对转让溢价水平的影响在统计上均显著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7年披露R&D投入的790个上市公司为样本观察值,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董事会素质正相关,董事会素质越高,R&D投入越大;当执行董事的比例在1/10~1/3时,或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时,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会弱化执行董事之间在R&D战略决策及监督管理层执行R&D活动的知识协同效应,导致R&D投入越小;具有研发、设计和营销等职业背景的董事长和第2影响力董事,往往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其越年轻越倾向于增加R&D投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会降低R&D投入.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目前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反映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债权治理、经营者激励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组,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层报酬均为负相关,且这些相关性会影响单个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