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夏采珍     
中国首次发现与恐龙同时代的柱齿兽化石哈工大研制出第二代指挥机器人近日,中德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距今约1.75亿年侏罗纪的早期哺乳动物--柱齿兽的7颗牙齿化石,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此类动物化石。柱齿兽生存于距今约1.75亿年前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其全身长约5至7厘米,外形与今天的老鼠十分相似,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根据种类的不同,柱齿兽通常分食草类和食虫类,它们的主要敌人是当时的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型肉食恐龙。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近日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指挥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动全身各个关节…  相似文献   

2.
话说恐龙和西峡“恐龙蛋化石群”●河南省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已被科技日报评为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认定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联合教科文组织驻中国、蒙古、朝鲜代表武井士魂先生专程考察,拟列入世界遗产保护项目。●界正处“恐龙热”,对此研究列为当今国...  相似文献   

3.
华夏采珍     
北京远古是大海两位到柳荫公园晨练的教授,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灰褐色的大石头,经考证是一块蓝藻化石。这块石头竟见证了十亿年前北京的海底景观。这块被当地居民习惯称为乌龟石的化石,在柳荫亭前装饰环境或供游人歇脚多年。家住公园附近的清华大学生物系两位教授发现了这块石头,觉得这块石头不简单。他们找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寻求考证。接到线索,古生物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文利赶往柳荫公园。经过鉴别,王教授肯定地说,这就是震旦纪的蓝藻化石。十亿年前,北京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块化石显示了当时的海底景观。王教授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4.
华夏采珍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贵州发现距今约2.8亿年的旋齿鲨的齿列化石(如图)。专家推测可能属于旋齿鲨科中的太阳鲨。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牙齿数目最多、齿列最长、个体最大、年代最久远的旋齿鲨齿列化石。近日,驻青岛海军某部官兵在前海进行潜水训练时,意外发现了长得像蝴蝶样的小鱼。经中国科学院海洋所鱼类专家王存信教授鉴定,这种鱼是罕见的燕儿鱼,它的出现证明青岛市近海水质越来越好。王存信教授说,燕儿鱼的幼鱼一般生长在水质清澈并有少量海草的地方,青岛近海附近发现燕儿鱼幼鱼,说明青岛近海的水质已经越来越好。60年前,王存信教授曾经在栈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林业生态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林业害虫有白蜡窄吉丁、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和萧式松茎象等,在外来树种北美松树和北美白蜡树等树种引入之前,我国的植被没有形成严重的林业虫害,并且白蜡窄吉丁和萧式松茎象等害虫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林业虫害主要是由于外来树种的栽种而日益严重的。本文针对外来树种和本地林业虫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应对外来树种诱发虫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蒙尘的珍宝     
导读:在中国的辽宁省,层层叠压的页岩在火山灰包裹下,化石被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就连最细微的部分--蜻蜓的翅膀都清晰可见,甚至史前恐龙胃里的最后大餐都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彩叶树种的需求量迅猛增加,全国引发了一股引种彩叶树种的热潮,不少原来没有从事苗木业的单位也纷纷转行,大量从国外引进彩叶树种。有些单位在引种彩叶树种时通常只参考一些气候条件。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做法不够科学,容易出问题。在此,笔者提醒种植者:引种彩叶树种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新知     
, 《河南科技》2012,(9):8-11
<正>宇宙或存在"升级版"恐龙在茫茫宇宙中的某个星球上,会不会存在暴龙及其他恐龙的"升级版"生命以及巨大的拥有人类智力与狡黠程度的怪兽呢?美国科学家认为,或许这种可能真的存在。科学家在该项研究中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海洋地质、第四纪气候波动、海平面变化、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对比等方面阐述了台湾岛的最早人类来自大陆。原始人类是在5-7万年前的低海平面时从“东山陆桥”迁徙台湾的,随后台湾海峡被海水淹没,“东山陆桥”未再成为大陆与台湾人类文化交流的通道,直到约7000年前大陆先民发明水上交通工具才再次进入台湾岛。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技》2007,(10):14
花形大白菜的培育人荆世新是山东省胶州市大白菜协会副会长.五年前,在做大白菜育种实验的荆世新被菜地里一棵变异的大白菜吸引了.  相似文献   

11.
海外窗口     
海外窗口探测地下盐碱水位的新方法澳大利亚的科技人员正在利用一种金属飞行装置探测地下水盐碱量的升降变化,以免使其破坏耕作层。根据这个信息,农民们在发现盐碱层上升,可种植树木,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水份,降低盐碱水位。几十年的灌溉和森林砍伐,使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并达成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约束性政府间协议。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然而,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分析认为,2050年目标难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技》2012,(19):11
<正>绿色和清洁能源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类能源,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角。但与化石类能源遇到的问题一样,使用清洁能源也存在排放问题,只是排放物及危害不同而已。其原因是由于在使用生物燃料时排放到大气中的乙醇容易变为乙醛,而乙醛又非常容易起化学反应,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害。研究清洁能源的排放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其排放的主要物质和危害。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使用生物燃料的过程中,未燃烧完的乙醇是主要排放物,而这种乙  相似文献   

14.
②盘棵期。从第一对对生枝出现到地上部现蕾开花为盘棵期,也叫发棵期。此时是地上部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时间一般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在盘棵期,主茎和分枝迅速生长,株高达60~70厘米,叶片增加到70~80片,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小岛弗罗瑞斯上发现生活的1.8万年前迷你版现代人近亲的骸骨,这种"哈比人"身高约一米,脑袋只及现代人的四分之一,懂得使用袖珍工具猎食.  相似文献   

16.
3.防旱与排涝。甘薯虽然耐旱,但需水量较大,前期水分以七、八成墒,后期以六、七成墒对甘薯生长有利。在甘薯生长期间应注意浇“三水”:①返苗水:栽苗时要栽一棵、浇一棵、活一棵,保证全苗。  相似文献   

17.
声音·数字     
<正>声音他工作非常勤勉,带领澳大利亚人民度过了金融危机,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领导人。——澳大利亚新任女总理吉拉德如此称赞因失去工会支持而下台的前任总理陆克文"4年前,你们伴着世界杯的捷报入学,4年后的今天,你们又在世界杯‘呜呜祖啦’的喧嚣声中离开北大!""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抗艾滋病疫苗获重大突破。在猴子身上进行实验显示,此种疫苗可以阻止艾滋病毒感染猴子,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科学家计划1999年开展人体试验,如果成功,将是全世界第一个抗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疫苗研究获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桑树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个树种,很多地区都有种植.北京市大兴安定镇的农民却在这种常见的树种上获得了神奇的财富,他们种植的桑树每亩纯收入可高达五万元.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20.
新知     
狗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人狗“友谊”始于3万年前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宣称,通过对2个分别从比利时和西们利亚地区出土的3.3万年前的狗头骨研究后发现,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是人类的忠实伙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