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血压和心率的测定和观察,探讨生理盐水和3.0mmol/L的硫酸镁(MgSO4)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影响。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制备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模型,然后,按4ml/kg的剂量,依次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和3.0mmol/L的MgSO4溶液组,通过BL-410智能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系统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的影响,而3.0mmol/L的MgSO4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压和心率有作用,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说明3.0mmol/L的MgSO4溶液对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有一定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兔血气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新西兰兔血气等生理参数,为医学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方法在麻醉状态下采取股动脉抗凝血,应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通过股动脉插管测量血压。结果总二氧化碳(TCO2):19.9 mmol/L~37.1 mmol/L;红细胞压积(HCT):28.1%~42.9%PCV;血红蛋白(Hb):9.6 g/dL~14.6g/dL;pH:7.40~7.52;二氧化碳分压(PCO2):28.3 mmHg~49.1 mmHg;氧分压(PO2):53.4 mmHg~91.0 mmHg;碳酸氢根离子(HCO 3-):19.00 mmol/L~35.8 mmol/L;碱剩余(BE):-6.38 mmol/L~13.3 mmol/L;血氧饱和度(sO2):90.0%~99.0%;iCa:1.59 mmol/L~1.71 mmol/L;Na+:125.3 mmol/L~151.9 mmol/L;K+:1.77 mmol/L~4.55 mmol/L;平均动脉压(MABP):77.5 mmHg~128.5mmHg。结论新西兰兔的血气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参数与人和其他实验动物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构建胸部创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应用集负压吸引、血液回收、抗凝过滤、自体输血、穿刺引流等多功能的一次性专利装置回收胸腔血,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重创失血休克血气胸救治效果。将普通级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微创休克组(A组,n=6只)、重创血气胸失血性休克自体血回输组(B组,n=6只)、重创血气胸失血性休克非自体血回输组(C组,n=6只)。观察动物的存活率、生理指标、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和血小板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存活率高, 血液中红细胞等各项参数保持良好。运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回输胸腔血对重创失血休克血气胸犬有明显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家兔血气指标正常值,为教学实验及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耳白兔190只,麻醉状态下股动脉取血,利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各项血气指标,通过颈总动脉插管监测血压。结果 p H值:7.28~7.5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16.60~36.44 mm Hg;氧分压(Pa O_2):89.00~99.75 mm Hg;红细胞比容(HCT):30.90%~38.10%;碳酸氢盐(HCO_3~-):7.83~23.51 mmol/L;碱剩余(BE):-16.20~0.90 mmol/L。结论家兔血气指标正常值与人类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家兔血气指标正常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医学教学和科研中需要经常使用家兔进行动物实验,但其血气指标正常值少见报道和归纳.本文以中国本兔为例,对家兔动脉血的pH值、[HCO3-]、[C1-]、[K ]、BE、PaCO2、PaO2等血气正常值进行了探讨.选取健康成年中国本兔206只,雌雄不拘,体重在1.5~2.3kg,颈总动脉取血,使用便携式Rche OPTI CCA血气分析仪测定上述各值.结果显示,pH=7.3~7.53、[HCO3-]=12.64~28.2mmol/L、[Cl-]=95.82~109.54mmol/L、[K ]=2.65~4.49mmol/L、BE=-12.54~5.68mmol/L、PaCO2=23.51~38.69mmHg、PaO2=54.63~91.08mmHg.本实验结果可作为教学参考,对科研也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温度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的长白仔猪30 头( 25-35 kg) ,随机分为常温实验组( 环境温度25℃ ± 1℃,湿度35% ± 5%,n =10) ,干热环境Ⅰ组( 环境温度40. 5℃ ± 0. 5℃,湿度10% ± 2%,n = 10 头) ,干热环境Ⅱ组( 环境温度41. 5℃ ±0. 5℃,湿度10% ± 2%,n = 10 头) 。将实验动物置于人工实验舱内,按实验设计设置相应的环境参数,分别在各自环境暴露3 h,建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及死亡时间。结果1. 常温组创伤失血性休克后体温较长时间稳定在一定水平,稳定期后呈进行性下降; 而干热Ⅰ组休克后缓慢上升,两相邻时间点温度无显著差异; 干热Ⅱ组模型成功后体温很快升至42℃,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直至动物死亡,相邻两时间点体温差异显著。2. 常温组模型成功后三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 567 ± 16. 9) min、( 178 ± 3. 6) min、( 61 ± 2. 8) min,三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显著。结论1.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常温环境,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可加速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死亡; 2. 而沙漠干热环境Ⅱ组存活时间更短,提示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环境每升高1℃,可明显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生存时间。3. 体温升高的速度与死亡速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越快死亡时间快,生存时间越短,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体温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麻醉方案及相应的抗休克处理,确定合适的给药种类及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收集其临床病历,总结分析不同休克病因及相应的麻醉方案、用药、监测、调控及复苏手段。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失血量分级Ⅰ级24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10例;持续硬膜下麻醉38例,全身麻醉26例,神经阻滞麻醉2例,局部麻醉2例;65例复苏成功,3例死亡,复苏成功率95.6%(65/68),Ⅰ-Ⅱ级失血量及Ⅲ-Ⅳ级失血量患者复苏成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其救治重点在于早期足量扩充血容量、科学的麻醉方案以及合理的药物选择,在救治得当的前提下,失血量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8.
血气和电解质值是医院临床护理的重要控制指标,一般人的血气和电解质正常值为:氧分压(PO_2)10665.6~13865.28Pa,二氧化碳分压(PCO_2)4366.56~6351.46Pa,pH7.31~7.45,钠(Na~+)135~155mmol/L,钾(K~+)3.6~5.5mmol/L,离子钙(iCa~(2+))1.14~1.3mmol/L。但由于这些检验一般  相似文献   

9.
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血浆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和意义及牛磺酸可能的防治作用,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2组(n=8):休克组、牛磺酸治疗组,连续观察休克前、休克1.5 h、复苏后1h、2h、3h血浆(NOS)活性、NO代谢产物(NO_2~-/NO_3~-)含量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限血浆NOS活性、NO_2~-/NO_3~-含量均明显高于休克前及休克1.5 h(均P<0.01),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限MAP明显低于休克前(均P<0.01);牛磺酸(40mg·kg~(-1),iv)可显著缓解复苏后各时限上述指标变化(P<0.01)。提示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过量产生的NO可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血压进一步下降,牛磺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循环低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妊娠 SD 大鼠空腹血糖( FBG)和空腹胰岛素( FINS)指标的参考值上限。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PubMed、EMBase 和MEDLINE 共 9 个中英文数据库中与妊娠SD大鼠血糖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 2014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 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 采用 SYRCLE 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加权均数差( WMD) 和 95%可信区间( CI)作为合并统计量,应用 STATA 15. 0 统计软件进行单组连续变量 Meta 分析。 结果纳入37篇文献,包含428只大鼠。系统评价和 Meta 结果 显示妊娠大鼠FBG 和 FINS 的参考值上限分别为妊娠第0周的5. 51 mmol / L( FBG ) 及 无 统 计 数 据 ( FINS ) ; 第 1 周 6. 92 mmol / L ( FBG ) 和 15. 66 mIU / L ( FINS ) 、 第2周的6. 64 mmol / L( FBG)和 15. 98 mIU / L( FINS) 及第 3 周的 7. 04 mmol / L( FBG) 和 15. 63 mIU / L( FINS) 。 结论 通过Meta 分析确定妊娠 SD 大鼠 FBG 和 FINS 的参考值上限,为相关实验提供依据,以期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常鹌鹑饲养不同时间血清甘油三酯、血糖、尿酸水平变化,为应用鹌鹑作为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正常成年鹌鹑,按常规方法饲养7~131 d,饲养不同时间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法/GOD-PAP法;尿酸测定采用尿酸酶-POP法;甘油三酯测定采用终点法/GPO-PAP法。结果正常鹌鹑血清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水平最低值依次分别为:(7.09±3.54)mmol/L(、118.4±71.1)μmol/L和(0.79±0.16)mmol/L。最高值分别为:(13.53±1.03)mmol/L(、244.2±96.7)μmol/L和(1.32±0.35)mmol/L。平均值分别为(11.28±2.20)mmol/L(、176.66±70.11)μmol/L和(1.00±0.28)mmol/L。结论本实验检测结果可为正常鹌鹑血清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变化范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昆明种小鼠抗疲劳试验中若干参考值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抗疲劳功能试验中的四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确定其参考值.结果显示小鼠负重(5%体重)游泳时间参考值为196~1420 s(密度为48 cm2/只,25℃水温);小鼠基础血乳酸参考值为1.77~6.56 mmol/L;短时剧烈运动血乳酸参考值为3.55~9.29 mmol/L;小鼠基础血清尿素氮参考值为7.86~13.14mmol/L;长时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参考值为6.97~24.90mmol/L;小鼠基础肝糖原参考值为1452.8~5279.4 mg/100g肝组织,长时大强度运动后肝糖原参考值为39.9~3163.3 mg/100g肝组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将入陇西西北铝加工厂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麻醉处理,主要通过患者休克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观察抢救成功率,总结麻醉处理体会。72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死亡。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中,应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和药物,注意麻醉深度合理,严密监测,并积极进行早期足量扩容、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常规饲料添加蛋黄和花生米的方法诱发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30只4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饲喂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饲喂2周后实验组剔除肥胖抵抗大鼠,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大鼠饲喂8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并计算Lee's指数,禁食12 h后处死,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饲喂8周后,体质量达到526.6±46.4 g,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为415.6±33.7 g,实验组大鼠体质量超过对照组体质量26.7%;实验组的Lee's指数为330.0±8.2,对照组Lee's指数为307.0±6.6(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大鼠的血清TG均值为2.16±0.17 mmol/L、TC均值为1.40±0.34 mmol/L,对照组血清TG均值为1.66±0.11 mmol/L,TC均值为0.82±0.13 mmol/L,两组大鼠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肝脏均出现脂肪样变。结论 4周龄SD雄性大鼠采用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的方法能稳定成功地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饲养40只鹌鹑(5周龄,体质量150~200 g,雌雄各半),动态观察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变化,其中TG采用终点法/GPO-PAP Method检测,TC采用终点法检测,HDL和LDL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结果雄性和雌性鹌鹑血清中TG、TC、HDL和LDL值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取血时间,雄性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指标比较稳定,确定其参考值范围,TG为1.15~1.55 mmol/L、TC为4.18~5.30 mmol/L、HDL为2.38~3.90 mmol/L、LDL为0.63~2.07 mmol/L。结论初步建立了雄性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高张盐水复苏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制作了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不同溶液复苏大鼠,观察复苏后SD大鼠IC AM-1的表达、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高张溶液组较其它液体复苏组相比较,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ICAM-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高张溶液通过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炎症反应从而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渗透压在急性重症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2例首次发病急性重症大脑卒中患者入院第二日进行血浆渗透压测定,将其分为高渗组(≥310mmol/L)与等渗组(<310mmol/L,≥280mmol/L).结果高渗组4周生病死率(43.5%)明显高于等渗组(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渗透压是评价急性重症大脑卒中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失血性休克是人身伤害案件中常见的损伤,在法医检验鉴定时,不但要判断外伤后患者是否存在休克,而且还要正确判断休克的程度。因休克的发生、发展变化复杂多样,临床过程千差万别,休克的各个阶段之间又没有明显的界限,使得临床法医学鉴定意见会出现许多分歧,因此,弄清休克的发生机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诊断与分度标准、临床监测指标、纠正休克治疗等问题,对做好失血性休克的法医学临床研判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两次打击"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方法:实验组取30只大鼠,股动脉放血诱发休克,随后回输全部血液.血压平稳后,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内毒素(LPS,各6只),观察各组动物的情况.实验组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6只).进行上述相应时间点血浆炎性递质各个器官功能检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动物在内毒素注入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温下降,呼吸加快,白细胞计数和Pa o2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心、肝、肾功能指标明显增高(P<0.05),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器官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明显的低血氧症和高碳酸血症.病理学观察显示肺、肝、小肠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伤.结论:该实验较好的重现了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SIRS的诱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SIRS动物模型,该模型为目前较理想的研究SIRS的动物模型,对SIRS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使用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方法在12 min内成功进行氰戊菊酯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对拆分的电泳条件,如缓冲溶液的组成、浓度、pH、微乳的组成及浓度、环糊精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及优化.结果表明,在分离电压为20 kV,选用57 cm(有效长度50 cm)×75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β-环糊精的浓度为30 mmol/L,缓冲溶液pH=6.5(5 mmol/L磷酸二氢钠 10 mmol/L硼砂溶液),以40 mmol/L SDS 30 mmol/L正庚烷 300 mmol/L正丁醇为微乳,在25℃分离,可使氰戊菊酯的4个对映体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